20世纪德国文学中的心理小说_文学论文

20世纪德国文学中的心理小说_文学论文

20世纪德语文学中的心理小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语论文,心理论文,世纪论文,小说论文,文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的心理是一个奥秘的领域,难以捉摸,因而也最为诱人。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把人心比作一座海洋,他说:“人心并不是平静的池塘,并不是牧歌式的林间湖泊。它是一座海洋,里面藏有海底植物和可怕的居民。”〔1〕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作为勇敢的探险者, 都试图遨游心灵的海洋,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在不同程度上触及或描写了人物心理这座魔幻的迷宫。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以展现主人公维特的复杂的心理变化为主的小说,对主人公性格的刻画并不是小说的重点。小说以书信体的形式,使维特得以无拘无束地披露自己内心的情愫,宣泄胸中的积郁与痛苦,喊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自由的心声,使这部作品成为浪漫主义型的心理倾诉小说。此后,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家又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心理描写。但是,一般来说,作品还是描写人与外部世界——与环境、家庭、社会的矛盾冲突为主,人物心理是在与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过程中展现的,人物还没有遁入自我。

20世纪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的重心起了一个很大的“转向”。人物本身成了作家探索的对象,许多作品已经不再停留在一般的心理描写上,而是突进到人的潜意识之中。黑塞提出了一条“通往内心之路”(der Weg nach innen)。他在长篇小说《德米安》中说:“人的路就是通向自我之路。”许多作家就是沿着这条“通往内心之路”来探索使人的本能获得自由的途径的。这种倾向是20世纪德语文学的特点之一。

为文学上的这个“转向”推波助澜的是非理性主义思潮和现代心理学,尤其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民采的唯意论等非理性主义哲学盛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从唯心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现实是不可理解的。这就为文学走向内心准备了土壤:不少作家走进内心世界,去探索人的复杂心理。

在近代心理学方面,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1890年就提出了“意识流”理论;20世纪初奥地利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又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提出自由联想,肯定了意识流,强调潜意识是决定人的行为方式的内在动力,可以通过精神分析去探索并加以揭示。于是心理分析、意识流和内心独白在文学创作中被广泛运用,使作家深化了对心理和心理机制的认识。用现代主义的手法来揭示人物心理的,可以称之为心理现代主义。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在继承传统心理描写的基础上,也吸取了内心独白和意识流手法,丰富了自己的表现艺术。因此,20世纪德语文学的心理描写出现了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存,以及两者交叉融合的纷繁局面。

奥地利作家施尼茨勒(1862-1931)擅长用心理分析和意识流手法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秘奥。他的中篇小说《古斯特少尉》(1900)是继法国杜雅尔丹的《月桂树已经砍尽》(1887)之后最早出现的意识流小说,比欧洲意识流小说名作普鲁斯特的《寻找逝去的年华》(第1 卷,1913)、 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画像》(1916)和《尤利西斯》(1922),以及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1919)都早。《古斯特少尉》开了德语文学中意识流小说的先河。古斯特少尉自认为军人的荣誉受到了侮辱,在拟定的自杀前的一夜,他的内心独白画出了他的意识忽闪跳跃的流动轨迹。只是由于使他军人的荣誉蒙受耻辱的面包师突然死去,才使古斯特少尉内心的压抑得到宣泄,恢复了心理平衡。在《埃尔泽小姐》(1926)中,施尼茨勒以意识流的手法,通过埃尔泽小姐的内心独白,揭示了当众脱去衣服这个行为的心理动机:为了向古董商借到一笔巨款,以帮助父亲渡过危难,她必须答应在古董商面前脱去衣服的条件。这就是说,脱是不可避免的,而她又不愿单独在这恶棍面前暴露自己的胴体,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在音乐沙龙里当众脱掉自己的衣服。这两部小说的实际时间,前者是一夜,后者只是从黄昏到晚上,但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跨度却很大,心理时间要比实际时间长得多。施尼茨勒的作品,包括小说和《逢场作戏》(1895)及《轮舞》(1900)等剧本,大多表现了爱情和死亡的主题。他对人物潜意识的揭示,对性本能的探索,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在开始交往前的数十年里,同时都在探索人的深层心理的秘奥。弗洛伊德在科学上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施尼茨勒在文学创作上运用了精神分析的方法,在德语文学中最先用意识流手法写出了心理现代主义小说。

赫尔曼·黑塞(1877-1962)也是一位具有世界声誉的瑞士—德国作家,是心理小说大师。他出身在德国,1912年移居瑞士,1923年加入瑞士国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主要描写人如何摆脱既定的文明方式,以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人的孤寂、苦闷、飘泊、乡愁、失落等等是他反复表现的主题。他的许多小说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着重的不是描写外部世界,而是刻画内心世界。黑塞的创作方法,既是现实主义的,也采用现代主义的方法,我们不能笼统地简单化地给他贴上某个流派的标签,而是要对具体作品作具体分析。中篇小说《彼得·卡门青》(1904)继承德国发展小说同心理小说相结合的传统,描写主人公对人生的探索,着重表现主人公的内心经历。一次大战对欧洲的摧毁引起黑塞的震惊,小儿子的生病、父亲的病故、与妻子的离异,这一切使他对精神分析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遂悉心研究“深层心理学”和潜意识问题,对弗洛伊德和容格极为推崇,曾写了《艺术家与精神分析》一文。精神分析学说更坚定了他走“通往内心之路”。他的作品中充满大量独白和争辩,并以此来考察个人同世界以及同自我的关系。精神分析的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他的心理小说《德米安》(1919)中。作品中黑塞第一次把自我作为探索对象。小说是以主人公埃米尔的自述展开的。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使他失望,他的朋友德米安,亦即他的另一个“我”给他指明了出路,使埃米尔认识自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冲破现存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束缚,走上德米安的道路。德米安起先是埃米尔的对立面,后来两个形象似乎合二为一了。德米安的道路就是走向自然,走向“本我”的道路。小说在内容上将客观现实描绘和批判同使人迷惘的强烈的主观意识交织在一起;在形式上,细致的心理分析同浓厚的神秘主义相融汇。黑塞的名著《荒原狼》(1927)是部独白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被称为“荒原狼”的哈里·哈勒尔在许多方面同作者本人十分相似,他不甘心同周围世界妥协,因此是只孤独的、不合群的“荒原狼”。从另一角度来说,哈勒尔认识到,每个人,包括他自己,身上都隐藏着“半人半兽”的本质,他既要跟社会斗,也要跟自己身上的兽性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强调潜意识的决定作用,认为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一片混沌、杂乱、疯狂的潜意识的汪洋,其中包含着各种隐蔽、原始的本能和欲望,与动物无异。在这种理论影响下,文学作品表现人身上的兽性、人的双重或多重人格,展示人心灵深处的阴暗面就多起来了。《荒原狼》后半部对“魔剧院”的描写,作者娴熟地驾驭着意识流技巧,超越时空,使梦幻和现实交汇在一起,构成了心理现代主义的特色。黑塞在《荒原狼》中所表现的心理分析家的精湛技巧,向为批评家所称道。

奥地利作家弗朗茨·韦尔弗(1890-1945)同黑塞一样,创作上融合着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韦尔弗是作为表现主义诗人登上文坛的,中篇小说《疏远》(1927)中主人公加布莉拉因精神恍惚,在柏林街头被汽车压伤——或许她是有意要结束自己生命的。主人公在医院中处于弥留之际,作者更可随心所欲地通过意识流来揭示她的潜意识。她的回忆不是明晰的、合乎逻辑的心理活动,而是飘忽不定、闪烁跳跃、难以捉摸的潜意识表现,理性和非理性、现实和幻觉、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内心独白显示出,主人公的意识在没有时间限止、没有空间界限的广阔世界里流动,各种潜意识的涌现,既揭示了社会的世态炎凉,撕掉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薄纱,批判了建立在金钱关系上的淡漠、残酷的社会制度,也泄露了主人公许多隐秘的原始欲望与本能冲动。只有当主人公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的瞬间,潜意识暂时退去的时刻,作品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描画才是现实主义的。总的说来,《疏远》是一篇心理现代主义杰作。

奥地利印象主义诗人里尔克(1875-1926)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札记》(1910)也是心理现代主义小说。里尔克曾受到19世纪末丹麦作家雅科布森(1847-1885)开创的心理印象主义的影响,善于对色彩、明暗和流动进行细致描绘。《布里格札记》一反传统叙事手法,将日记、回忆、随想、现实和梦幻交织在一起,表现一位丹麦青年诗人在巴黎的经历和心理体验,以及对童年的回忆,用象征主义的手法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德国作家德布林(1878-1957)擅长蒙太奇和意识流手法,这在长篇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29)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奥地利作家赫尔曼·布洛赫(1886-1951)因意识流和内心独白运用得出色,人们常把他同乔伊斯相提并论,长篇小说《维吉尔之死》(1945)最能体现他心理现代主义小说的风格。

60年代中期以后,联邦德国学生运动高涨,加上反对越南战争的浪潮,社会矛盾更为加剧,以政治化为标识的“干预文学”形成高潮。 60年代末70年代初,政治运动消退以后,社会上弥漫着一种失望情绪。 人们对政治运动态度冷淡,他们渴望了解的是人,是自我,而不是作家开出的济世良方。年轻作家认为,改变自我是改变社会的前提,于是“新内省文学”,也称“新主体文学”或“新感受文学”便应运而生,这给心理小说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作家的描写从外部事件转到人物的自身,开始了向内心世界作心理分析的旅程。对世界的感知方式,主要通过自己的直觉、情绪和印象来捕捉瞬间意象;在描写自我的同时对社会、对社会对自我的扭曲进行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解放自我是和破除传统形式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新内省文学”在形式上也是很“先锋”的。这样,心理现代主义小说的势头大为加强。

博托·斯特劳斯(1944-)的《奉献》(1977)是影响较大的一部小说。斯特劳斯主要是剧作家,在戏剧艺术上有很多创新,舞台处理十分大胆,有时不免引起观众的大哗。小说《奉献》写主人公在其爱人弃他而去之后,独坐空房,整天靠记日记来排遣寂寞与空虚。小说没有故事,也没有情节,主人公的意识是条没有河床的河流,流到哪儿写到哪儿,忽东忽西,时而追忆,时而现实,没有明晰的脉络,没有合理的逻辑,这一切只是为了倾诉其对爱人的追忆和思念。他认为,人生的一切挫折都不及被遗弃那样在潜意识中引起如此深刻而残酷的反响。作者以此展示了主人公寂寞、痛苦和失望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西方社会中人的失落感、空虚感。

20世纪的德语文学,心理现代主义固然成为一股很大的潮流,但与之平行的心理现实主义也得到了丰富、深化,比之传统的心理现实主义有了很大发展。它在传统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吸取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艺术技巧,引进了精神分析、内心独白、意识流等表现手法,它也挖掘人的潜意识,对“自我”进行解剖,也写变态心理、情欲和双重人格等等。它与心理现代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是在外部世界和人的密切联系中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和他们的命运的。托马斯·曼和斯特凡·茨威格是20世纪德语文学中心理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1875-1955)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使他一举成名。托马斯·曼的小说所反映的社会和政治生活面很广,提出了现实中的许多迫切问题。 如果说, 19世纪德语心理小说以及总体小说创作比起欧洲现实主义小说来,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较窄,更多地偏重于描写个人命运,而不是通过个人命运来概括整个社会关系的话,那末,到19世纪末冯泰纳的晚期作品,以及20世纪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两兄弟的作品问世后就赶上了欧美小说的发展水平,同整个世界小说的发展接上了轨。托马斯·曼继承了德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受到19世纪末期以来叔本华、尼采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吸取了现代主义的许多表现技巧,把现代主义同现实主义融合在一起,使现实主义得到了很大丰富和发展。他的小说艺术的独创性确立了他作为20世纪西欧散文大师的地位,为他赢得了世界性声誉,1929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托马斯·曼对弗洛伊德的学说很欣赏,评价很高,他写过《弗洛伊德在现代精神史上的地位》(1929)和《弗洛伊德与未来》(1936)等论文,阐释精神分析学与文学、与他自己创作的关系。他认为,他自己也属于精神分析作家之列,并列举了自己的《矮个先生弗里德曼》(1898)、《死于威尼斯》(1912)、《魔山》(1924)及《约瑟夫和他的弟兄们(1933-1942)等作品。他说,人曾被称作“病态的动物”,通过精神分析法可以成功地进入人性中最黑暗的深层。〔2〕因此, 他的作品常以精神分析法,通过内心独白、意识流等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并进入深层心理,去揭示“无意识的魔力”。他的不少作品虽然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小说,但其中一些出色的心理分析和描写是为评家所公认的。长篇小说《绿蒂在魏玛》再现了歌德同他青年时代的恋人夏洛蒂阔别44年后在魏玛重逢的情景。《绿蒂在魏玛》并不是心理小说,但其中插入一个歌德的长篇独白,作为小说的第七章。这一章篇幅很长,而且可以独立成篇。这篇独白构成了小说的核心部分,它对歌德这位伟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作了审视。这篇独白具有意识流的特点,但是托马斯·曼这里的意识流,既有逻辑上的条理性,又有深刻的理智,是现实主义的,它揭示了歌德心灵里涌动着的洪流:不断超越,不断进取。这篇独白向为学术界所称道,被誉为托马斯·曼叙事艺术的高峰,也是本世纪欧洲文学史的经典篇章。我们再举一部中国读者还不熟悉的托马斯·曼的中篇小说《受骗的女人》(1953)来说明作者心理小说的特色。《受骗的女人》中的主人公是位青春已逝、寡居已久的女人。当她年届半百之时,忽然堕入情网,生出了强烈的性欲骚动,甚至已经中断的例假也再次来潮。她喜出望外,以为这是青春重返,但是这个青春假象却是子宫癌的征兆。命运就是这样无情,这样残酷。后来这位女主人公悟到:爱与死本是一体,因此她心态平静地迎接死亡的来临。小说中有大量独白,作者对女主人公的生理、病理和心理作了细致而深刻的剖析,探讨了情欲、灵与肉的和谐,以及恋母情结等多种心理学问题。作品的表现手法是现实主义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更年期心理小说,或者病理学心理小说。

奥地利作家斯特凡·茨威格(1881-1942)是位世界著名的心理分析小说家,他也很推崇弗洛伊德学说,认为弗洛伊德向人们指出了一条探索自身内心深处之路。茨威格对心理分析有特殊的爱好,他曾说过:“谜一般的心理的东西对我具有一种困扰力。去探索它们的相互联系我就感到万分激动。”并说,他创作中的主要志趣是“从心理角度再现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遭遇”。他的作品语言优美,结构精巧,心理分析细致入微,具有洞察人的心灵的深度,特别善于表现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对人的行为方式的支配作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分析小说对茨威格的创作有很大影响,他赞赏陀思妥耶夫斯基用心理分析来展示“对立的两极:罪恶与神圣”〔3〕的做法。他的作品也常常展示人物的复杂心理, 塑造双重人格的人物。他的大部分小说都是心理分析小说,连传记作品的着眼点也是揭示人物的心路历程。《灼人的秘密》(1911)描写少年青春期的心理。《巫山云》(原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中那位陌生女人的来信写得缠绵悱恻,情意缱绻,如诉如怨,袒露了一个女子最隐秘的心理活动。这篇巧妙地安排在性关系上的小说,“把深沉的爱,那儿几乎是痴情的爱,变态的爱,写得那样崇高”,“真是一部惊人的杰作”!〔4〕《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1922)中女主人公在情欲的驱使下,委身于一个赌徒,作品中对潜意识心理的描写叹为观止。《芳心迷离》(写于战乱年代)把沉积在梦游症女人心底的本能冲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小说还采用象征手法,把自然界干旱、闷热的反常天气同主人公的变态心理和性压抑联系在一起。女主人公在梦游中与男主人公邂逅,潜意识中的愿望得以达成,这时雷电大作,暴雨倾盆,天地间的距离似乎已经消失,合二为一了。小说几乎是弗洛伊德理论的艺术再现。《象棋的故事》(1941)表现法西斯迫害所导致的精神极度饥渴状态下的内心世界……这些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心理现实主义名篇。茨威格特别擅长刻画女性心理,塑造女性形象。高尔基对他“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来描写妇女”〔5〕赞赏不已。

希特勒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也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到处是废墟和瓦砾,文学处于“零点”。一批年轻作家竭力改变文学的“零点”状态,在瓦砾堆上耕耘,开始了“废墟文学”。博歇尔特(1921-1947)是战后最早引起人们注目的德国作家。他自己有战争体验,而且曾三度被捕入狱,对战争的残酷和法西斯监狱生活有着深切的体会。他写战后归家者内心痛苦和绝望的广播剧《在大门外》(1947)是“废墟文学”的代表作。短篇小说《蒲公英》(1947)是战后德国第一篇心理小说。作品中那位被监禁的主人公在监狱里放风时看见地上长着一株蒲公英。这朵小花是生命的象征,没有这朵小花,他就“不能生活下去,不能在上面那些死气沉沉的墙壁之间生活下去!”作者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通过内心独白,把心理活动直接诉诸文字,表达了被欺骗、被折磨的一代德国青年的心声。

战后较早写出心理小说的,还有海因利希·伯尔(1917-1985)。伯尔开始是“废墟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后来是德国“福利社会”和“经济奇迹”的批评者,“小人物”的辩护者和社会不公现象的抨击者。他的《九点半开始的台球》(1959)、《莱尼和他们》(又译《女士及众生相》,1971)、《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勃鲁姆》(1974)、《樊笼》(又译《保护网下》,1979)等长篇小说和许多中短篇小说,赢得了世界声誉。他的作品藉其“对时代的宽阔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因而在1972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伯尔的作品有一部分是心理小说。伯尔的创作,主导方面是现实主义的,一般都把他看成现实主义作家, 他自己也这么认为。 他娴熟19世纪那种精细的细节描摹、忠实反映现实的创作方法,但是对19世纪作品中的那样的现实,他“需要的”“不多”,“他的能力,用寥寥几笔,有时只是大致的轮廓就能生动地勾勒出他的环境及其形象的能力,正是他的匠心独具之处。”〔6〕他在现实主义基础上, 借用了许多现代叙事文学的表现手法,特别是意识流技巧,擅长用内心独白、象征等手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作品叙述视角变化频繁,时序颠倒错乱,时间跳跃性强,心理描写逼真。伯尔的心理小说中《列车正点到达》(1949)是较早的一篇。小说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在两人平行、交替的心理活动中展开,控诉了罪恶的法西斯战争。长篇小说《一声不吭》的构思更为独特和新颖。小说写战后一对夫妻生活的艰难、心情的苦闷和彷徨。全书共13个章节,奇数章节是丈夫的内心独白,偶数章节是妻子的内心独白,故事情节在平行、交替中立体交叉式地展开,把回忆、现实、联想交织在一起。长篇小说《小丑之见》(1963)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故事从后往前推进,以意识流的手法把时序颠倒穿插,在时间和空间里自由驰骋,通过小丑的独特视角,嬉笑怒骂,对德国社会进行抨击。

80年代崛起的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1949-)也是以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的,长篇小说《香水》(1985)熔通俗文学和美文学于一炉,赢得了众多的读者,被认为是后现代作家。他的中篇小说《鸽子》(1987)是一部心理小说。经历坎坷的巴黎某银行守门人竟被一只鸽子扰得六神无主,乱了方寸,以至生出莫名的紧张、迷惘和恐惧,造成心理变态。主人公从现实生活中吸取的教训是:“不要相信人,只有与他保持距离,才会有安宁的生活。”作品中穿插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现代创作技巧,更便于表现主人公恍惚迷离的心态。这篇现代寓言式的小说,反映了西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人际关系沙漠化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焦虑与恐惧。

纵观20世纪德语心理小说的发展,我们觉得,如果说19世纪的心理小说一般是写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的话,那末20世纪的心理小说则深入到人的潜意识与无意识中去了,心理现实主义和心理现代主义都不例外。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创立,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加深了,文学的重心开始从外部向内心转移,从外部世界和事件的描写转向对自我的解剖,对灵魂的拷问,用精神分析方法,通过意识流(内心独白)来揭示潜意识活动的心理现代主义小说形成气候。与此同时,传统的心理现实主义也在平行发展,而且成绩卓著,许多作家融合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技巧,取得了开拓性的成就。如果说20世纪以前的心理小说主要是描写脉络清晰的表层心理活动的话,那么20世纪的心理小说,无论是反传统的心理现代主义还是渗透着现代技巧的、发展了的心理现实主义都广泛运用了精神分析法,进入人物的“深层心理”,搅动人物的潜意识。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世界、人生的总体看法上,也就是说,表现在他们的哲学观点上,有时候也表现在他们对意识流、内心独白等技巧的具体处理上,亦即主要表现在技巧和方法上。世界在发展,各种文学形式也不会停留在原来的台阶上,何况各种文学思潮、流派从来都是互相影响、渗透和继承的。这一切有待我们去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注释:

〔1〕勃兰克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二分册《德国的浪漫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页。

〔2〕请参阅托马斯·曼《弗洛伊德与未来》一文。

〔3〕刘白羽《谈艺日记四则》,1987年2月19日《光明日报》。

〔4〕同上。

〔5〕《高尔基致茨威格》,1926年11月9日,见高尔基、罗曼·罗兰、茨威格书信集《三人书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第2版第158页。

〔6〕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卡尔·拉格纳·拉格纳·吉罗《授奖词》;见《女士及众生相》,漓江出版社,1991年,第496页。

标签:;  ;  ;  ;  ;  ;  ;  ;  ;  ;  ;  ;  ;  ;  

20世纪德国文学中的心理小说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