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地理体验式教学策略论文_王军科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地理体验式教学策略论文_王军科

王军科 湖北省宜昌市科技高中 443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广泛开展,传统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相应升级,从而引起了人们对高中地理课程核心素质定位的关注。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为深刻和严格的要求。因此,本文拟进一步探讨和阐明核心素养导向的重要作用,以及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策略指导下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体验式教学;路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101-01

一、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定义探究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以地理教学为基础,不断锻炼中学生观察自然事物特征和运用所学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及时准确地解决地理问题,深入渗透人地和谐关系理念,从人文精神和地理素养的培养看人与自然地理关系的发展。针对高中生,结合高中地理课程和高中生的心理特点,选择自然、人文、区域地理等地理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实例梳理,帮助学生掌握能够使他们终身受益,不断获得能够在未来发展和适应社会变化需要的相关地理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所需的地理技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观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提高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可以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引导作用,进而提高高中生的综合表现和学习能力。高中生与教师之间的师生平等沟通,地理课程教学中与生活实践的频繁接触,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交往应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如何通过体验式教学实现这一目标,是否有具体的策略和操作路径有待进一步探索。

二、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策略

(一)把握地理学科的情境创设

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成功实施的首要目标是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创造场景再现的情境,这就要求地理场景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进而激发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影响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保持兴奋状态的动机。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当前大数据时代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需要传授的高中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为高中生的学习提供重要帮助,直观地感受图形、音频或视频,为高中生的形象增添趣味地理教学,进一步培养高中生对地理的热爱,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地理课上,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软件Google Earth显示国家、地区、山脉、河流、城镇、道路等的卫星图像,广泛应用于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创设地理知识的情境,可以更好地传授地理知识。这种地理学科情境的创设,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生动活泼,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应用的创新精神和新的地理信息技术。

(二)推动地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两部分。通过对地理理论知识的归纳和总结,不断加强高中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契合密度,使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更广泛的联系,增强高中生地理知识的生存意识,促进高中生发现所学的地理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学生在学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内容时,首先安排学生观察学校和社区的周边环境,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形式,然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地图,观察周边土地利用形式以及以工业园区为中心的各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快速体验什么是同心圆模式和城市功能区分布的一般规律,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影响城市地价的因素等,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从现实生活现象中推断出相应的地理理论知识,指导现实生活,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三)建立健全小组学习机制

引入“合作”的概念,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建立和提高高中生地理课程的学习,积极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例如,在实际地理教学过程中对海床地形的分布和形成的“海洋地理”中,高中生的前后桌被组合成3-6个人,分成独立的小组形式。高中生制定自己的学习框架,分配小组成员的任务,给予高中生主动权,完成促进高中生开放学习的目标。高中生讨论了地球板块运动与海底扩张的相互作用及其后续影响,推导和总结了各种地形的分布规律和形成过程,完成了海底地形地理知识课程内容的小组学习。

(四)搭建完整地理知识体系

在很多情况下,高中生的学习课程比较分散,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可以更好地加深高中生对地理教学内容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今后高中地理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因素和评价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即在训练学生学会分析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时,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列出所有影响人类活动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区位因素,并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深化人地协调理念。

(五)增设课堂学习评价环节

不断完善课堂教育环节,除了日常阶段性学习评价外,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增设地理学习评价环节,有利于高中学生自身对学习知识查漏补缺,不断优化和完善,不仅可以保障核心素质为导向的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开展,也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师把控课堂时间和教学难度,促使高中地理教师从根源上了解学生学习的问题和难点所在,形成高中地理老师和高中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更好的完成核心素养为指导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

三、结束语

本文基于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导向的定义探究和相关文献回顾,提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地理课堂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具体操作路径,主要可从五个方面具体实施,一是把握地理学科的情境创设,二是推动地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三是建立健全小组学习机制,四是搭建完整地理知识体系,五是增设课堂学习评价环节。核心素养的教学应用已成为高中地理教学中一项极具前瞻性的科学教育实践,它关系到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坚持科学的首要目标、发展的前提、民族的根本原则,不断推进高中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吉琳.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03):126.

[2]颉现辰.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发挥高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J].新课程研究,2019,(15):129-130.

[3]陈慧.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09):78-79.

论文作者:王军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5/7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地理体验式教学策略论文_王军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