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分析论文_王洋

探讨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分析论文_王洋

巴彦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1800

摘要:目的:对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对于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按照患者病情配服替普瑞酮进行治疗,一定疗程后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胃镜检查结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各方面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说明替普瑞酮对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积极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替普瑞酮;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近年来,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逐年提升,这和现今快速的生活有一定的关系。慢性胃炎的治疗是一个耗时较长的过程,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加重病症,此次研究则是针对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广大患者谋福。

1.资料与方法

1.1背景资料

替普瑞酮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萜烯类的衍生物,在治疗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方面具有广谱的抗溃疡作用,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则被确定为胃癌前疾病(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常伴有细胞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其癌变发生率大约为5.4%【1】。引发这种疾病的病因有很多,如饮食习惯不良、遗传因素、缺铁性贫血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

1.2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共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1~68岁,平均(43.45±4.23)岁;对照组共35例,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平均(40.26±4.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5年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3研究方法

对于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即包括对于腹胀和嗳气的患者,在每次吃饭前30min 的时候口服多潘立酮20mg;对于泛酸的患者,在每天晚上睡觉前服用奥美拉唑 20mg。在掌握和考虑Hp的感染程度的前提下,取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果胶铋/奥美拉唑行三联抗菌治疗,共为1周,1个疗程3个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替普瑞酮进行治疗,饭后每次服用替普瑞酮(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56)50mg,3次/d。,一定疗程后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胃镜检查结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胃镜下胃黏膜改善结果(即疗效):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2%;常规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常规组发生1例便秘,治疗组出现2例轻度恶心和1例腹泻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不良反应症状。本研究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胃肠道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胃黏膜变薄,基层增厚以及数目减少等,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2种类型,即A型和B型。A型和自身免疫有很大的相关性,在胃体部发生弥漫性萎缩,对维生素B12以及内因子的吸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B型好发于胃窦部,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胃癌。我国大约4/5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B型。临床上还没有对此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药物,通常都是采用胃粘膜保护剂进行治疗,主要促使胃粘膜的修复,使胃粘膜自身的防御能力不断恢复以及提高。主要的治疗药物为抗生素、奥美拉唑或多潘立酮等【2】。

3.2替普瑞酮药理分析

替普瑞酮是一种萜烯类化合物。现代药理表明,该药能够改善微循环,显著提高胃黏膜中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能力和改善胃组织中胃黏膜血流以及黏液的合成分泌,进而促进组织修复、保护黏膜,改善缓解上腹疼痛、烧灼感、饱胀等临床症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替普瑞酮可提高胃黏膜中磷脂质含量,促进胃黏膜修复因子高分子糖蛋白的合成,最终直接促进细胞再生。同时,替普瑞酮还可抑制炎症反应,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等,降低或减少炎症反应损害。该种治疗方法不仅在于治疗,还在于修复,因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替普瑞酮对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本研究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在消除胃部炎症,缓解胃部不适症状方面临床效果显著,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3替普瑞酮结合其他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替普瑞酮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的联合药物有叶酸、胃复春片等。值得注意的是叶酸作为一种维生素B复合体,可诱导细胞凋亡,抑制酪氨酸激酶及尿氨酸激酶的活性,从而减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异型增生,但起效缓慢,且对重度异型增生的改善效果欠佳。因此,叶酸不能单独使用,大多数情况下需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3]。总结而言,就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来说,通过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替普瑞酮治疗的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质量,而通过替普瑞酮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是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前景最为长远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内科规范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华.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143-144.

[2]李自显. 探讨替普瑞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归的作用[J].临床医学,2015,35(06):75-76.

[3]谢杰.替普瑞酮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06):46-49.

论文作者:王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3

标签:;  ;  ;  ;  ;  ;  ;  ;  

探讨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分析论文_王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