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特征分析论文_孟晓青,齐立慧

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特征分析论文_孟晓青,齐立慧

(济阳县中医院;山东济南251400)

【摘要】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嗜人体皮肤和黏膜组织细胞的DNA病毒,可广泛感染人类皮肤及生殖道、呼吸道上皮组织,它与人类多种良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目前已知HPA有近200多种型别,约40种型别与人类常见生殖道疾病相关。其中,高危型HPA被认为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相关,低危型HPA与生殖道湿疣等良性病变有关。本实验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宫颈脱落细胞的高危型和低危型HPA,对临床妇科门诊1790例就诊者进行筛查,分析不同临床诊断疾病队列中HPA的检出率、病毒载量高低和年龄分布状况,为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妇科临床;人乳头瘤病毒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6-0037-01

一、引言:

为了对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文章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对1790份妇科门诊收集的宫颈组织样本进行HPA的初筛检测,应用SPSS13.0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HPA阳性率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其结果,1790份标本中检测出708份HPA阳性标本,阳性率40.0%。在临床诊断为病毒性疣/尖锐湿疣患者中HPA阳性率为45.6%(377/826),与健康查体组的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临床诊断为病毒性疣/尖锐湿疣组中HPA高载量的患者例数与该组患者总例数之比为18.2%(150/826),与健康查体组的HPV高载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一)材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某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790例患者进行HPA的检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0岁,临床诊断分别为尖锐湿疣、病毒性疣、梅毒、阴道炎、子宫颈炎和健康查体。

(二)方法

首先,仪器与试剂。采用美国Digene公司开发生产的HC-Ⅱ试剂盒,基于分子杂交和化学发光信号放大的原理,无需基因扩增,属于线性级数放大。该技术将靶DNA变性为单链后,与RNA探针杂交形成DNA-RNA杂交体,再被抗DNA-RNA杂交体抗体的微孔板捕获,再与二抗结合,通过酶化学发光仪测定信号强度。标本采集。采样在非月经期进行,采样前3d内无阴道用药史,采样前1d禁性生活。受检妇女由医生用美国Digene公司提供的取样刷缓缓插入阴道,遇到阻力后(约6cm)顺时针旋转刷子3~5圈,刷子取出后放入贴有标签的试管中,瓶内装有保存液,送到实验室放4℃冰箱内保存。标本室温下可保存2周,2~8℃可保存3周,-20℃可保存3个月或更长时间。检测方法。第一,裂解:配置裂解液,加5滴指示剂于裂解液中混匀,加入样本管(标准样本:阴阳性质控);加入细胞保存液(患者标本),振荡,水浴65℃45min。目的为标本双链DNA变性后为单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杂交:配置探针(RNA),RNA探针加探针稀释液,在干净的试管或EP管内振荡,混匀。取75μl已水浴的对照样本(阴性、阳性质控DNA)振荡,放置于微孔板内加25μl配好的探针稀释液,于20~25℃孵化10min,贴上封面胶膜,于振荡器上振荡,1100转/min,3min,置于加热器内65℃孵化60min。变为DNA/RNA杂交体。第三,捕获:将微孔板内反应物转移到捕获板上,96孔捕获板每一孔壁上已附有第一抗体,第一抗体将DNA固定在酶标板上,贴上封面胶膜,振荡,1100转/min,20~25℃,60min,丢弃反应后的废液,继续反应。配置冲洗液(冲洗液+蒸馏水)。第四,抗原抗体反应:加75μl反应液1至捕获孔,20~25℃孵化30~45min,丢弃反应后的废液,洗板6次。第五,信号放大:加75μl反应液2于捕获孔内,置于黑暗处,20~25℃孵化15min,直接放入DML2000光度计中,判读放大信号。另外,结果判断标准。标本检测结果以光量读数与标准阳性测定值比值(RLU/PC)作为报告数值,当RLU/PC≥1时,HPV阳性,反之则为阴性,RLU/PC数值越高,表示标本所含病毒载量越高。根据HR-HPV检测值将病毒载量分为低、中、高3组,低病毒载量组1≤RLU/PC≤9,中病毒载量组9<RLU/PC≤99,高病毒载量组RLU/PC>99。最后,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一)不同临床诊断疾病组中HPV检出率

在不同的临床诊断疾病组中,应用HC-Ⅱ法检测出的HPA阳性例数及阳性率如表1所示,临床诊断为病毒性疣/尖锐湿疣患者中HPA阳性率为45.6%(377/826),与健康查体组的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诊断为梅毒/宫颈炎/阴道炎患者HPV阳性检出率与健康查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二)HPV载量在不同临床诊断疾病中的变化

在临床诊断为病毒性疣/尖锐湿疣组中HPA高载量的患者例数与该组患者总例数之比为18.2%(150/826),与健康查体组的HPV高载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病毒性疣和尖锐湿疣是由HPA感染人体所引起的表皮肿瘤样增生,是国家法定的8种性病之一,其病原体是人类乳头瘤病毒。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更多的HPA型别与病毒性疣和尖锐湿疣发生有关。HPA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除可以导致病毒性疣和尖锐湿疣的发生,还可以引起宫颈上皮肉瘤和宫颈癌等疾病。在女性人群中,HPA感染率为20%~46%,本文检测结果健康查体组阳性率为33.9%。

HPA感染在妇科门诊就诊者中是比较常见的,虽然HPA感染具有较强的自限性,大部分可以通过自身免疫系统将其逐步清除,但是,由于HPA是宫颈癌、癌前病变和尖锐湿疣等良恶性瘤的病原体,针对26-35岁年龄段尖锐湿疣等患者进行HPA筛查显得尤为重要,并建议给予适龄人群接种HPA疫苗。另外,近期文献报道,患尖锐湿疣的女性患者的心理负担普遍较重。

参考文献:

[1]刘敏,李东宁,孙健,等.外阴HPA相关疾病中p53,cy-clinD1和ki67蛋白表达及其与HPA感染的关系[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26(12):1063-1064.

论文作者:孟晓青,齐立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特征分析论文_孟晓青,齐立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