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路径研究论文_杜俊鹏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路径研究论文_杜俊鹏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广汉市 618300

摘要:中国的大学开始扩大招生规模数量,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划时代的改变,由面向少数高质量的学生招生变为面向更多普通人群招生。当前,整个社会博士、硕士扎堆,本科生到处都是,高职毕业生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本不占优势,难度愈来愈大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使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的困难空前之大。本文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路径

近年来,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妥善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同时还决定着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从精品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必然产物之一,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人才,由于入学门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相对比较成熟的本科教育处于劣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是高职教育当前的首要任务。

1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水涨船高,飞速发展。但学生数量激增的同时又产生了另外的问题,原先的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并不同步,导致高职院校软硬件建设实际上并不能承担数量如此庞大的学生数量。这就导致了教育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培养的人才始终达不到社会和企业的标准要求,从而加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因此,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着学生就业率偏低和就业质量不高的压力。培养和增强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当前高职教育中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当前,正是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教育也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既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前途和命运,又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无论从政府角度来说,还是从院校层面而言,大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都是一项十分必要。

2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

2.1高职院校毕业生与高校毕业生相比较为弱势

高等素质教育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迈进了高等学府的门槛。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毕业生中,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5%,普通高校学生占64%,博士生与硕士生占11%。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少,且拥有的学历水平较低。而社会岗位本身就不足,由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至于一些岗位在招聘过程中将本科毕业当作招聘的基本条件,在整个招聘过程中,往往会优先录取学历高的毕业生,使高职院校的一些毕业生在招聘过程中被淘汰下来。

2.2自身竞争力不高

高职院校在招生的时候通常都是面向于一些成绩不达标的学生,因此招生面积非常广泛,发展极为迅速,这便使得招生的整体能力低于常规大学。其中,如果高职生要成功就职,除非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否则毕业后将很难就职。其中,在评价高职生的综合能力时,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社交能力、实践能力、自身素质,以及求知方式和计算机知识水平等。而这些因素恰恰也是高职生与常规生之间的差距所在。其中,在这些因素当中,以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最主要。据相关人士统计发现,有50%以上的高职毕业生因为社交能力缺乏、实践能力不强的原因而被各个单位拒之门外。

2.3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端正态度的学生。有百分之九十多的企业认为“态度”在选择应聘大学生时尤为重要,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是企业最看重的,包括较强的团队意识,集体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今的大学生都是九零后,大多为独生子女,在长辈的宠爱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性格特征为突显自我,喜欢独处,集体意识淡漠,针对这一特点,高职院校的团队教育与培养要有目的,针对性强,采取渐进式的培养方式,可采取课堂灌输与校外体验相结合的方式。

3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3.1国家应该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一些福利政策

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所存在的学历弱势问题,应从国家政策入手,给予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些特殊政策,使高职院校的就业竞争力得到相应的提高。首先,国家应该督促各行业调整并且设置一些与高职院校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窗口;其次,国家应该做好专业技术的宣传工作,构建一个良好的能够遵重专业性技术人才的社会风尚,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社会的地位;最后,国家应该为高职教育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政策,让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得到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中毕业生投入到专业技术领域的学习中。在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问题上,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不仅能够有效保障毕业生的就业,还能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之后获得较好的福利待遇,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3.2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条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校企合作应当以服务区域经济或产业的技能型人才为原则,而且校企合作应当结合一定的专业课程设置,将实际操作与运用能力列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重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是三年制教学,其中两年时间为在校期间的理论和少量实践知识的学习,一年时间是实习锻炼时间。这种“集中理论学习,集中实践锻炼”的方式导致理论和实践的相脱离,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因此,应将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深入细化到平时的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能够很快地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3建立符合实际的职业指导

建立就业指导是提高高职生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关键,其存在的意义不容忽视。首先,确立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其中主要以学校和企业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方式;其次,适当地开展大规模的指导活动,以全校所有的高职生作为接受指导的主要对象,帮助这些高职生规划自己的毕业走向和职业生涯,建立相关的辅助指导课,按照层次分明、计划分明的方式对这些高职生进行指导,从而让高职生们对自己日后可能从事的一些职业有着第一印象上的了解,进而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就业优势;最后,在选择指导的学生时,必须对这些学生的人数给予一定的控制,同时还要确保他们的自身素质和掌握的能力技术满足教育的标准,这样才能够确保就业指导工作顺利落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同时也关系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此项工作需要社会、院校和学生本人共同努力。作为政府部门要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打造良好的政策、制度和环境;作为高职院校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努力为毕业生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而高职学生则要为就业做好知识、能力、心理的充分准备。只有齐心协力才能真正使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最终解决,使高职院校毕业生都能实现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地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J].李滟.职业时空.2015(03)

[2]浅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J].李伟,许靖,张金路,陈秋实.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3)

[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探析[J].段班祥.中国职工教育.2014(20)

论文作者:杜俊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路径研究论文_杜俊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