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论文_李凯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论文_李凯

哈尔滨御仁中医医院 150001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慢性胆囊炎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筛选,从180例胆囊炎患者中选取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是常规西医治疗方式,治疗组使用的是中医治疗方式,并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临床治愈率统计为62%,治疗有效率统计为92%;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0%,治疗有效率是72%。经过对比分析,中医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比西医组优秀,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中的效果突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中医治疗方式。

关键词:中医治疗;西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分析

Objective: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cholecystitis. Methods:180 cases of chronic cholecystitis patients selected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6 in our hospital,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ake the way of sampling were selected from 100 cases of chronic cholecystitis patients from 180 cases of cholecystitis patients were grouped,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ere 50 cases.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cur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62%,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2%,the cur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40%,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72%. After a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CM group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holecystitis is outstanding,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s high. It is worth promoting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linical treatment.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chronic cholecystitis;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慢性胆囊炎属于胆囊疾病,因结石、炎症等原因而发作,患者如果不积极接受治疗,则会导致病情反复,慢性胆囊炎患者还会逐渐演变成急性胆囊炎,如果不完全治愈,很可能会导致后遗症的存在。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中的发作一般都是在进食后以及夜间,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该症状会延伸至后背。长期不进行治疗,则会发炎,导致难以治疗,治疗过程反复性比较大。人体胆囊因为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囊壁增厚,和附近组织粘连在一起,胆囊壁萎缩,囊腔闭合,胆囊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患者胆囊功能会完全丧失。目前,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的改变,已有很多慢性胆囊炎病例出现,且患者的发病率也有不断上升趋势,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次我院就接收的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中医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根据研究我们开展此次的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中筛选出180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男性患者是98例,女性患者是72例,最小患者是25岁,最大患者是75岁,将所研究的患者进行了筛选抽样,共有100例,两组均为5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52.1±10.2)岁,治疗组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最小25岁,最大70岁,平均(58.2±9.2)岁;前者使用的是常规西医治疗,后者使用的是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两组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能够进行比较分析。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

中医治疗方法。脾胃气虚型:中医用药:木香15g、甘草10g、陈皮15g、白术15g、人参10g、茯苓20g、砂仁10g、半夏15g。肝胆湿热型:中医治疗方法:疏肝利胆,清热解毒。中医用药:甘草10g、山栀10g、大青叶20g、川楝子10g、柴胡15g、茵陈30g、金钱草30g、公英20g、郁金15g、元胡10g。阴虚湿郁型:中医用药:陈皮10g、泽泻10g、知母10g、白芍15g、麦冬10g、生地黄10g、太子参10g、绿萼梅15g、丹皮15g、大黄10g、枸杞子15g、沙参25g。

1.2.2对照组

西医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主要是使用西药进行利胆消炎治疗。患者口服保胆健素、消炎利胆片、50%的硫酸镁、清肝利胆口服液等药物,一日三次,并且为患者提供了抗生素消炎治疗,使用氨苄青霉素治疗,疗程1至2周;如果患者感染了幽门弯曲菌,需要增加阿莫西林治疗,一日三次,单次口服0.5克;对有寄生虫患者进行驱虫治疗。

1.3数理统计法

将治疗组与对照组二组的数据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中医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比西医组优秀,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胆囊炎在临床中的发病率比较高,患者在临床中发作一般都是在进食后以及夜间。人体胆囊因为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囊壁增厚,和附近组织粘连在一起,胆囊壁萎缩,囊腔闭合,胆囊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患者胆囊功能完全丧失。目前,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的改变,已有很多慢性膽囊炎病例出现,且患者的发病率也有不断上升趋势,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次研究中,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临床治愈率统计为62%,治疗有效率统计为92%;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0%,治疗的有效率是72%。经过了对比分析,中医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比西医组优良,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比发现,西医治疗的效果不及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具有独特性,能够获得较高的有效率,针对症型来进行用药,根治性良好,患者不容易复发,而且中医治疗的安全性比西医治疗更高,副作用较小,因此是非常优秀的治疗方式。

总之,我们推介中医治疗方式为慢性胆囊炎患者的首选方法,可为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保障,提高患者的根治率,明显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正颜,何力,李桂珍,等. 消化性溃疡病人实施中医体质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护理研究,2014,28(34):4279-4282.

[2]汪晓芜. 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 医学信息,2015(25):158.

[3]郑逢民,郑乐乐. 中医简易分型结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160例临床观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8):985-986.

[4]吴晗,徐仲卿,袁凤云,等. 中医胃血止糊剂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160-162.

[5]贾红英. 中医辨证施护在消化性溃疡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研究,2013,27(3):232-233.

[6]曾德映.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30-31.

[7]王风雷. 中医辯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8):179.

[8]李远新. 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2014,6(10):105-106.

[9]石绍顺.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及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

[10]吕建国,贾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0):220.

[11]潘志成. 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体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9):87-88.

[12]李滔. 中医治疗38例消化性溃疡疾病的疗效分析.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3):152.

[13]郑文军. 中医辨证诊治消化性溃疡80例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2):94-95.

[14]龙光斌.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河南中医,2014(B11):79-80.

[15]段元宝.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探讨.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9):49.

[16]唐湖海.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中医临床研究,2010,2(22):68.

论文作者:李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论文_李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