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医院建筑方案设计的探讨论文_赖锦坤

关于现代医院建筑方案设计的探讨论文_赖锦坤

身份证号码:44018319820419XXXX 518000

摘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也迅速发展,医院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医院总量和总床位数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设计水平上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医院建筑作为一种特殊建筑,这种建筑的设计要在满足医疗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性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1.现代医院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设施包括医院建筑的设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医院建筑的设计也随着社会要求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理念与手法,适应建设现代化医院的需求。建筑师们也尝试着在更新传统医院设计中的一些观念结合当代新理念创作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作品。现代的医院不仅是住院治疗场所,同时也是预防、保健、康复场所,室内室外应该有提醒人们进行足够锻炼和预防疾病措施的标识,也应该遵循物业管理规律,实现本医院的特殊性,体现简洁、高效、人文、环保的原则。现实化、人性化、无碍设计也必须考虑进去。

2.现代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2.1基地选择

2.1.1医院的选址应满足国家及省、市卫生部门按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布局和城市规划的要求。

2.1.2基地要求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便于病人到达和医院洁污分流。要求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减少医院本身的污水排放和放射物质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2.1.3基地大小应按卫生部门颁发的不同规模医院用地标准,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适当留有发展用地。地形力求规整,不选择低洼地带。

2.1.4基地周边应有完善的市政给排水管网,能提供二路市政电源,否则要通过发电机房来提供备用电源。医院基地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以及高压线路等,不应邻接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

2.2总平面设计

医院的总平面设计,应根据医院的使用要求、基地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医院的各组成部分。总平面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医院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2.2.1新建、改建、扩建医院都应进行总平面设计。其布局应功能分区合理,洁污线路清晰,布局紧凑,并留有发展用地。

2.2.2医疗、医技区应安排在基地卫生条件好、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的中心位置,其中门诊部、急诊部应面对主要交通干道,处在医院主要出入口处。

2.2.3不同部门的交通路线应避免混杂交叉,各出人口应与各部门紧密联系。合理组织水、暖、电设备供应线路,尽量缩短长度,减少损耗。

2.2.4进行医院总平面布置时,要保证基地内有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条件。建筑应有充足的采光、日照和通风,建筑物间距一般为1.5~2.5倍南向房屋高度,且不小于12m。充分利用基地的地形、地貌及建筑物的防护间距和场院空地,合理布置庭院绿化和康复活动场地等设施,并结合绿化、装饰、建筑内外空间和色彩等因素进行整体环境设计。

2.3隔声与减噪

在医院的总平面布置中,门诊楼可沿交通干道布置,病房楼则宜设在内院。医院若接近交通干道,病房不宜设于临街一侧,否则应采取隔声降噪处理措施。医院的锅炉房、水泵房、不宜设在病房大楼内,应相距10m以上。若设在楼内,应自成一区,并要采取可靠的隔振、隔声措施。

穿越病房的管道缝隙必须密封。病房的观察窗宜采用密封窗。挂号、候药、候诊各厅(室)、病房楼内走廊等部位的顶棚,应采取吸声处理。吸声系数可为0.30~0.40。手术室、听力测听室中的机电设备、应采取隔振降噪措施,其上部与邻室不应设置有振动或强噪声设备的用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某医院建筑方案设计实例分析

3.1项目概况

某城市附属医院,用地总面积约为1050㎡,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820㎡,设计床位数750床。本项目将建成为以精神医学为中心,兼顾普通门诊的大专科、小综合的三级甲等医院。

3.2总体规划与布局

在设计初始阶段,通过对多种总图布局在应对风向、朝向、地形、洁污流线等方面优劣的比较,得出了现有方案。项目包含门诊急诊综合楼、住院楼、康复楼、科研办公楼、配套生活楼等功能。布局上充分考虑了各自的独立和相互联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机高效的整体。各建筑单体大体为南北向布置,针对东南向主导风向,留出开阔场地,为整个院区引入自然通风。

3.3流线组织

该项目在北侧设置医院形象主入口,建筑后退道路一定距离,形成开敞气派的室外集散广场。机动车出入口安排在东西两侧道路上,并对进入院区的人流进行有效的分类和疏导,使其能够直观快捷地到达各自的目的地。车辆就近进入地下车库,以减少对院区内部环境的影响。同时,最大限度地做到了人车分流,减少对院区的不利影响。

3.4建筑单体设计

3.4.1门诊、医技综合楼

建筑内部设置了较大尺度的庭院,减少建筑进深,将阳光、空气、绿化引入医院内部,并结合宽敞的医街、通高的大厅、退台花园等,形成层次丰富、舒适宜人的内部空间。同时利用建筑的屋顶,形成丰富的屋顶花园,体现出现代医院温馨宜人的氛围和以人为本的宗旨,使其真正成为一座生态化、园林化的绿色医院。

门诊楼内以大厅中心区作为核心与主脊,布置主要交通和公共区域,串联各功能 大厅内明亮舒适,视野开阔,各个部门的指向性明确直观。同时,利用不同景观主题的庭院作为外部参照、明确的导诊和标识系统等措施共同加强医院的引导性。入口空间合理借鉴了酒店和商业建筑的设计手法,设立了餐厅 超市 花店 书店 咖啡吧等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3.4.2住院部

住院部总建筑面积约为420m2,共26 个护理单元,750个床位,共二栋,两栋住院楼分别为10层和13层,一层通过裙房连接,另一栋塔楼布置在门急诊楼之上5~10层。住院部的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展开:

①功能的合理分区。两栋住院楼的一层裙房设置住院部的医技功能,便于病患日常的治疗和检查。在其中一栋二层布置精神科、ICU 病区,并通过二层连廊直接抵达。其余护理单元按栋与楼层布置,每栋建筑每层为一个护理单元,并根据护理不同单元的封闭 半封闭与开放的管理特点分区组合,便于管理与控制。

②内部流线的便捷合理。住院部医技及各护理单元内部流线均做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护理单元内病房部分采用单内廊设计,便于护士站的监控和日常的医疗活动,而在医护人员区域采用围绕中心核心筒的布置方式,有效缩短了医护人员服务流线,保证其运行的高效便捷。

③建筑环境的人性化。所有住院楼均为南北向布置,在平面设计上通过建筑形体的设计上,保证了绝大部分病房均朝南向,所有病房都具有良好的采光与通风条件,完全满足医疗建筑的日照要求。在每个护理单元均设有工娱疗室,可供病患日常的康复活动和就餐使用,并能够根据不同护理单元特点安排不同的内容项目。工娱疗室旁布置空中花园,将室外的自然环境引入室内,营造宜人环境,缓解封闭建筑带来的压力,舒缓病患身心。

结束语:总之,因医疗的需求、技术、管理随时间的变化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医院平面设计采用较规则的布局,尽可能增强其适应变化发展的能力。明确的功能分区设定,留有一定向外向上发展的余量。以现行规划为主旨,保证使用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以近期使用为主,远近结合,竭力满足医院长远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志强.现代医疗建筑的空间策略探索——秭归县人民医院金缸院区设计方案解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2]杨少辉,王东,邹崴.现代医院建筑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城市建筑,2015.

[3]王霞,吕文光.现代医院建筑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医院.2015.

论文作者:赖锦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关于现代医院建筑方案设计的探讨论文_赖锦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