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县乡镇居民食用碘盐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_莫海英,武广海,谭学武

怀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26400

【摘 要】 目的 了解怀集县乡镇居民碘盐食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2014年肇庆市碘缺乏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定,在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随机抽取5个乡镇居民户的食用盐共300份进行监测。 结果 碘盐合格率为90.0%,非碘盐率为零。结论 怀集县乡镇居民的合格碘盐食用状况良好,对防治碘缺乏病起到了很好的干预作用。

【关键词】食用盐;碘含量;监测

【中图分类号】R6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31-02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微量元素。当碘摄入不足时,机体会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碘缺乏病(JDD)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而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其典型病种包括地方性甲壮腺肿,地方性克订病,地方亚临体型克汀病等。其临体症状主要表现在中甲壮腺肿大,克订病、聋哑、瘫疾等方面;严重症状还会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1]。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安全、有效、经济和简便的方法,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2]。怀集县是粤西的一个比较封闭而又分散居住的山区县,疾病管理和宣教难度比较大,经济条件比较落后,人们对防病治病的认识匮乏,尤其是偏远乡镇农民的健康意识更为薄弱。因此,存在着很多乡镇居民缺乏对食用合格碘盐的认识。长期以来,我县始终把全民食用合格碘盐作为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把合格碘盐食用率作为衡量消除碘缺乏病的主要指标。为此,我们预防控制中心定期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农村居民户食用盐碘含量进行了连年不间断的监测。现将按照《2014年肇庆市碘缺乏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对民众的食用碘盐进行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抽样方法 2014年,按照《2014年肇庆市碘缺乏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规定,将全县分为东、南、西、北、中5片区,在上述片区随机抽取5个乡镇,在被抽到的乡镇中分别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各随机抽取15户居民的食用盐样30g,用统一塑料袋密封后,送中心实验室进行碘含量检测。

1.2 检测方法 采用GB/T13025.7-1999中直接滴定法定量滴定,滴定工作前均先完成盲样及考核样的质量控制。

1.3判定标准 依据GB5461-2000标准进行判定:食用盐中碘含量在20~50mg/kg为合格碘盐,5~20mg/kg或者≥50mg/kg为不合格碘盐,0~5mg/kg为非碘盐。

2 结果

2.1 食用碘盐的合格状况

300份样品中,合格碘盐270份,合格率为90.0%即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0.0%;不合格碘盐有30份,不合格率为10.0%;非碘盐率为0%。 其中,怀集县县府所在镇即怀城镇居民的碘盐食用状况最好,碘盐合格率为100%,未发现不合格碘盐;其次为小数民族下帅乡的居民,碘盐合格率为96.7%;而怀集人口最为密集的乡镇梁村镇居民的碘盐食用状况最差,合格率为65%。详见表一。

2.2食用碘盐中碘含量的集中分布:

270份合格碘盐中:碘含量在20~30mg/kg范围的占85.3%,碘含量在30~40mg/kg范围的占4.7%,在40~50mg/kg范围的为0%。30份不合格碘盐中碘含量均在5~20mg/kg,没有检出≥50mg/kg的碘盐。详见表二。

3 讨论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乏了碘元素而引起的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环境性问题长时间内难以人为改变其本质,目前全球都只能通过食盐中加入碘作为防治碘缺乏病的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根据近5年的检测结果显示,怀集县乡镇居民的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90%以上,未发现有非碘盐;与2008-2009年乡镇居民的合格碘盐食用率[为(75~85)%,发现有非碘盐]相比,乡镇居民的食用碘盐覆盖率和碘盐合格率在逐年增加,不合格碘盐和非碘盐逐年下降,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在2014年300份食用碘盐检测中,虽然没有发现有非碘盐,但是在不合格的碘盐中仍检出两份食用碘盐的碘含量为5.0 mg/kg和9.5碘mg/kg,已接近非碘盐的下限。可能与居民户对碘盐保存不当、购盐时间较长或出售不合格碘盐等有关,我们应进一步对食用不合格碘盐居民进行疾病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对全县乡镇居民开展科学保存碘盐和购盐技巧的宣传,加大对售盐合格率的检测。

怀集县是粤西的一个比较封闭而又分散居住的山区县,人们对防病治病的认识匮乏,尤其是偏远乡镇的农民健康意识更为薄弱。因此,存在着很多乡镇居民没有意识到食用合格碘盐的重要性以及不合格碘盐或非碘盐出售的可能。以上多种原因决定了防治碘缺乏病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必要性。监测食用碘盐合格率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加大对食盐市场的监管和监测力度,建议继续加强对盐业生产、批发、销售经营等环节的监督检测,从源头消除不合格碘盐;同时扩大并加强偏远乡镇居民范围的碘缺乏病的知识宣传教育,让群众自觉抵御私盐,购买正规包装的碘盐,正确合理使用及存放碘盐,提倡科学的碘盐烹饪方法;定期抽样监测,确保居民食用合格碘盐,最终达到控制碘缺乏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全县居民的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 左世明,朱臣凯,柯家静.碘缺乏病区供碘13年后儿童智力与骨质发育调查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6,4(15):231.

[2] 马泰.碘缺乏病[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2,183.

[3] GB/T13025.7-1999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S).

[4] 《2014年肇庆市碘缺乏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

论文作者:莫海英,武广海,谭学武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  ;  ;  ;  ;  ;  ;  ;  

怀集县乡镇居民食用碘盐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_莫海英,武广海,谭学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