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配电线路故障跳闸治理论文_周世卿,王东

农网配电线路故障跳闸治理论文_周世卿,王东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曹县供电公司 山东菏泽市 274400)

摘要:配电线路跳闸治理工作是需要在日常运维中,逐步完善和加强管理的工作。合理利用大修技改及电网建设项目,治理配电线路网架结构问题,夯实电网基础,能够有效防止配电线路发生因过负荷和“卡脖子”出现的线路根本性跳闸故障。从管理上要充分考虑运行人员因素,从设备上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即要长远角度考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也要从现实出发充分认清配电线路的状况,全面的进行配电线路跳闸治理工作。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跳闸;农网;配网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农村工副业经济比例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客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优质服务的不断开展和深入人心,也要求电网具备很高的可靠性要求;然而,配电线路由于存在分布广泛,运行环境复杂等特点,在长期的运行中,必定受机械力、电磁力、热效应、氧化、气候变化、外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故障跳闸时有发生。轻则影响电力客户生产、工作、生活,造成工艺技术过失,工作秩序混乱,生活计划被打乱,甚至造成人身事故;重则造成人身伤亡、重大经济损失或产生重大政治影响。因此,配电线路故障跳闸治理是农网运行长期以来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和值得投入精力研究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多年的实践运行经验结合近年来的科技进步项目就配电线路跳闸综合治理的经验,做一下总结。

1、整体治理理念

配电线路跳闸治理,主要目的是减少故障停电次数,缩小停电范围,提高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指标。而且,跳闸治理工作并不是一促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需要在日常运维中,逐步完善和加强管理的工作。必须坚持有效治理手段才能够遏制故障跳闸频发。同时,需要通过加强电网建设投资来保障电网有一个坚实的网架结构,且需要合理安排大修技改项目来保障电网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2、故障跳闸治理具体开展

合理利用大修技改及电网建设项目,治理配电线路网架结构问题,夯实电网基础,有效防止配电线路发生因过负荷和“卡脖子”出现的线路根本性跳闸故障。自2010年以来,曹县供电公司充分分析电网负荷发展情况,加大需求侧管理,对可能发生过负荷的配电线路进行及时的负荷切改和线路改造。技改线路涉及全部配电线路的50%,新增线路15条,从根本上杜绝了过负荷对配电线路跳闸的影响。同时,增加配电线路绝缘化率,在县城城区实现了配电线路的全部绝缘化改造,截至2012年配电线路主干线绝缘化率达到了40%以上。对公司所属配电变台进行了持续绝缘化改造,截至2012年已经全部完成了配变的绝缘化改造工作。高标准的配电网络是有效防止故障的根基,通过配电网的合理改造,极大地降低了配电线路故障跳闸次数。也使后续故障跳闸综合治理手段得以顺利实施。

加强故障诊断和后分析工作。配电线路及设备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异常运行情况或失去局部功能的现象称为故障。故障原因是由于线路及设备在长期运行中,由于机械力、电磁力、热效应、严重氧化、气候变化、外力等因素的影响,使配电线路出现异常,进而引起线路故障(接地、跳闸、异常运行)。及时对配电线路的异常状态进行诊断,就能够有效避免故障跳闸的发生。合理科学的对故障跳闸进行故障后分析,就能够对同类型的故障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从而降低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的几率。曹县供电公司在故障跳闸治理过程中,追根溯源,对症下药。认真分析每一次故障原因,从源头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工作。

加强运行管理,及时对配电线路进行缺陷消除。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其缺陷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因此,及时发现线路缺陷并进行合理消缺,是保障配电线路安全运行,治理故障跳闸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定期进行配电线路巡视的同时,要根据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及时制定特巡方案,根据外部环境特点和线路运行工况展开有针对性的巡视工作。

每当夏季本地区出现罕见持续高温天气时,配电线路负荷持续攀升,运维部门根据实际及时下达特巡任务,要求各运行单位开展红外测温特巡。对配电线路配电设备、电缆附件等关键部位进行测温巡视,并要求各单位巡视时间要与线路负荷情况相结合,必须在全天最大负荷值左右进行。同时,对大档距交叉跨越线路段进行测量。通过特巡发现温度超高连接点8处,通过及时抢修处理,有效地避免了故障。

春秋季检修作为故障跳闸治理的专项行动,在实施过程中,制定严、细、实的检修方案。从严要求保障检修质量,对检修队伍进行集中管控,落实检修责任。在检修过程中,使用安全质量监督保障卡,设置专职安全质量监督人员。检修后的设备全部留有检修责任人签字记录,可以很明确地追溯检修责任。

加强对故障跳闸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和奖励措施。一套完整的管理必须有一定的考核和奖励措施,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在故障跳闸治理中,即要对终端指标(故障跳闸次数、供电可靠性)进行考核,也要对治理过程(巡视到位率、缺陷消除率、设备完好率)进行监督考核。要发挥管理体系和各项治理措施的作用,必须保证一定的执行力。因此,在治理过程中,应用公司出台的《线路、设备故障停电事件考核办法》,取得了很好的实用化效果。使各项治理措施在一线得到很好的执行,同时,一线人员的积极反馈,为上层管理人员制定更优化的治理方案提供了很好的信息来源。治理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推进,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故障跳闸治理中,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

采用具有接地保护功能的智能断路器,缩小接地故障影响范围,其具备的后台通信功能能够及时对故障情况进行判断,在运行期间也能够实时监控断路器的电流、电压数据,能够对线路段或者分支负荷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控。

在线路故障查找问题上,为了尽快恢复送电,在线路中广泛采用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故障指示器。在线路发生故障后,能够通过后台服务器,及时发现故障地点。运行人员也在故障查找中,采用线路接地故障测试仪,提高了故障查找的效率和安全。

4、成效分析

自从曹县供电公司对配电网进行合理改造和采用智能断路器后,故障停电明显减少,也降低了电量损失。尤其是在出现雷幽天气频繁的情况下,较上一年年同期也有所降低。2016年故障停电在2015年基础上,较同期降低了25%,停电范围控制措施明显,大部分故障跳闸控制在分支及区段线路上,极大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同时,相同类型故障查找时间平均缩短了1.5 h左右。

5、结束语

故障跳闸治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生产运行管理工作,要从各方面入手,不能够单一地依靠一种或者两种措施来完成。从管理上要充分考虑运行人员这一因素,从设备上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工艺,既要从长远角度考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又要从现实出发,充分认清配电线路的现状。在实践过程中,也采取了试点运行的推广模式,对新设备先局部应用,然后根据运行结果再全面铺开。同时,故障跳闸治理工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要维持一个良好的治理状态,避免各项指标反弹。由于本文篇幅有限,不能够对所有措施的具体细节阐述清楚,只能够对整体建设的思路有所介绍,具体的建设方案和管理应该按照各地区、各公司的具体实际综合考虑进行。应按照标准化的理念进行人员和设施的配置,按标准化方式开展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赖勇,万新强. 220kV线路保护跳闸分析及对策[J]. 农村电气化. 2016(10)

[2]周策. 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J].科技创新与用.2016(03)

论文作者:周世卿,王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8

标签:;  ;  ;  ;  ;  ;  ;  ;  

农网配电线路故障跳闸治理论文_周世卿,王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