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研究的新突破--兼评现代汉语复句新解_语义分析论文

复句研究的新突破--兼评现代汉语复句新解_语义分析论文

复句研究的一个新突破——评《现代汉语复句新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复句论文,现代汉语论文,新突破论文,新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有关现代汉语复句的研究有两大家,一是邢福义先生,二是王维贤先生。〔1〕最近,王先生和张学成、卢曼云、 程怀友等先生合著的《现代汉语复句新解》已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该书在有关汉语语法研究的宏观理论指导下,着眼于三个平面的分析,运用形式标准与逻辑意义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句进行了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研究,在不少方面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它不仅构拟了一个全新的复句系统网络,而且对各种复句类型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描写,更为重要的是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上提供了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新思路。

一、从汉语语法的整体上,宏观地把握复句的地位与研究的方向

该书的一大特色就是理论色彩特别浓厚。作者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有着相当深刻而完整的看法,对国外流行的种种语法研究理论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在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基础上,重点采用了美国逻辑学家莫里斯(C.Morris)符号学研究中有关三个平面的理论,同时也吸取了乔姆斯基(Chomsky)关于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及其转换的理论。 该书指出,汉语的复句研究不能停留在表层的句法形式上,而应该深入到它的深层结构的语义分析中去,不仅如此,还要涉及到进入交际环境中的语用作用。这种多层次的、动态的研究使复句研究摆脱了以往单层面的、静态的研究束缚,而上升到一个崭新的富有活力的研究境界。

该书专门在《导论》部分讨论了语言、语法、句法以及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等重大的理论问题,指出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是:(一)语序相对的固定性;(二)语序相对的灵活性;(三)词类转化的相对灵活性;(四)词类较难划分;(五)结构较多歧义。这些特点同样也制约着复句句式的复杂性、语义的多样性和语用的重要性。复句的研究不能孤立地就复句而研究复句,必须把复句放在整个语言系统和语法系统中加以研究,必须借助于词类、短语、单句的研究成果,而复句的研究又将反作用于整个语法系统和其它语法单位的研究。这样的复句研究就将置于对汉语语法的宏观理论控制之下,使复句系统的研究和语法其他系统的研究构成一个有机的网络,更具有中国特色,也更具有说服力。

二、主要借助于逻辑语义分析,构拟出一个新的复句系统网络

该书的第二大特色就是以逻辑语义分析作为研究的主体方法。同语法学关系最密切的是逻辑学,这一点在复句研究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本书作者强烈地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使之在复句研究中成为一种主体方法。这主要表现在:

(一)借助于“逻辑命题”说,处理单句和复句的划界问题。

以往的语法学家主要从句法结构关系上来区分单复句,〔2 〕这一方法比较简明,易于操作,便于教学,但是在理论上缺乏解释性。该书指出:“复合句不管多么简单,要有两个命题”,因此,“复句是把几个单纯命题按照一定的逻辑语义关系组织成一个句子加以表达的语言形式”。但是,并不是由两个以上命题组成的句子就一定是典型的复句形式,它必须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包括句法结构形式及其功能系统、关联词语系统、语义和语用因素等。有的句子其深层结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而经过转换到了表层结构上就已组织在一个句子结构里,这只能看作单句形式。为此,作者建立了两个新概念:

“准复句”,是指形式上接近单句(没有关联词语和语音停顿),而内容则接近复句的句法结构,如“连谓式”、“兼语式”、“紧缩式”等等。

“准单句”,是指虽有关联词语连接,但连接的成分不是主谓结构而是名词或名词性结构,整体结构仍是单句形式的句法结构。

这样的分析,一方面划清了单句和复句两端明确的领域,同时又科学地解释了处于“复句”和“单句”之间的中间状态,体现了语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连续的符号系统的思想。

(二)抓住逻辑语义分类,建立崭新的复句句型系统。

复句类型的传统分法是先分为“联合”(并立)和“偏正”(主次)两大类,然后再各自分为若干小类。这一分类法确有所长,但问题也还是存在的,这主要是分类的原则和标准不够统一。邢福义先生采用的是三级分类法:因果、并列、转折为一级复句,下面再分十三个二级复句以及更多的三级复句。〔3 〕该书则以关联词语所反映的逻辑语义关系为依据,以关联词语为划类标准,利用层层二分法构拟了一个新的多层次的以二分为主要特征的复句系统。

1、先根据有无关联词语区分为“意合句”和“形合句”;

2、 再根据关联词语的逻辑关系分为“单纯句”和“非单纯句”(即“否则”句);

3、单纯句内部分为“条件的”和“非条件的”两类;

4、每类内部再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直至最小的类别。从而得出分居在九个层次上的十八个小类的复句系统。这种分类法每次都用一个明确的标准,标准单一,操作简便;划分的结果,层次清楚,标志明显,因此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三、对三个平面有着独到的理解,多层次地对各类复句进行了深入的描写

该书的第三个特色就是对三个平面理论有着独特的解释。关于三个平面理论的本体研究以及如何运用这一理论来分析汉语语法事实,一直是近年来汉语语法学界的热门课题,该书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新的见解,并在对各类复句进行描写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了这一指导思想,这在国内尚属首创。这主要表现在:

(一)开展三个平面的本体研究,表现了复句研究的总体框架。

该书作者之一王维贤先生对此曾作过专题研究。〔4〕他认为, 确切地说,这三个平面应该称为句法平面、句法语义平面和句法语义语用平面,它们的关系应该是“一线穿珠”式,其中“句法是核心”,而语法是贯穿这三个平面的规律。因此,无论是单句还是复句的研究都要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区别开来,又要相互兼顾地结合起来。该书的贡献之一就是第一次把有关三个平面的理论全面地具体地运用到复句的研究中去。

(二)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解释复句生成的过程。

作者对复句生成的过程,从三个平面的新角度来进行解释。指出句法平面中,关联词语是句法的“常项”,而它所关联的小句是“变项”,当作为变项的小句填入具体的语义内容,就形成了复句的句法语义平面,如果再把这一结构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就成为交际中的一个实际的句子,这就是句法语义语用平面了。复句的生成就是这样从深层结构逐渐转换为表层结构的。

(三)区别三个平面的层次,分析各类复句的特点。

该书最大的篇幅是对各类复句进行细致的描写,其研究特色就是,首先概括地综述该句型研究的历史、成果和不足,接着就该句型在句法平面的典型格式及其句法特征条分缕析,然后探讨句法语义平面中各分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并比较各种相似句型之间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最后将它放入句法语义语用平面进行歧义格式的辨析,交际功能的分析。其中尤其是语义的分析更是引人入胜。例如关于“假设句”就根据语义和形式上的特点,分出“违实性假设”、“时间性假设”、“对比性假设”、“解证性假设”和“依变性假设”五种,其内部再分出若干小类:反证、强调、类同、差异、评说、解释、证实、祈使、决断等等。与同类研究相比,不仅显得更加细腻,而且更有解释力。

四、针对复句研究中的难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迪性的见解

通观全书,我们不但在宏观理论上得到了一种满足,在研究方法上得到了一种鼓舞,而且还在许多重要方面,尤其是在一些长期困惑不解或矛盾重重的难题上,看到了不少独创性的见解,得到了某种启迪。

(一)区分关联词语和关联成分。前者“一般指连词、副词以及一些表示复句间的特定的逻辑语义关系的短语”,后者是指“特定词语的反复、对偶和排比形式”以及某些语音因素。作者还特别指出了关联词语所反映的三种语义关系:①客观事物之间的事实上的关系,即事理关系;②这种事理关系是透过人的认识在语言中加以反映的,即认识关系;③还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或关系的主观态度,即心理关系。这就使我们对关联词语的语义作用有了一个更为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复句“语义中心”的论述。单句历来认为都应该有一个语义中心,但是,对复句的语义中心,却一直没有明确过。该书作者提出:“最重要的是各小句之间具有共同的语义中心,各小句都朝向这一中心。”它可以表现为“中心小句”,出现在开端、结尾或中间,也可以从各分句之间的语义联系中找出来。

(三)揭示了各种复句之间的包孕关系。多重复句的层次实质上正反映了一个复句能够被另一个复句所包孕这一事实,因此,每种复句都有一定的包孕能力。该书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计算包孕能力的方法,并对九种条件复句进行了量化计算,结果发现按它们的包孕能力可分为四级:

一级:因果复句、转折复句

二级:推断因果复句、假设复句

三级:假设转折复句、目的复句、充分条件复句

四级:必要条件复句、无条件复句并且提出了两条重要的规律:一是高一级的可以包孕低一级的,低一级的也可以包孕高一级的,但有条件制约,这是一个相对从高到低的层层包孕的网络;二是各种条件复句包孕能力的差异可以归结为各种条件分句的包孕能力的差异。

(四)分析了“意合句”的性质和特点。作者指出:意合句是大多数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并非汉语的特点,西方语言同样也有意合句,不过汉语的意合句更为多见就是了。意合句里包括了流水句。

此外,该书还就“多重复句的语义结构”、“多重复句的降级使用”、“关联词语的位置”、“关联词语的配合”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当然,该书还存在着一些欠缺和不足,例如对意合句,包括流水句的分析还没有尽如人意,对复句内部逻辑语义的分析有的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复句系统过分拘泥于“二分”,致使有些本应属于同一层次的复句却处于不同层次上。这样就徒增了若干无句型的空头层次,诸如“非连贯”、“非递进”、“非总分”等等。由于作者不止一人,前后也有不够统一之处,各章节也有详略、上下之分。但是,这都不足以影响其学术价值。

这一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在复句研究方面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它在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在形式标准和语义解释相结合、在以句法分析为主和从三个平面出发考察相结合、在理论的创新和具体语言事实的描写相结合以及运用“二分法”、“量化法”、“比较法”等等方面给了我们相当新鲜的启示。

注释:

〔1〕参看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278—279,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2〕参看刘世儒《试论汉语单句复句的区分标准》, 中国语文1957、5。

〔3〕参看邢福义《复句问题论说》,华中师院学报1985、1。

〔4〕参看王维贤《句法分析的三个平面与深层结构》, 语文研究1991、4。

标签:;  ;  ;  ;  ;  

复句研究的新突破--兼评现代汉语复句新解_语义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