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论文_杨英

简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论文_杨英

【摘要】核心素养是现阶段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如何全面落实物理核心素养要素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在基于物理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论物理核心素养教育指标的落实。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研究、素质教育、物理素养

当前教育界最热门的关键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被称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核心",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四层"考查目标是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的,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这四个圈层环环相扣、层层叠加,既有内涵的科学划分,又有外延的有机融合。

一、什么是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当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个人能力和文化修养即为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这种素养是从物理知识中汲取吸收而来的,带有物理学的独特性,其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物理概念及应用

物理概念及应用包括物质观及其运用,运动观及其运用,相互作用观及其运用。是对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概念从物理学的角度进行重新认识的一种观念。高中物理的学习要求学生形成基本的物理观,并灵活运用它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处理现实问题。

(二)科学思维与创造

用物理学观念认识物质属性和内在规律及联系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创造。高中生培养物理科学思维,有利于学生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科学构建模型,掌握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的实验方法。更重要的是,给予了学生提出质疑,挑战权威的勇气和自信,培养他们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品格。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开展推理,发现规律,总结归纳;敢于提出质疑,结合事实依据合理建议,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三)科学探究与实验

高中阶段物理学科的实验探索包括学生能就日常生活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合理的猜想假设;多渠道收集有效信息来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具备团队精神,能相互交流积极思考,最后准确表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高中阶段核心素养培养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通过对高中物理的学习,高中生应该对钻研和探究物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合作,主动学习,凡事讲求证据,不迷信权威;形成在进行物理实验和成果利用时遵守道德观念,尊重自然,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良好学习习惯的支撑。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上,教师首先可以从一些小细节方面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等;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帮助其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给予学生提问和质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教师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保持学生热情

高中物理知识虽然比较抽象,但是应用性还是比较强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例如,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新课导入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为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探究,这不仅能够保持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利用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学校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例如物理知识竞赛、实验操作能力比赛,以及物理创新大赛等,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观念的理解,还能够促使其学以致用,感受物理学习的魅力。另外,学校还应采取讲座、视频播放等方式及时的向学生传达最新的物理研究成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和情感。

(四)使用正确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自主学习,为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以问题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交流的学科素养。在一些复杂物理实验的操作上,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不忘价值观情感教育

高中物理的教学,除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外,有责任把科学方法和科学“求真”“至善”的理性思维传递给青年一代,使他们在“求真”“至善”的体验中提升生命的价值。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部分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从人类的正义感出发,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我们应该通过这样的例子,引导学生在加强生命对话与交流中认识到:科学和技术都是“双刃剑”,它们在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追求“求真”“至善”。

【参考文献】

[1]彭玉香. 关于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刘忠强. 高中生应具备的物理素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3]吴慧英. 高中物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思考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5.

论文作者:杨英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简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论文_杨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