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兼职现象调查研究论文_柴丽霞

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兼职现象调查研究论文_柴丽霞

西北师范大学 柴丽霞

摘要:大学生兼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适当的兼职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本文以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深入了解该校本科生兼职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兼职

本次调查共发放2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9份,有效回收率为95%。共涉及个25个学院,50个专业。此次调查显示做过兼职的同学有154人,占到了调查人数的70.32%,没有做过兼职的同学有65人,占到了调查人数的29.68%,在这些没有做过兼职的同学中,有兼职意向的有45人,占未做过兼职人数的69.23%。从数据可以看到,兼职在我校本科生中已经非常普遍。

一、大学生兼职的原因分析

(一)兼职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1、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学生参与兼职的原因已不再是单纯的解决经济困难,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成了大学生兼职的首要原因,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而大学生就业困难,很多大学生受到就业压力而选择去做兼职。

2、赚取生活费:有的大学生家境困难,需要通过兼职去赚取自己基本的生活费;但有的大学生家境并不困难,但他们觉得自己是成年人,不想过多的依靠父母,想要变得独立,获得成就感。兼职就成了这类人的选择,在赚取生活费的同时,获得了成就感。

3、补贴自己额外消费:大学生有自己一些独特的生活方式,如恋爱、旅游、购买奢侈品等,这些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又不应该向父母要钱,就自己赚钱来补贴这样的消费。

4、为自己创业、创新寻找灵感。

5、广交朋友:有的大学生喜欢社交,扩张人脉。

6、没有明确目的,随大流:这类学生是身边的同学、朋友所影响,产生的从众行为。

(二)家庭原因

1、家庭经济原因

有的家庭无法保障子女在大学中的开销,学生只能寻找兼职工作,获取经济来源。

2、家长观念原因

做兼职的大部分同学,都得到了父母的鼓励,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都在学校里学习,没有接触过社会,大学毕业后就要踏入社会了,通过兼职,孩子可以提前接触社会,磨练自己。

(三)同辈群体原因

从调查结果看,兼职目的有部分同学是随大流,找兼职的途径中大部分同学的兼职是由同学或熟人介绍的。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大学生做兼职跟同辈群体密切相关。同辈群体之间总是有相似的观念和情感,所以很容易相互影响。大学生兼职就有部分原因来自大学室友,同学,朋友的相互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学校原因

1、学校教育

学校的教育一般是书本上的知识,学生不能很好的将知识联系实践。在大学生兼职目的调查中,就有实践专业知识的目的。

2、学校管理

我们知道大学对学生的管理,是一种开放式的管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大学期间课程较少,有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就会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很多学生就会在空闲时间去做兼职。

(五)社会原因

1、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精英光环已然不在,仅仅是受过教育的普通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再把学历作为用人的唯一标准,而是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大学生不得不走出校门投身到兼职中去获取工作经验,为自己毕业就业做好准备。

2、通过访问一些用人单位,他们很乐意招聘大学生兼职,原因如下:第一,大学生素质高,会更好的服务顾客,从而可以有更好的效益;第二,兼职大学生报酬低,时间灵活,有些职位不必要招聘全职员工,兼职大学生就是最好的选择。

3、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网上兼职,互联网给大学生提供了很多网络兼职的机会。

二、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兼职与学业冲突

兼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调查发现,有34.51%的同学不能理性处理兼职和学业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兼职时间过长、兼职时间与课程时间发生冲突时,选择去做兼职等问题。从事兼职活动,丰富自己的经验并获得一定收入,对大学生来说是有益的,然而将大部分精力全部投入到兼职中,影响了学业却是得不偿失的。

大学生要正确处理兼职与学业二者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应该首先以学业为重,且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业上。在完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度从事兼职。

(二)学生选择兼职工作盲目从众,缺乏专业性和技术性

虽然只有1.3%的同学承认自己从事兼职是随大流,但从大学生做兼职的类型、对兼职的态度、以及兼职与自己专业的相关程度来看,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兼职工作是盲目的。大部分同学对兼职的态度是可有可无。从事兼职的类型都类似,发传单、促销员和餐饮服务,在我校各个年级,各个专业中最为常见,这样的兼职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几乎无关。

许多学生是随波逐流而从事兼职,在找兼职时很盲目,只要能找到工作就干,而不管这个工作是否可以锻炼自己,获得的薪酬是否与自己付出的时间、精力相匹配。

大学生选择兼职时,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时间以及兼职的薪酬等进行选择。要选择能促进自己学习、提升自己能力、积极向上的兼职工作,最好能与自己的职业规划相一致,使兼职真正发挥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对于想创业的大学生,应该根据社会发展和社会需要,选择一些新型兼职,在兼职过程中寻找创新点,产生创业的灵感。

(三)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

经过调查有67.53%的学生都遇到过不同程度的权益受损问题。有以下原因:缺乏保护大学生兼职权益的法律法规、高校在此方面指导管理不足和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薄弱。

因为没有关于大学生兼职的规章制度,大学生兼职中介市场混乱无序,用人单位超时用工、拖欠克扣工资、不执行最低工资规定等。而同学们的维权意识薄弱,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只有25.97%的同学选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寻找有关部门。大多数同学嫌麻烦而忍气吞声。还有小部分同学选择自行报复,这是很危险的想法。

制定保护大学生兼职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可能轻易完成,所以高校就担起了最主要的责任。高校要建立学生兼职指导中心,加强对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指导学生识别常见骗局;为学生提供可靠的、合适的、高质量的兼职信息等,充分发挥兼职在学生职业规划中的积极作用。学生也要提高防范意识,避免权益受到损害。在权益受损时,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参考文献

[1]高志奇.非主流主流化:大学生兼职的社会学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14(3)

[2]黄倩.大学生兼职问题及管理策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9.

论文作者:柴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9

标签:;  ;  ;  ;  ;  ;  ;  ;  

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兼职现象调查研究论文_柴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