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外的阅读与积累论文_陈国胜

文本外的阅读与积累论文_陈国胜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学 351164

摘 要:学习语文,除了掌握文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向文本外突破,可进行同步拓展阅读训练,加强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有质有量的“渐进式”积累和“体验式”积累,也是必需的,从而树立起大语文观,使语文能力全面提高,突飞猛进。

学好文本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难。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不断积累,并运用文 本知识去解决课外的问题,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方向问题。有人问:有这必要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课本上的只是个例,知识面非常有限,光学好它,不足以培养语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熏陶情感,提高语文能力,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如何带领学生向外突破呢?下面说说我的做法,以飨大家。

一、在课堂中进行同步拓展阅读

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续读(作者的其它作品)、解读(对课本解读的作品)、赏读(与课文相类似的作品)、悟读(同一话题的读后感式的作品)等多种拓展延伸的阅读方法,选择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经典美文,让学生在与课文相关的美文熏陶中找到阅读的乐趣,从而重新审视语文,而不只是课本,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先让学生学习一篇文本解读的文章《鲁迅笔下的童真——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颜雄),从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纵观全文,他并没想刻意的批判什么,而是想回归到充满稚气的童年,就那样感知简单的美好。”其次,让学生学习关捷的《鲁迅·寿镜吾·三味书屋》,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寿镜吾老先生。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更透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课堂外进行“渐进式”积累

鼓励学生多看经典名著、报刊杂志,并制定读书计划,让他们攀登书山遨游书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慢慢地他们的词汇多了,诗文多了,名言警句也多了,文学底蕴越积越厚,那么写起文章来就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迫。课外积累本的具体做法是:

1.摘录名言警句。有位学生这样摘录:“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高尔基)另一句是“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鲁迅)看,多么简洁,易懂好记。这样,每周积累若干句,日积月累,作文素材库的经典语句就犹如一串串珍珠,熠熠发光。

2.摘录好词、好句、好段。可以有两种情况:(1)整篇摘录。从好词、好句、好段三个层面逐一对它们进行赏析,标注摘录的理由。(2)分篇摘录。摘录好词时,要把所在的句子一并摘录,便于学会如何运用;摘录好句、好段时要注明所在的篇目和作者,并进行简单的赏析。如“一片片枫叶,金黄金黄的,是多么值得珍藏的标本,时时翻起,百看不厌。”“巍峨的大山重重叠叠,连绵起伏,如卧龙,眼前是一片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花绿草,夹杂在山林之间,把岭上坡下点缀得格外美丽。”(多美的一幅图画!出自《校刊》2014年第10期第12页)“这位新老师,他的打扮好奇怪啊,身上穿着条纹短衣褂,胸口处露出里面的针织衬衫,没有打领结,却在脖子上围了一条毛巾,裤子是藏青色棉质地的。(服饰描写很细腻。出自《班刊》2013年第5期第8页)

象这样绚丽多彩的好词好句好段,用心收藏着,学生们的文学功底就越发扎实,诸如景物描写、场面描写、人物描写等都有鲜活的例子,何愁自己写不出好文章来?

3.练笔积累。每周要求学生写一篇日记、周记或读后感,写成仿写段落、连词组段文字或缩写改写扩写,花样可以繁多,不一而足,字数可多可少。重点做好两件事:(1)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练笔。(2)结合名著阅读计划写一篇读后感。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体验式”积累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积累宝贵的写作素材,它反过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更好地与文本对话。再则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品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不一而足。

如开展《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活动后,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这时候写出来的东西就更有分量。同时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梳理了自己成长的轨迹,在成长的烦恼中逐渐成熟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良好的人格。

再如,定期举行读书会,让学生走上讲台交流近一段时间读书的体会,或讲一段名著,或唱一曲宋词,或演一出戏,或进行一场演讲,或赏析一篇佳作,形式可以多样,内容可以任选,能串联起课内与课外就行。读书会可由班长、学习委员和语文科代表一起商讨确定,选出主持人,定好对象和内容,并营造氛围,教师从旁点评。 如,我安排树、春光、夏雨、秋风、冬雪等五个角色,表演《我有一个朋友》课本剧,让学生感悟、评价一棵树的成长和奋斗精神,其中有许多由学生精心设计的台词、动作等,都非常有创意。我想,学生们的收获一定不少。、

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活动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活动课“体验式”的最大优势。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的拓展和延伸,它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链接的一条纽带,而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一出戏。

总而言之,学习语文需要拓展,需要积累,把文本与生活、课内与课外连贯起来,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论文作者:陈国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文本外的阅读与积累论文_陈国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