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脾肾阳虚病机本质干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_姚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脾肾阳虚病机本质干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纳入80例脾肾阳虚型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氯沙坦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温阳健脾中药复方日一剂口服,疗程1个月,以血肌酐、24小时蛋白定量,临床症状改善,中医症候积分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血肌酐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脾肾阳虚病机本质干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良好,运用温阳健脾中药复方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尿蛋白,疗效显著。

【关键词】脾肾阳虚;糖尿病肾病

【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261-0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而增高,相关研究表明其占糖尿病患者的30-40%,常见于病史超过4年的患者,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等,晚期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由于该病早期多无症状,不易察觉,此时如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可逆转肾脏的损害,延缓病情进展,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方面对其治疗没有确切的有效方法,相关统计表明,从临床上发现蛋白尿到肾功能衰竭平均生存年限为7年[2]。目前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取得有效的成果,今就本院的80例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脾肾阳虚型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 21例,女19例,年龄40 岁~75岁,平均( 53.3±6.3)岁。糖尿病病程8~20年,平均(6.83±3.44)年。糖尿病肾病病史3月~5月,平均(3.13±1.14)月。对照组中男 20例,女20例,年龄42 岁~78岁,平均( 56.4±5.2)岁。糖尿病病程7~21年,平均(7.24±2.65)年。糖尿病肾病病史2月~6月,平均(4.10±1.21)月。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指标在治疗起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全部病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3个月内连续两次尿蛋白排泄率20~200ug/min-1,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30-300mg。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脾肾阳虚证主症: 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次症: 面色萎黄、纳差食少、肢体麻木、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黯,边有瘀点或瘀斑或齿痕,苔白,脉沉细涩。

1.3 纳入标准:

符合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符合脾肾阳虚证。

1.4排除标准

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非糖尿病肾病,泌尿系感染,急性心脑血管意外,不合作者。

2 方法:

2.1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氯沙坦口服,80mg日一次口服,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饮食,合理运动;常规西药降糖,限制在1至2种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疗程为1个月。

2.2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口服。方药组成:黄芪40g,附子10g,肉桂10g, 白术15g,当归15g,山药15g,地龙15g等。疗程1个月。

2.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期间血压、血糖水平,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肌酐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症状评分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标准》,中医症状分级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后计分,观察前后计分变化情况。

2.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4],①显效: 临床症状消失,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1/2以上。②临床症状好转,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小于1/2,肾功能正常。③无效: 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恶化,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变化或升高。

2.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用秩和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3 结果

3.1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5;疗后两组间病例比较,▲P<0.05。

3.2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4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5]。目前认为其系多因素参与,在一定的背景及部分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病。相关研究表明其与遗传因素、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等导致肾内微循环障碍,肾小管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尿蛋白持续滤出而形成。蛋白尿不仅是肾脏损坏的结果,而且能加速肾衰的进展[6]。因此,减少蛋白尿的排泄有利于延缓慢性肾脏病肾功能下降,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形成。

糖尿病肾病在古籍无明确记载,根据及症状表现属中医消渴、水肿等范畴,《圣济总录》[7]中云:消渴日久,肾气受损,肾主水,肾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液聚体内而成水肿。此描述为消渴日久会发生水肿,并且尿液浑浊,此与糖尿病肾病相似。消渴早期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久阴虚及气及阳,致脾肾阳虚,肾气虚衰不能蒸化水液,水液潴留,发为水肿;肾失固摄,水谷精微随小便排出而出现蛋白尿,故临床以温阳健脾之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合本研究显示:温阳健脾之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观察组中血肌酐、24小时蛋白定量,临床症状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方中黄芪补脾益肺,益气温阳;附子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附子与参芪配伍可温中补虚,助参芪上至心肺,下达肝肾,中到脾胃,振奋阳气,鼓动气血,温化水湿。肉桂温阳利气化水,白术,山药健脾补肾。诸方共奏温阳健脾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8]:黄芪可以改善肾脏血流,保护肾脏血管,减少蛋白尿。附子、肉桂可以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延缓肾脏衰竭。白术利尿,降血糖,增强免疫作用。地龙主要成分为蚓激酶,具有抗凝和纤溶作用,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

因此针对本病采用温阳健脾法紧扣糖尿病肾病病机,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尿蛋白,降低肌酐,临床疗效显著。但是单纯中药治疗疗程较长,

应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重视次要症状、生存质量等方面,对改善蛋白尿,延缓肾衰有明显的治疗优势,为临床诊治糖尿病肾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江 红. 补肾益气合剂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临证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2):9-10.

[2]陈照基,陈世禧,甘子华.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证64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5):38-39.

[3]郑莜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M],2002:56-57.

[4]马 健,张丽丽,李永华.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25(1):16-18.

[5]申弘道. 加味真武汤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31例[J].河南中医,2011,31(9):970-971.

[6]郭亚平. 温阳健脾活血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194(29):965-955.

[7]张刘河,赵新广.温阳益气法治疗老年性糖尿病体会[J].河南中医,2005,25(3):34.

[8]司廷林,侯慧珍.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及内皮素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36-37.

课题来源:

省卫生厅课题:基于脾肾阳虚病机本质干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课题编号:2000DEB20043)

论文作者:姚祈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基于脾肾阳虚病机本质干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_姚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