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商业助学贷款比较研究_助学贷款论文

中美商业性助学贷款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商业性论文,助学贷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两类,在一些国家也有其他机构提供的贷款,例如我国高校针对学生的无息贷款。从世界范围看,国家助学贷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学生贷款的主体部分,对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都有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商业性助学贷款近几年来在一些国家开始发展起来,例如南非、美国。这些国家的商业性助学贷款对于帮助学生完成高等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缓解了国家财政压力,成为国家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补充,其中美国的例子最为典型。在我国,早在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就联合发出《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一文,提出“进一步开办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200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加快信贷产品创新,推动商业性助学贷款业务开展,满足高校学生的助学贷款需求。”这表明我国也要加大商业性助学贷款,完善我国高校学生的资助体系。而美国商业性学生贷款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开展商业性助学贷款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一、美国与我国商业性助学贷款的规模比较

商业性助学贷款近几年来在美国发展迅速,从2002年到2003年,一年就增加了45%[1]。到2005年,商业性助学贷款已经达到15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比10年之前增加了734%。2006年,美国高等教育的学费大约是2290亿美元,其中商业性助学贷款是230亿美元,占到了所有学费的11%[2]。在所有学生贷款中,商业性助学贷款比例已经从1996年度的6%增加到2004年度的18%[3],商业性助学贷款已经成为美国学生完成高等教育学业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

我国针对高校学生的贷款主要有三种: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对学生的无息借贷和商业性助学贷款。据统计,到2004年6月底国家助学贷款累计发放总额已达52亿元,贷款学生为83万人;高校对学生的无息借款金额约为6亿元,借款学生约23万人;商业性助学贷款总额达21亿元[4]。截至2004年,商业性助学贷款已经占到了我国学生贷款总额的26%。

单纯从比例来看,我国的商业性助学贷款在所有学生贷款中占有较高比例,但是数额不大,十几年的累积才21亿元;而美国2006年一年的商业性助学贷款就有230亿美元,两者差距巨大。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校对学生的无息借贷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7月发出的通知显示出我国要加大发展商业性助学贷款力度的政策导向,那么美国商业性助学贷款迅速发展的条件是什么?我国是否具备类似的社会条件呢?

二、美国商业性助学贷款迅速发展的原因及与我国的比较

商业性助学贷款在美国的迅速发展是与美国特定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联的。美国商业性助学贷款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

1.美国社会进一步转型,接受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上升,大大刺激了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随着美国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超过90%[5],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收益率进一步攀升。根据美国统计中心统计,“在男性中,1975年四年制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差距是19个百分点,到了1985年,这个差距到了47个百分点,到了1995年,达到56个百分点,而到了2005年,达到63个百分点的差距。在女性中,1975年四年制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的收入差距是37个百分点,1985年是47个百分点,1995年是71个百分点,到了2005年是70个百分点”[6]。在知识型社会中,高等教育能带来巨大收益使得人们将接受高等教育看成是一项收益明显的投资,这也就成为美国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大推动力,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不断增加。正因如此,很多美国人在不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经费的情况下,愿意选择利率相对较高的商业性助学贷款来完成高等教育。在我国,随着社会进一步向知识型转型,高等教育收益率也在提高。“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育的明瑟收益率为3%左右,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到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的明瑟收益率上升到13%左右,已达到了国际平均水平。说明在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革过程中,教育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投资收益的显著提高导致的直接影响就是居民对教育需求的提高,特别是高等教育,可观的收益水平有效地解释了我国的高等教育需求逐年上升的现象。而且逐步提高的收益水平将使我国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继续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之上。”[7] 按照周蕾和燕子宗的预测,我国高校人数将继续增加[8] (如下图)。

我国普通高校人数预测图

(单位:万人)

2.美国高校学费增长迅速,远远超过通货膨胀的比例。美国国家公共政策及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卡伦说:“学费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通货膨胀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医疗保健开支的增长速度。”[9] “美国大学学费的上涨速度十分惊人。如今,美国公立大学学生每年的学费和住宿费已涨到平均8000美元左右;而普通私立大学则高达2万美元;像哈佛和普林斯顿这样的常春藤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更是超过了3万。”[10] 从最近10年来看,美国大学生学费平均上涨了25%。近5年以来,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美国公立大学的学费上涨了将近40%。扣除国家的资助外,美国四年制大学的费用已经从1992-1993年的4778美元增加到2002-2003年的5448美元[1]。迅速增长的学费占美国家庭收入的平均份额越来越大,加上不同家庭之间收入的巨大差距,使得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难以承受如此迅速的学习费用增长。

我国高校的学费也持续上涨,占经常性成本、家庭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偏高。“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高校学杂费5年增长5.34倍。”[11] “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9422元和2936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纯收入。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11] “我国学生学费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国家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人们的收入增长速度。《报告》指出,大学学费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上涨了约25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12]

3.美国国家学生贷款与学费增长不同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国家提供的贷款一直是很多学生完成学业所需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10年来美国高校学费不断增长,超过了通货膨胀指数,但是学生能够从国家借到的贷款数量增长不大。美国大学学费的迅速增长,使得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仅仅依靠国家学生贷款很难完成其学业。因此,商业性助学贷款的社会需求不断扩大,为商业性助学贷款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市场环境。“一个本科生能够从美国国家设立的贷学金借得的总额是23,000美元,在一年级时能够借得2625美元,这个数额十几年来一直没有变化。”[3]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费用和能够从联邦国家获得的贷款数额之间存在越来越大的差额。为了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许多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美国学生不得不诉诸于商业性助学贷款来弥补费用的不足。

今年我国加大了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受助学生约2000万,其中包括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生,很好地解决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但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的增加,学生在校期间需要的费用逐渐上升,如书报资料费、辅导班费、医疗费、交通费、通讯费等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基本费用仍有短缺。国家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只能够解决困难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而实际上除了资助范围内的学生之外,还有很多国家资助体系外的学生,如来自一些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他们除支付高额的学费、其他学习费用和基本生活费用外,没有能力承担更多的其他费用,因而这部分学生也有着获得额外经济来源的需求,成为商业性助学贷款的对象。按照蔡艳梅的研究,“学生的资助来源是指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经费的获取方式和渠道,包括家庭资助、亲友资助、助学金、奖学金、困难补助、勤工俭学等”。而“从调查情况看,高校学生对利用贷款来支付自己接受高等教育成本的需求是非常明显的。在所有被调查学生中,有76%的学生表示如果可以通过贷款来支付高等教育成本,他们愿意采用这种方式。”

4.相关立法的修订为美国商业性助学贷款机构的发展扫清了回收障碍。经过5年游说,美国的商业性助学贷款利益集团在2005年成功推动国会通过了《阻止破产滥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将商业性助学贷款列为10项不能通过破产方式豁免的债务之一[13],从而使得贷款学生通过破产方式来避免还款的可能性不复存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贷款的安全性,提高了还款的安全系数。立法的修改为商业性助学贷款回收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则不存在允许学生破产免除债务的相关法律。

5.美国商业性助学贷款机构成功的运作模式。

第一,商业性助学贷款机构专业化运作。在美国,商业性助学贷款提供机构主要是一些银行或者银行的下属机构、专门成立的以发放学生贷款为主要业务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少数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营利性金融机构。商业性助学贷款机构的主要业务是提供高等教育私人贷款,除此以外,还为学生的信用提供担保,例如,为在美国学习的需要从原籍国获得贷款的学生提供担保,也提供有担保的联邦学生贷款。专业性的商业学生贷款机构在推行学生贷款时拥有专门的知识和管理经验,大大加强了风险管理的能力。在设计学生贷款项目时,商业性助学贷款机构非常谨慎,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借款者的条件标准、信用标准、贷款的数额限制、贷款的利率、贷款的费用、还款的条件、贷款的回收方式等因素。尤其要考虑到联邦和州的法规,像《贷款真相法》(Truth-in- Lending Act)、《公平信用报告法》(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平等信用机会法》(the Equal credit Opportunity Act)、《联邦贸易委员会电话销售规则》(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the FTC Telemarketing Sales Rule)等一些联邦法律和众多的州法律。

第二,美国商业性助学贷款提供机构对于学生贷款资产灵活处理。在美国,有些贷款机构在发行完商业性助学贷款后,会将商业性助学贷款的回收权长期持有,直到学生还款付息为止。但是很多商业性助学贷款提供机构会将私人学生贷款回收权出售或者进行证券化处理。所谓的出售是指将商业性助学贷款回收的权利出售给其他从事商业性助学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或者进行证券化处理的机构,从中获取利润。购买商业性助学贷款的机构一般将购买来的学生贷款回收权利回收从而获得利润。而专门进行证券化处理的机构一般将购买来的商业性助学贷款进行证券化处理。证券化处理的过程是专门的机构在购买了商业性助学贷款回收的权利后,以这些权利为担保在证券市场发行证券,通过发行证券获得利润。证券的购买者则根据证券的条款获得利润。通过商业性助学贷款的回收权交易和证券化,促进了商业性助学贷款提供机构的资金回收和风险转移的能力。

第三,在商业性助学贷款提供机构申请贷款程序便捷、服务周到。在美国申请国家贷款需要一系列程序,“首先由学生或者家庭提出申请,再由国家或者学校进行审核,最后由贷款项目提供方直接发放给学生、家庭或者学校”[14]。这些程序所需要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使得很多美国学生在申请联邦学生贷款时心存一种畏惧心理。而申请私人贷款的过程比较简单,时间也比较短。更重要的是,商业性助学贷款提供机构把申请贷款的学生看作顾客,按照对待顾客的方式为贷款的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这一切使得申请商业性助学贷款变得比较容易和人性化。很多商业性助学贷款提供机构开通了申请贷款的网站,使得申请和批准更为便捷。商业性助学贷款申请的便捷性,也是商业性助学贷款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商业性助学贷款提供机构采取了强有力的营销手段来推销它们的贷款,扩大它们的市场份额。一个想要贷款的学生,只要在任何一个网络搜索引擎里输入“学生贷款”四个字,都会出现几十个商业性助学贷款提供机构的网络链接。很多商业性助学贷款提供机构承诺在15分钟的时间里为学生提供5万美元甚至更多的贷款。商业性助学贷款提供机构的这种强有力的市场营销手段吸引了很多需要贷款的学生。与此相比,国家贷学金在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这种情况使得很多学生在申请私人贷款之前并没有获得通过国家贷学金所能获得的最大数额,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没有去申请过国家学生贷款,而直接申请了私人贷款。根据美国公共利益集团2003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使用商业性助学贷款的本科生中,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获得联邦学生贷款的最大数额,大约有1/4的学生根本没有去申请联邦斯塔福德学生贷款[15]。强有力的市场营销手段是商业性助学贷款迅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国,虽然有一些银行推出了商业性助学贷款,但是并没有成立专门针对学生的贷款机构,缺乏管理商业性助学贷款的能力。这是目前我国发展商业性助学贷款的一个很大不足。

三、积极学习美国经验,推动我国商业性助学贷款的开展

按照美国经验,商业性助学贷款的大规模开展需要几个基本条件:第一,有规模较大的需求群体,愿意借贷贷款利率相对较高的商业性助学贷款。第二,针对高校学生群体的学生贷款要能够保证一定的收益率。要满足这个条件,必须保证学生贷款所产生的利润和管理费用之间有足够的利润空间。第三,针对高校学生群体的贷款要能够保证回收率,因而要求借贷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偿债能力和足够的信用。第四,商业性助学贷款提供机构的专业化和成功的运作模式。具备这几个条件的就能够保证商业性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前三个条件是针对贷款对象,后一个条件是针对贷款机构。

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大规模开展商业性助学贷款的社会条件。而从贷款对象看,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群体中,已经有以下几个群体具备开展商业性助学贷款的条件:博士研究生群体、部分高校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群体和本科生群体。截止到2006年,全国在学博士生已达20.8万人,而目前我国很多博士研究生培养机构,特别是文科类培养机构的博士研究生在经济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对于商业性助学贷款有着比较大的需求。笔者在北京某高校进行过一些访谈,很多博士研究生表示如果有商业性助学贷款可以借贷,非常愿意借贷数额相对较大的贷款。这部分学生群体在毕业后大都可获得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信用度也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所借款项的偿还。针对这部分群体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可以开展数额相对较大无担保信用贷款。而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群体,虽然近几年随着扩招出现了找工作难的问题和工资偏低的现象,但由于这部分群体人数巨大,笔者认为就业率和毕业之后收入较高院校的硕士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也具备了开展商业性助学贷款的条件。对于这部分学生,则可以根据具体贷款个人的情况,开展有担保的信用贷款或者无信用贷款。2007年下学期一开始,各大银行对在北京的很多高校纷纷开展了针对大学生的信用卡业务,而且根据学历层次提供了数额度不同的信用卡,部分针对博士研究生的信用卡最高信用额度达到了10万元,而针对硕士研究生的信用卡的额度也有达到1万元,本科生的信用额度则相对较小。虽然这种信用卡属于短期贷款性质,但是各大银行积极推广信用卡的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在我国开展商业性助学贷款的可行性。

从贷款机构方面看,我国部分金融机构可以借鉴学习美国商业性助学贷款机构的运作模式,成立专门的商业性学生贷款机构,向具备商业性助学贷款条件的学生提供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信贷产品创新,推动商业性助学贷款业务开展,满足高校学生的助学贷款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特点和高校学生的需求特点,加大助学贷款产品创新力度,科学设计产品形式,推出更多符合学生需求特点的商业性贷款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利用网点优势,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完成学业和实现就业提供多种形式的贷款支持,不断扩大助学贷款的覆盖面。”笔者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开展商业性助学贷款的各个金融机构可以成立专门的商业性助学贷款机构,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积极设计相关的贷款项目,学习和借鉴美国商业性助学贷款的运作模式,针对已经具备商业性助学贷款条件的学生开展贷款业务,并且积极扩大商业性助学贷款的规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商业性助学贷款可以成为我国国家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补充。国家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主要面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商业性助学贷款的针对性则可多样化。开展商业性助学贷款既可以为高校学生完成学业开辟一条新的资金来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并为商业银行开辟一个新的投资方向,是一个可以带来双赢的资助途径。但另一方面,美国在开展商业性助学贷款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商业性助学贷款利率过高致使学生负担过重而引发社会问题等等,我国也应引以为鉴,在出台相关鼓励措施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管措施,促进商业性助学贷款在我国健康开展。

标签:;  ;  ;  ;  

中美商业助学贷款比较研究_助学贷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