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便携式接地线绕线架对工作效率的提高作用论文_黎海添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东莞 52300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用电需求量日益增加,对供电的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变电站作为提供电源的重要场所,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变电站倒闸操作,在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中是基础性的工作。只有变电站的倒闸操作安全可靠,工作效率提高,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实现稳定运行。因此,本文研制出便携式接地线绕线架,分析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便携式接地线绕线架;工作效率;提高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组成部分,扮演着变换电压、分配电能的角色,通过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有效联系起来。在日常工作中,变电站肩负着停送电倒闸操作、监控相关实时的运行数据、巡视及其设备事故处理等工作,其工作量大,要想确保其安全性,除应严格按照安规工作外,还应提高每项步骤的工作效率。而倒闸操作关乎用户的连续供电时间,然而在倒闸操作过程中最耗费时间的是装设和拆除接地线,那么缩短装设接地线的时间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倒闸速度的因素。

依照变电站中的实际操作,对变电站倒闸操作具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准备。值班员根据调度令开始准备有关的操作票以及安全工器具,如果调度命令跟操作票不一致,在反复的修改之后,存在延误开始操作的时间。

(2)操作顺序。操作顺序是否合理与提高变电站的工作速度密切相关。变电站操作票,是开展现场操作主要的依据,操作票中的内容可以反映具体的操作步骤,值班员进行倒闸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票顺序进行。

(3)人员素质。值班员对变电站设备的操作熟悉度,对现场设备位置以及相应的操作按钮的熟悉度,对提高变电站倒闸操作效率有一定的提作用。

(4)操作速度的重视。在变电站倒闸操作中,安全永远在第一位,而操作速度并没有要求提出,这出现了值班人员缓慢的操作习惯。在倒闸操作中没有存在紧迫感,操作人员只是认为慢一点可以更加安全,顺利地完成操作,就实现了完成任务,操作效率的理念被忽视。

(5)工器具便利。在变电站倒闸操作中,安全工器具尤其众多,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靴、验电笔、接地线、在操作过程中提取这些工器具到高压场地在总操作时间占到一定的比例,而这些工器具最沉重的工具归属接地线。

二、变电站倒闸操作及装设接地线流程

停电是电力系统时常发生的现象,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停电有时候变得无法避免。一旦需要停电,应立即安排消缺、试验、定检、维护等工作。一般情况下,变电站的停电操作流程及其所耗费的时间如下所述:(1)断开开关并检查位置,平均耗时15分钟;(2)拉开刀闸并检查位置,平均耗时20分钟;(3)检查并验电,平均耗时10分钟;(4)装设接地线,平均耗时30分钟;(5)最后悬挂标识牌,平均耗时5分钟。

其中耗时最长的装设接地线的流程为:(1)对接地线各个部分检查,检查软铜线是否断头是否正常、螺丝连接处是否松动等;(2)搬运及松开接地线;3.装设接地线,首先装设接地端,再装导线端。

因此,要想提高停电操作的效率,减少停电所带来的损失,则必须缩短装设接地线的操作时间,对于装设接地线每个操作流程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可得装设地线主要依靠个人的熟悉程度及工作经验,耗费的时间出入不大;检查地线各各部分需要时间不长,而搬运并松开接地线所耗费的时间最长,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缩短搬运并松开接地线的时间对提高整个操作的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意义,进而研制出便携式接地线绕线架。

三、装设接地线工作效率低的原因及其提高策略

通过对装设接地线工作效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头脑风暴法,分别从操作人员、材料、方法及其环境等方面进行总结,得到以下原因:(1)个人搬运难度较大。若按照普通人的举重能力是自身体重的75%左右的标准来计算,可得到一般工作人员的最大搬运能力约50kg。而110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的接地线重量约20kg至40kg,所要搬运的距离约150米至500米。若人员长时间远距离搬运较重的接地线,极易给工作人员带来伤害,延长了接地线装设的时间,降低了装设质量。(2)搬运方法不合理:值班人员常采用肩扛手拿搬运、双手分开托运、两人一起搬运。肩扛手拿搬运可一个搬运,但容易压伤肩部,铜线散开极易对背部造成风险,且搬运速度较慢;双手分开托运可一人搬运,但容易使腰部受伤,且无法一次性带上其他工具,需两次往返,效率较低;两人一起搬运可适当分担铜线的重量,并减少体力消耗,但无法一次性带上其他工具,需多次往返,增加接地线操作时间。(3)铜线捆绑方法不合理:传统方法需要两人一起捆绑,其中一人用手抓紧绝缘杆,另一人在绝缘杆上缠绕铜线;而松开时同样需要两个人,增加了捆绑及松开时间。(4)绝缘杆分段:不仅增加了搬运难度,而且还容易在途中散落,可能使脚部受伤,影响接地线操作时间。(5)现场地形复杂:搬运现场不仅有水泥地,而且还有水泥盖板、草地等,往往对接地线的搬运造成阻碍,影响搬运时间。

鉴于以上原因,特研制出便携式接地线绕线架。根据现场使用经验,将分别对携式接地线绕线架的各功能部门进行设计。

(1)绕线架结构图的设计

根据接地线的尺寸设计便携式接地线搬运架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结构图设计

接地线绕线架主要包括:整体架构、固定部分、轮子。

(2)整体架构的设计

为了满足接地线绕线架承载特性,克服搬运接地线过程遇到的障碍等情况,搬运架的整体架构以不锈钢焊接作而成。不锈钢材质坚硬、承重能力好,各连接处焊接紧密。同时,为解决铜线部分松开与捆绑麻烦这个问题,采取侧边开口的设计方式,达到实用性和坚固性等性能需求。

(3)固定部分的设计

接地线装载到绕线架后,利用魔术贴进行固定,魔术贴采取环绕主骨架后用钢钉固定,与主架构连接稳固。公母两面分别装于两侧,

(下转第43页)

以中间断口环绕的模式进行收紧粘贴,粘贴效果良好,如图2所示。

图2 固定部分设计

(4)滚轮部分的设计

滚轮焊接于搬运架的底部,转动部分灵活,摩擦阻力小,能够实现移动式转向,可轻松通过平地、水泥盖板及草地等各种地形,操作方便。

四、结束语

便携式接地线绕线架是变电站操作史上重大的技术创新,将其投入到实践中,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解决了需要双人多次往返搬运接地线的问题,一人即可轻松地拉着装上接地线后的绕线架通过平地、水泥盖板及草地等各种地形;可将多段的接电线捆绑起来一起搬运,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搬运量;装设接地线时间平均从30分钟下降至17分钟,大大缩短了装设地线时间;缩短接地线搬运及松开时间,节省成本,降低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俊毅.绕线式异步电机非驱动端轴承及滑环刷架系统的冷却装置[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0):112.

[2] 唐凯.变电站安全工器具运载车的研发[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2).6.

作者简介:

黎海添(1985-),男,广东东莞人,大学本科,电力工程师,变电运行技师,主要从事变电运行管理工作。

该论文来源于东莞供电局职创项目

论文作者:黎海添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分析便携式接地线绕线架对工作效率的提高作用论文_黎海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