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在高速铁路中的管理应用及探索论文_张政

智能建造在高速铁路中的管理应用及探索论文_张政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徐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3

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建造领域获得了普遍应用,尤其是在建造智能化高速铁路工程的过程中,智能建造技术的优势在管理与应用中尤为凸显。但是,在当前高速铁路智能化建造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各种不足,为了能够使智能建造技术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与管理应用中,获得全面的贯彻落实,有必要针对智能建造在高速铁路中的管理应用实施探索。

关键词:智能建造;高速铁路;管理应用;探索

引言: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智能建造是所有工程建造领域未来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是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向。结合当前高速铁路建设大体形势,对高速铁路建设领域在智能建造技术方面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探索,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为智能建造在高速铁路建设领域发展推广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1 当前国内高速铁路对智能技术应用的现状

1.1智能技术与各个领域之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结合

人工智能技术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该技术从刚开始出现到当前阶段在各个领域获得普遍应用,一共经历了三个结合的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为数字化制造阶段、数字化网络化制造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阶段,而第3个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阶段即为新一代智能制造阶段,这3个基本制造范式依次开展,并不断进行迭代升级。基于传统制造系统下的制造模式,主要是由人与物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在这种制造系统下人们在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的时候,是完全依赖于人来对相关的机械设备实施有效的操作与控制,并能够抽象的对“人-物理系统”实施描述。而第1代与第2代的智能制造系统相比于传统制造系统,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基于传统制造系统上增加了信息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脑实施劳动。能够将大部分人的感知分析决策等功能,通过信息系统来实施复制与迁移,进而实现依靠信息系统就能对物理系统进行控制,能够取代大部分的人体劳动,而相比于人工劳动其工作效率与质量更高,这种转变可以通过“人-信息-物理系统”来实施描述。而第三阶段的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体现出来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基于第一第二代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认知与学习的新功能,促使信息系统在拥有强大的感知能力、计算分析能力以及控制能力的同时,还具有学习与产生知识的能力。

1.2新一代智能技术未得到充分的应用

依据我国当前阶段高速铁路工程领域对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尽管在高速铁路领域的各个阶段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对铁路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和维护等阶段。但是,当前阶段高速铁路的各个领域并没有像第一代智能技术中的先进前沿的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大部分依然处于第一代、第二代智能制造阶段,测试当前阶段的高速铁路领域对智能技术使用的标准存在滞后性、设计方面存在粗放性。此外,在高速铁路工程全寿命周期中的数据关联度缺乏集成性,促使部分高速铁路建成投入运营之后出现不能忽视的病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智能建造在高速铁路中的管理应用及探索

2.1加强高速铁路基础管理工作的强化力度

高速铁路建设工程在实施智能建造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当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管理中基础性工作,来实施相应的强化进而突出基础管理工作,坚持以基础作为取胜的基石,并在高速铁路工程项目实施建设的全过程中,紧紧抓住各个重点环节:⑴加强升级标准的提高,促使高速铁路的优势以及特色技术等相关标准提升成为国际标准;加深对我国高速铁路的特点和自主性知识产权的研究力度,使其成为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标准体系,促使先进的国际标准转化速度能够获得加快,促使在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之中能够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工作,引导相关施工单位能够主动的对先进性标准进行制定与实施。⑵加强管理标准的创新性,在实施创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运用的方式,来对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与技术管理办法以及工人进行完善,贯彻对责任岗位的分解进行落实,同时全面的对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创建。⑶加强高速铁路工程施工作业标准的提升力度,在实施作业标准提升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工艺、工序管理、关键技术等方面的优化,来对作业标准实施优化与创新,对高速铁路工程施工的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方面进行固化。

2.2加强高速铁路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性

在实施高速铁路质量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系统工程的方法与模型进行充分利用的模式,来对高速铁路各个阶段周期的管理实施诗诗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进而对施工的具体行为与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规范,需要全面的对高速铁路建设与维护的一体化进行构建,并能够建立起切实统一开放性的共享系统,实现高速铁路所有的基础设施在建设全寿命周期之内产生的数据实施采集、整合、分析等工作,同时对相关设备的实际状态能够实施综合性定量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实施相应的维修决策。

2.3加强智能建造技术的储备力度

要想保证智能建造在高速铁路管理中获得充分的应用,就需要全面加强对智能建造技术的储备力度,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对先进的理念与知识进行消化与吸收,比如专题研讨方式,联合攻关方式等等,促使建设出来的技术团队能够具有专业性、创新性的世界水平;加强对高速铁路工程项目具体特点的重视程度,坚持对相关工作要求实施全面规划、动员以及展开,对高速铁路相关建设项目各个时段工序的目标进行明确,同时加强对各项工作安排的细化与创新程度,依据科研规划的基础上来对技术创新实施指导;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建设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并坚持对成果的总结、应用推广二者实现并重,切实实现对智能建造技术的开发与引进消化的并举,在建造技术实施创新的时,可以通过对各种新技术、材料、工艺以及设备进行推广的基础上,来实现对创新成果的有效性转化,使其投入到实际生产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造技术在各项工程建造领域之中,都能够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与升级发展的中,是实现高速铁路智能化建造的必经之路,更加是我国建设智慧型高速铁路、实现交通强国的重要技术支持。在实施智能化高速铁路建造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针对智能建造技术的具体实施路径进行全面性规划,贯彻落实交通强国的战略方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赵有明.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建造在铁路行业的应用与发展[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9(06):1-6.

[2]王峰.我国高速铁路智能建造技术发展实践与展望[J].中国铁路,2019(04):1-8.

[3]李迎九.智能建造技术在铁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铁路,2018(05):1-7.

[4]郝建青,张仲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铁路编组站信息管理的总体方案设计[J].系统工程,1999(01):35-40.

论文作者:张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智能建造在高速铁路中的管理应用及探索论文_张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