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园林空间理念在工业办公建筑中设计实践——以丰田厂区新办公楼为例论文_区俊杰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053

摘要:岭南园林空间设计在广东本土不同类型建的筑创作中被广为应用,它既是一种建构语汇,更是手法背后人与自然和解共融观念的表达。工业科研办公建筑是工业化大生产时代提出的命题,集约化大生产与园冶思维存在着冲突与对碰。因此,如何平衡造房与造园,手法背后的合理性与岭南理念本是创作的难点。本文以丰田厂区新办公楼创作作为案例,从空间共性心理诉求的角度作为共通点切入,将创作中具体运用到建构语汇手法用更深的层次进行剖析理解,对设计这一类型建筑物进行实践探讨总结。

关键词:共性;空间介入;界面层次;空间节奏

引言

岭南园林从来都是一个开放而鲜活的命题,它既无定法,是一种与自然和解共融的共生思维的设计表达,是建筑内外空间界限消解。过往工业建筑从定义与观念上都是与民用是分道扬镳的,是功能至上而具有外部隔离性的,当时代与工业发展演变提出了将两者结合的命题时,创作会变得既困难又有趣。丰田厂区新办公楼的设计并不像阿尔瓦罗?西扎在江苏淮安实联化工厂的水中博物馆式办公楼的宽裕和空灵,相反地,它条件受限,紧凑高密度,入世而接地气:处于已投产的主厂区一隅,用地仅6500㎡,限高3层,需要包含设计办公,商事会见,人事档案,厨房餐厅等功能。在紧张的尺度与限制下,同时面对业主提出的形象期盼与空间品质诉求,落地方案需要在高技的基调下在方寸之间倒腾,反而恰是岭南园林的施展与实践的机会。

1 冲突与统一

作为大型制造工业背景下的科研办公楼,承载的均是现代产业化集约化的功能,强调的是功能与效率,与传统岭南园林建构本身就面临着以下冲突:

1.1内外空间的侧重界限不同

传统的制造业的工厂定性,建筑是对内部空间的单纯围合界定,非外即内层次单一,而园林设计的重点放在室外空间,讲求内外空间界限的消解,内部空间的灰空间外部化以及外部空间对内部空间的渗透。

1.2 大尺度空间与小尺度园林片段突破

研发办公楼本身是大型建筑单体,办公及餐厨等固有场所是开放式大空间,开间尺寸较大而空间连贯直白,而传统岭南园林均以小尺度的景致与片段式的构图居多,空间细碎婉转。

1.3建筑材料的革新突破传统

作为车企的办公楼,从厂区整体协调的考量,建筑风格必然带有较强的科技未来感,铝板幕墙及玻璃幕墙将作为立面的主调。建筑材料突破传统后,旧有的各种小品堆砌显然已不合时宜,新岭南总体观感的营造是一个不破不立的过程。

矛盾的双方总有统一的一面,新办公大楼的岭南园空间与其他建筑又是共通的:抛却具体的形式与外在,这种质朴对于岭南园林的理解归根到底指向使用者内心的需求与宏观感知。具体的建构,空间的细部,场景的片段可以是千差万别各自精彩的,但其中所包含与折射的内核理念与心理诉求却带有共通性。

2 空间介入与层次的营造

在建造与建构之中融入岭南园林,首先需要介入园林空间与增加建筑层次,这是告别过往厂房式办公形式的分界。

2.1 穿插庭院,无以为用

作为厂区办公,功能及功能的合理性依然放在了首位。由于建筑功能由办公餐厨两部分构成,因此总体采用了南北分块舒缓平摊的布局,为大部分房间及大空间获得了良好的南北对流日照通风条件。内部庭院的加入是破局的关键,单一致密厂房形式被消解,伴随而来的是空间的裕度与布置园林空间的可能性。“丰田”字形的既是寓意解释也是功能逻辑的合理性所在(见图1),前后左右十字贯穿空间恰充当不同功能各自的门厅,每个门厅都正对着内庭院并且连通内外,使方寸天地的内庭院小中见大,可观可达可感。

图2 内化室外空间的岭南建筑建构

在这一理念下,办公空间的设计除了采取大面积带型落地窗减弱室内外空间界限外,采取了多种岭南建构具体形式与手法将外部空间内部化:主入口采取了大雨篷出挑而房间内退柱廊的形式(见图3),从主入口外部往里看,造型光影凌厉明晰,柱廊后的门厅清幽深远,通向内部庭院;而置身檐廊下,板式水平展开的空间自然地对人的视线进行控制与引导,将室外草坪静谧开扬的感受通过灰空间层次引向室内。南北对流的冷巷风穿堂而过,带来自然舒适的热功感受。

图3 主入口的灰空间层次

内部核心庭院的设置结合廊道和凹阳台的灰空间,布置上着重素雅现代感的表达,朴素雅正的庭院隔开了南北两翼,减少饭堂声噪对办公的影响。布局上,庭院作为房间形式存在于平面,是如同会议室被走廊环绕没有顶盖的房间;从建构及管理上,房间般内化的外部庭院空间是员工共享的休憩的静谧场所。室外广场,门厅,内院,三者”非内非外”的观感,消退了工业化生硬感,增加了步移景异的游走趣味。

3 大开大合的内外层次划分

建筑与园林的空间始终离不开关于界面的讨论,在传统的园建做法中,镂空砖,通花墙,照壁,封火山墙等都是常见的边界围合限定形式。功能上非必要的空间层次划分及”冗余”的的立面设计,恰是从传统贯穿至今仍可运用的空间边界共性通感,岭南园林味道所在。

3.1 “多余”的立面层次

办公楼东西两侧的立面从单纯的功能要求上只需要满足开窗采光和遮阳的基本需求,如果按照过往车企办公的做法将是带形长窗,而新办公楼通过“冗余”的建构设计,通过山墙和照壁等园建原型的引入,创造出整体具有块面干练感,空间光影具有园建暗示与通感。西立面通过侧墙跟随阳台共同出挑,整体立面增加了进退的层次以后变得立体而丰富。光影分明的侧墙产生极强的围合意象,高大的“院墙”时刻暗示使用者身处院落其中,加上墙面本身景致的屏蔽性,营造出纯净而大气的框景平台院落。(见下图6)

图5 建筑东立面

而后,入口及二层办公两个玻璃盒子跳出于墙面之上,横贯东西的空中通廊直接从二层洞穿而入,三个窗口般活跃元素的出现打破了立面的沉闷感,对内外空间进行了蒙太奇式的切换。最后西立面的入口小院和对应餐厅的带形横窗将室内的空间活动往外进行渗透。通过对平实的墙面进行突破重构完成建筑空间层次的划分,与岭南传统园林的藏而不露,欲扬先抑,小中见大,别有洞天的理念与体验是相似和延续的。

4 空间节奏共通

前述的空间与层次均是具象的形态及园林空间的设计,园林概念与理念本身强调的是身在其中的人的节奏与感知,是对空间起承转合和时光流转的体验。节奏本身难以言表且抽象,但空间开合收放,梁柱的光影,楼板天花的高低这些身在其中而不明显的因素却构成了节奏本身。东西两个不同功能的入口,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空间节奏下园林手法的贯彻(见下图6)

图6 东西立面入口处理比对

西侧门厅作为商事入口,整个门厅前后通透两侧封闭,园林作为静态画面对景存在于构图,两侧通过相对封闭的墙体划分出不同的商事办公区域。一点透视布局带有强烈的纵深聚焦感,整体空间节奏紧凑严肃,冷静素雅。东侧门厅为员工入口,节奏舒缓而张扬,围合内庭院的内外只通过一拉通的横梁来划分,入口外部的草坪犹如传统的水系延续渗透到内院,首层门厅空间及走廊空间均围绕内庭院园林而展开,门厅采用大面积隐框幕墙将内外空间的界线最大程度地消隐。这里的园林与使用者的关系是动态的,院落整体就是门厅的延续,员工可以轻松地进入院落进行等候,使用者在这里与园林是互动且参与的,感知的是轻快缓慢的节奏。两个空间园林的占比均不多,但空间的情感和氛围则是通过对于园林不同方式不同参与介入程度的借景利用而充分表达出来。

5 结语

纵览丰田厂区新办公楼,外显形态及具象上并无过多牵强附会的园林,总体依然是现代车企科研办公的洗练简洁形象。但其内在,从园林空间的介入,空间层次的营造与空间节奏的感受共通三个层面,都融入了岭南园林内省谦和,开合有度的空间设计意趣。在具体的建构尺度与手法上,又透出传统岭南园建的平素俭朴,轻盈通透的特点。在变照搬园林固有具体形式为抽象的空间观感意向转译的前提下,传统的岭南园建与现代工业建构虽有冲突亦能共融。

参考文献:

[1] 徐桢平. “三境”于当代岭南博览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2]庄少庞. 科技与休闲的交融——浅析现代科技馆外环境设计 [J]新建筑 2002(10)

[3]吴桂宁,刘亚娇. 运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研究方法解读大明湖风景名胜区 [J]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年会论文集 2016(9)

[4]莫伯治.广州的建筑与庭院[J]莫伯治集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建筑学报 1977(3)

作者简介:区俊杰(1986—),男,广东广州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方案设计、建筑工程深化设计、城市设计等方面工作。

论文作者:区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  ;  ;  ;  ;  ;  ;  ;  

岭南园林空间理念在工业办公建筑中设计实践——以丰田厂区新办公楼为例论文_区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