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岗位人员的管理方式探析论文_张树峰

建筑施工现场岗位人员的管理方式探析论文_张树峰

张树峰

黑龙江省宁安农场建设科 黑龙江宁安 157400

【摘 要】在当前的施工建设中,岗位人员的管理不到位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施工建设,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阶段,面临重要的转折阶段,而建筑工程恰恰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使我国的施工建设更上一层楼,就要加强施工中的施工现场的管理,而人是施工现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对岗位人员的现场管理,才能有效的促进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此为重点,进一步阐述了当前施工现场岗位人员管理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在今后的施工中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关键词】施工现场;岗位人员;管理;对策

在建筑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内容,如质量、进度、目标等,要想保证上述管理目标的实现,就要加强对现场岗位人员的管理,岗位人员不仅包含了施工人员,一切与建筑工程密切相关的人员都包含在其中,例如建筑的设计者,包工头,质量员等,只有他们充分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因为在当前的施工建设中,岗位人员是施工中的重点环节,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地位。

一、当前岗位人员管理现状

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缺乏

部分高资质建筑施工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水平,但缺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容易发生违规分包,导致现场岗位人员管理比较混乱;中小建筑施工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人员素质相对不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忙于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到处揽活,对现场管理人员的培养是无暇顾及。

2.建造师制度有待完善

施工项目是一个临时机构,人员东拼西凑,素质参差不齐,建造师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中心地位很难真正体现。部分高学历的年轻人虽然通过考试成为建造师,由于实践经验不足等原因而不能胜任项目管理。有些小建筑企业自身建造师资源有限,不利于企业承揽项目。

3.岗位人员变更行为得以规范

由于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和不固定性,岗位人员变更现象还很普遍。虽然中标的项目经理原则上不允许更换,可由于施工拖延、停工,管理手段乏力及其他原因导致项目经理等主要管理人员未经法定程序经常擅自变动,这些都直接危及建设工程质量、进度及安全问题。

4.农民工现场管理亟待解决

据统计,全国各地外来建筑务工人员高达80%,农民工安全、法制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不够,大多数施工单位急待解决施工现场民工管理题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监理人员整体素质还需提高。

由于我国的建设监理制起步较晚,监理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贫乏和素质较低。有些监理公司从社会上招聘一些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从事一线施工监理任务,这些人缺乏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和相关的法律、经济知识。

二、完善施工现场岗位人员管理的对策

1.优化现场岗位人员配置

面临岗位人员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现场岗位人员的合理配置,因为只有做到这点,才能有效的促进施工现场有条不紊的开展工程的施工建设。应该按照施工现场各个施工环节对人员的不同要求进行施工建设,这样才能有效的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令各岗位的人员明确其具体的工作任务,并且落实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这样一旦发生问题时,我们就能够找出相应的负责人,同时也能为其他的责任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在进行岗位人员的配置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岗位人员各项能力的考察,例如遇到突发事件的临场应变能力,在施工的过程中是否具有对重点问题的决策能力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称得上是一名专业的岗位人员。但是还要注意的时,岗位人员的工作一旦落实后,就不能随意进行更改,因为会产生其他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我们应该加强岗位人员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健全教育培训机制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对于工厂的发展建设具有直接影响,要想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就应该严格要求岗位人员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要想做到这点,就要定期对岗位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将最新的施工技术传授给他们,使其逐渐提升技能,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这一前提是,岗位人员必须要具有相关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是保证工程安全的首要标准,在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前,还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尤其是安全方面的培训,使岗位人员将安全意识熟记于心,这样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定期对岗位人员进行检查,看其技术水平是否退步,对不合格的岗位人员要重新进行岗位的培训,直到通过测试为止。其中,考核的内容一定要贴近建筑施工的实际场景,应该将重点放在实践性的操作方面,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才能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

3.培育劳务施工队伍

专业的劳务施工队伍更加具有专业性,对于工程的施工来说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将包工头逐步转化为企业中的股东,如果建筑工程的质量良好,自然就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包工头也是有利可图的,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包工头为了获得自身利益而忽视工程质量的问题,我们将工程的质量与工程相关人员的利益挂钩,形成了一条利益输出链,从而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施工人员作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这一策略不仅能够达到双赢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能力较小的工程企业,都有机会参与到工程的竞标中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4.加强建筑市场监管

在承接业务第一步就要把好施工管理人员关,建议必要时可以当面查问施工管理知识,对所获取荣誉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真实性和实际价值。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做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绝不能姑息迁就,要让其付出信用的代价,必要时对其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5.完善人员激励机制

建筑业要做大做强,实现跳跃式发展必须依赖人才集聚能力。因此,企业要按照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留住人才的政策。政府部门也要建立人员激励机制,规定在工程投标时给予加分,相应增加承接项目数,对该项目经理所在企业进行重点扶持等等。

三、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是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加强工程现场岗位人员的管理,不但可以为工程建设强化质量、节省成本和加快进度,而且也为美化城市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锡海.浅谈施工现场的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4)

[2] 顾晓蕾.关于整合型贯标管理体系在施工现场运用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4)

[3] 刘文芳.浅谈怎样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6)

论文作者:张树峰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8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现场岗位人员的管理方式探析论文_张树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