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刘红佩

【摘要】本文先从超高层建筑定义入手,接着阐述其钢结构施工优点,最后总结关键技术,所得结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关键技术;钢结构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前,建筑工程与用地面积矛盾愈发,进而推动了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钢结构施工技术,分析如下。

1 超高层建筑定义

1.1 设计理论

第一,基础策略科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基础策略属于前提,也是核心基础,实际设计过程中,单位要结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遵循设计原则,按照施工规定,科学开展设计。与此同时,建筑单位还要依照结构基础方针,完善施工现场地质调查报告,全面展现建筑地基潜力。若现场地基变形概率较大,设计师要做好形变策略,完善施工规划。设计单位要全面解析建筑物,比如:建筑承载、建筑结构、建筑形态,对比不同施工方案,找出最佳方案并督促其实施,实现设计质量的提升,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凸显建筑社会效益[1]。

第二,改善结构步骤。保障基础方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结合理论知识,改善建筑结构。单位在设计阶段,要重点关注建筑构造的伸展性、组件延伸性,比如:建筑钢筋锚固长度。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还重点关注薄弱环节,明确内外因素产生的影响。设计阶段,要依照经验及理论,科学设计保障建筑安全性,提升建筑稳定性。

第三,合理策划简图。该步骤设计,简图属于重点关注问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解析、核算基本数据,分析简图是否合理。只有解析简图数据,才可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安全性。就建筑构造节点问题,并非传统的铰节点、钢节点,企业在简图设计过程中,要进一步对节点进行探究,全面提升简图核算的精准性,将简图策划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2概述

当前背景有效促进了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改变了原本的设计结构。一般情况下,这类建筑包含方案、结构、构件、图纸四步设计。其中强度、延性、刚度设计、计算、验算属于基本目标。通过落实上述设计,完成其目标任务,能够保障建筑达到属性要求,提升建筑稳定性、安全性。在实际设计阶段,要将结构受力、建筑荷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提升建筑稳定性,要合理筛选方案,保障基础结构设计科学,确保建筑上下部形成均衡。

1.3原则

①预先设置多道预防,设计过程中,就抗震设计遵循多道预防原则,可关联不同构件,形成有效的结构体系,即便是在构件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其他构件也可将自身作用发挥出来,提升建筑结构安全性;②打通各个环节,在结构体系中受力传递属于关键环节,一旦受力传递受到阻碍,会影响构件,破坏状态,打通各个环节,可促进外力传递,并将多余的外力消除,保障建筑稳定;③平衡设计,建筑结构中每个构件都有自己的作用,在实际过程中无法做到面面兼顾,设计阶段,要注重构件平衡,考虑建筑结构性能,注重细节把控。结构设计还要满足实际性能需求,降低施工复杂度,强化成本控制,以此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2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优点

2.1 自重轻

与其他的建筑材料相比,钢结构本身的自重较轻,且使用空间较大,可更加符合空间要求,并满足建筑质量需求。

2.2 强度高

钢结构是超高层建筑内的核心组成部分,本身具备较强的应用优势。且材料强度高,施工构建的荷载能力、跨度能力也较高,经济价值较大。且这类材料的延展性较强,吸收力较高,抗震能力较强。与其他材料相比,施工一般应用的是成型材料,可节省材料等待时间,简化施工操作。缩短施工周期,提升施工效率[2]。

2.3 环保性

钢结构的环保效果与节能效果比较明显,不会影响环境,且所有的材料可循环使用,满足当前节能减排需求。并减少建筑的资源占有率,优化资源配置,更好的满足现代化的建筑要求。

3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结合实际,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阶段,其关键技术主要如下。

3.1 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的开展,能够保障施工的优质性,合理安排施工,科学规划建设,就施工内存在的问题或突发问题,科学应对。首先,科学审查设计图纸,主要是因为图纸是后期施工依据,设计图纸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直接决定着后期设计质量。施工单位要引起重视,积极检查设计图纸的施工安全与施工标准是否达标,严格检查现场施工技术,科学理解施工图纸,保障施工方合理应用图纸[2]。其次,要合理筛选施工过程内的问题,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阶段,本身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的科学筛选十分重要,施工方要将各类影响因素筛选出来,并制定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以此实现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的提升。同时,严格检查工程施工,科学审阅工程施工流程,如下图1所示。审查重点集中在施工图纸与施工组织两项上,保障工期安排的合理性。最后,就塔吊布置,要遵循科学原则与合理原则。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施工方的条件等,明确限制因素,保障塔吊设计的合理性,以此全面提升塔吊安装质量。

图1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流程

3.2 测量工作

测量施工技术的精准,直接决定着施工质量。只有保障测量数据的精准性,才可提升施工质量。具体测量施工阶段,要结合现代化测量设备、先进测量仪器,使用先进测量技术,科学的测量方法,降低误差,保障数据测试的精准性。与此同时,还要严格要求测量人员,保障其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满足工作要求,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开展工作,依照规定测量,严格规范操作,以此保障测量施工的精准性,提升钢结构的有效性。

3.3 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的控制直接决定着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可保障施工安全与施工有效,科学合理防范风险。实际施工中要注重不利因素的控制,切实减少影响,科学调整施工构件的长度,合理调整施工构件的尺寸,以此保障施工效率,全面提升施工质量。

3.4 焊接技术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焊接施工属于关键技术,焊接点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施工质量。在焊接施工中,想要保障顺序的科学性,要结合实际情况,结合建筑结构,选取不同的焊接工艺,遵循焊接顺序,以此保障每个焊接点的质量,进而提升整体施工质量[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层建筑本身发展压力较大,想要保障施工效率,提升施工质量,要始终坚持施工原则,合理应用施工技术,规避风险,以此保障施工安全与有效,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代跃强,管基海,胡世飞,裴兆东,马伟伟.某超高层建筑黏滞阻尼墙与外框钢结构同步安装关键技术[J].施工技术,2019,48(20):26-29.

[2]孙朋,陈振明,戎泽振,喻祥发,陈斌.复杂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建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9,48(20):30-34.

[3]王文芹.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19,9(10):154-155.

论文作者:刘红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  ;  ;  ;  ;  ;  ;  ;  

试论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刘红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