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联系与互动的制度结构安排_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联系与互动的制度结构安排_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关系及交互作用的制度结构安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作用论文,结构论文,关系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3)05-0024-0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信息化新经济时代。为了抓住信息化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中国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地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更是明确地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此,深刻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内在的融合和互动关系,加快形成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的发展机制,构建起一个有益于两者互动发展的制度结构,则是摆在当前中国经济理论界和政府实际部门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关系

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现在,工业化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而发端于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化只有50来年的历史,所以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来看,工业化先于信息化,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形态,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有着先后承接的有机联系。然而,信息化和工业化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其产生背景、前提条件、方法手段以及表现方式都是迥然不同的,客观上两者存在着明显区别,一定条件下甚至会产生排斥性。

1.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概念界定

信息化是指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服务要素投入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对整个社会全面渗透的过程,也是指信息技术(IT)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主导产业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本身的快速发展,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二是在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应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来提高效率和效益,以加速发展步伐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第二个方面应该是信息化更为本质的方面,所谓“化”也就是这个含义。所以,信息化不仅是信息产业的成长和发展,更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不断地扩大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的应用,以促进社会对信息的产生、交流、释放和传递的有序化、高效化,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综合能力。

工业化则是指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本替代土地而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并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作用,劳动力等社会资源则源源不断地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最终形成工业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结构,由此社会形态便从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转为以工业为主的现代工业社会,城市经济随之而兴起。工业化发展一般经历3个过程:以轻纺棉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导的初始工业化阶段,以重化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以高技术加工型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化后期。主导产业的不断更替演进促进了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从而为下一阶段社会经济结构的跃升准备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条件。

2.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主要区别

从概念界定来看,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其区别主要可表现为:

(1)生产手段和对象是不同的。工业化主要解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和机械问题,解决人的体力劳动问题,俗称“手的延长”,工作对象主要是物质和能源,实现物质和能源的转换,扩大物质生产的数量和提高物质生产的质量。信息化主要解决信息的编码、传输和处理等问题,在许多方面能代替人脑的记忆、计算、推理、思维等功能,俗称“脑的延伸”。信息化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信息和知识,通过解决信息的编码、传输和处理等问题,既能在更高的层次扩大物质生产的数量和提高物质生产的质量,同时也能实现信息的综合和提高。

(2)发展动力和模式是有区别的。工业化发展以资本为第一推动力,资本是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显现出“资本导向”的特征。信息化发展以技术为主要动因,以技术的不断突破带动产业的进步,显现出“技术导向”的特征。工业化主要是需求导向型发展模式,信息化在坚持“需求导向”的同时,由于信息的综合和智能化,以技术革命创造出新的需求,出现了“供应导向”。“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在工业化时代遭到否定,而在信息化时代又成立了。“需求导向”和“供应导向”并举,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

(3)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差异。工业化靠竞争来实现,而信息化除了竞争外,合作上升为一个同样重要的主题。工业化时代,物质生产过程是流水线型的,而信息的传递过程是垂直的,与此相适应的管理过程是垂直的,即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这种信息传递模式主要受到传递手段的限制。而信息技术则为信息的多点同步传输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由于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传输可以形成网络方式,所以建立在信息传输之上的管理模式也就相应地由垂直方式转向中间过程更少、成本更低的网络管理方式。信息化条件下,由于电子商务、网络的出现,经济活动突破了工业化时代的时间、空间限制。

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的这些差异性,客观上反映了不同经济发展背景下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这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在同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并存,必然会产生某种排斥性,表现为对资金、人员、能源、装备等社会资源的争夺和竞争,在技术系统及其运用中存在各自的“锁定”,在产业组织、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发生冲突。对于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来说,这两种生产方式的转换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自然演进过程,通过产业结构的国际转移完全可以缓解两者之间矛盾。然而对于“工业化、信息化”齐头并进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妥善地处理好两者共同发展的关系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

3.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联系

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结构的演进路径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是一个先后承接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

(1)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和主要载体。目前发达国家的工业在GDP中的比重尽管已低于服务业,但工业仍是经济的基础,即使是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美国,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的基础条件有:一是物质基础的准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装备、重大应用工程、生产集成电路、通信设备和电子产品等,这一切都必须以工业化的发展为支撑;二是建设资金的积聚。传统产业能给新兴的信息产业以资金支持,特别是通过工业化发展所形成的资本市场及其金融创新,替信息化所需资金开拓了多种投融资渠道;三是专业人才的输送。信息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必须要通过教育系统培养和在实践中造就,这实际上也要依靠原有工业部门和其他产业部门的输送;四是市场容量的扩大。信息产业在为信息技术和资源、信息产品和服务提供一个产业内部市场,形成信息经济内循环的同时,它还必须向工业化所形成的强大传统产业寻找产业外部市场,以扩大自己的应用领域、营销范围和市场容量。

(2)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是工业化的主导方向和重要手段。工业化培育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则必然要反哺工业化。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具有应用性广、渗透性强、影响力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信息化的发展并不简单地排斥传统产业部门,相反往往会对传统产业部门进行深度改造,并以此为依托而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表现为信息化的发展改善并提高了传统产业的技术状态和管理水平,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工业化把制造业变成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信息化则进一步使制造业现代化、智能化。传统产业在研究开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的各个环节采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以改造技术、重组流程、整合资源,使这些传统产业焕发青春。同时,信息化的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为加快工业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信息化条件下,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递、分析、使用以及交互式、网络化的信息交换实现了便捷、大容量、高速度和低成本,从而大大降低了传统产业部门的生产交易成本,推动了工业化发展的进程。

(3)工业化与信息化在协同互动中不断走向融合发展。随着信息化向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日益明显。从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信息化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以及由收入水平所决定的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又主要取决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及其效率提高的程度,这就意味着工业化水平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持,没有工业化创造出大量的市场需求,信息化发展也就成为无本之木,而且新兴的信息产业在集聚了大量资本、知识等资源后,必须依托工业化经济下的实体产品、物理网络以寻求自身的进一步扩散和发展。与此相应,工业化的经济实体,也必须在吸收信息化发展的先进的交易、生产、分配方式的基础上才能继续生存、发展,离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也难以实现工业化发展模式的飞跃,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信息化对工业化起着补充、替代和协同的作用。可见,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为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需求市场,而信息化的推进又为工业化深化发展创造新的供给基础和新的需求空间。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关系实际上就是两者交互作用的逻辑前提,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然而,由于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水平的不同,两者交互作用的内容和形式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工业化发达国家,信息化已成为一种主导生产方式,两者的交互作用更多地体现为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替代和改造,工业化为适应信息化发展而自动地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而在后起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必须完成的过程,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交互作用更大程度上表现为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工具和手段,工业化是信息化的载体,两者在协同中相互促进,在互动中寻求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在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和作用力。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的发展机制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内容,实际上也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的具体写照。在信息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纵深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这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交互作用是一个渐次递进、涵盖面广泛的发展过程。要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发展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不仅需要有强有力的政府推动力,更要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逐步构建起市场化的作用机制。

1.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战略的意义

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战略是在新的发展条件和时代背景下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出现了巨大变化。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使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开始进入信息化和智能自动化时代。同时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范围经济贸易发展和资金技术流动加快,各国经济和市场进一步相互开放、相互依存。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为中国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国可以不必再遵循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再信息化”的路径,而选择工业化信息化并举的发展战略,可以享受工业化和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推动。

跨越式发展是后发展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目标的战略选择,德国、日本、亚洲“四小龙”都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典型例子。跨越式发展有两种方式:一是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代价实现与先进国家原来走过的发展历程相同的目标,如多数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差不多用了200年的时间,还付出了环境污染的高昂代价,而一些后发展国家实现工业化只需要几十年时间,且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所带来的不必要的代价;二是在发展过程中跳过先进国家曾经出现过而发展中国家不必再重复的一些阶段,如在信息化建设中跳过主机阶段直接进到个人电脑阶段,跳过铜缆通信阶段直接进到光缆通信阶段,跳过封闭式专用网阶段直接进到开放式互联网阶段等等。

中国要在2050年前后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必须进行这种跨越式发展。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互动发展战略,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工业化的整体水平,缩短、减少工业化和信息化两者所需的时间、成本,实现上述两种方式的跨越式发展。而且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可以推动信息产业的超常规快速发展。这样就能为充分发挥中国的后发优势,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和选择。当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这种跨越式发展不是逾越工业化阶段而直接进入信息化阶段,而只能是利用信息化改变传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或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交互作用

目前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的有机结合”就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的具体表现,其内容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理解为“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部门装备、工艺、手段的改造”,即产业信息化;二是把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理解为“工业化所形成的广大的产业领域成为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即信息产业化。这种观点比较客观地阐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的技术性、基础性问题。但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它还涵盖许多社会经济问题,而且,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交互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从目前来看,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可以依次发生在3个不同的层次。

(1)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体现在技术层面,就是信息化作为技术手段和工具对工业化发展施加影响,工业化作为重要载体支撑着信息化的持续发展。这是“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过程的具体描述,即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部门装备、工艺、手段的改造,以及信息技术借助于传统产业领域拓展业务、扩散影响的过程。20世纪末,发达国家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信息技术改造,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使生产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迅速做出响应。这意味着,信息化和工业化交互作用发生在产品制造上,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开发、研制新产品;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产品换代;以及推行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等等。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传统工业化产业领域中的应用,可在最大范围内配置和整合技术创新资源,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改造投资效益。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增加30%的投资,可以通过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等增加85%的经济效益。

(2)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体现在经营层面,就是信息化在改造传统产业企业过程中引发生产经营等组织方式方面的变革,如出现企业业务的分解和结构重组,而工业化条件下的产业关联、生产系统、产业集群等传统的组织方式也必然会以新的方式影响信息产业的生产经营。网络技术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信息传递手段,使得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组织协作成为可能,使得生产组织方式的专业化、精细化成为可能。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一些产业“纵向一体化”势头正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契约分包的分工与协作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地将大量常规业务外包出去,而自己只保留最核心的业务。例如,波音公司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将制造747飞机需要的400多万个零部件分包给60多个国家的1500个大企业和1.5万个中小企业。大汽车厂商通过网络与各级供应商实现互动,把装配以外的边缘业务尽量分包出去,把自己力量集中在核心业务上。这样,传统工业化发展下的产业分工——全能型、长链条的生产组织方式必然发生变革,产业和企业的业务分解和结构重组势所必然。同时,工业化条件下形成的产业关联和经济集聚,会进一步强化生产链和生产系统的完整性,这使从事信息产业企业的经营活动也需要借助于工业化经济的组织形式来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于是在经营层面新旧组织方式的融合趋向日益明显。

(3)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发生在制度层面,就是伴随信息技术的深化发展,自动化生产、电子商务、虚拟组织等新现象的产生,必然引起企业组织结构的变迁、产业规则变动、观念更新等社会制度性问题。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可以利用信息共享机制,将垂直一体化管理向组织扁平化、矩阵式管理模式转化,这无疑改变了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创造新的商务模式,改善成本结构,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能够扩大交易范围、优化交易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易时间和增加交易活动,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如通用电气、福特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等汽车产业巨头,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原材料网上采购和产品网上销售,使原材料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下降20-30%,高的达到40%。日本大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进行采购,也使采购成本降20%。新的商务模式不仅提高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效率,更是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方式、规则乃至深层的思想观念问题。另外,技术网络平台的构建和市场的发展,促使了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必然会影响到原来的产业规则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3.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的发展机制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交互作用是一个渐次递进的发展过程,其中关键是要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发展机制的形成和完善。然而,这个发展机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尤其在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发展中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在政府主导下推进的,所以政府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必不可少的第一推动力。但是,政府推动力只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发展机制形成的前提,而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微观主体持续的创新能力则是保证信息化和工业化长期互动发展的基础。具体可从如下3个方面来理解这个发展机制。

(1)政府推动力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交互作用发展机制形成的前提。发展中国家是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双峰逼近”的背景下实施经济起飞目标的,信息化和工业化交互作用体现为一种积极的双向推动,政府在其中的导向和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要平衡协调社会资源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相关产业之间的配置,而且还要率先通过大幅度创造信息产品的供给体系及相关的支持系统,为信息化发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并在加快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要引导传统产业进行现代化改造,为信息产业发展不断拓展新需求空间。为此,在信息化和工业化交互作用发展机制形成之初,政府就必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准备和积累各种条件,如建设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高网络通达程度和通信普及程度,扩大网络容量;加强信息化宣传和信息化知识的普及教育,特别是提高人们的信息化意识;加快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大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健全信息化法律法规体系等等。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政府作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交互作用的基础环境就无法建立起来,其发展机制的形成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2)市场机制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交互作用发展机制形成的核心。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是在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他们的信息化得益于传统产业的弱化,其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交互作用更大意义上体现为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替代和改造。在市场化利益机制的作用下,发达国家通过产业的国际转移,使资本等社会资源要素快速地由传统产业向信息产业转移,从而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加快了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信息化交互作用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如发达国家来得直接明显,这不仅因为其市场机制本身不够成熟,而且还由于当信息化还不是工业化发展的自然结果,信息产品还带有某种“共同产品”属性时,市场机制的失效在所难免。这就意味着在工业化和信息化交互作用发展初期,市场机制的影响力并不大,但随着两者互动发展的加快,市场机制的作用将日益增强并逐渐成为核心因素。中国是典型的转型经济体,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正在逐步确立起来,所以其在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发展机制形成中的核心地位也是指日可待的,完善市场机制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关键。

(3)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微观主体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交互作用发展机制形成的有效载体。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微观主体是企业,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不仅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互动发展创造了大量的新供给,拓展了新需求空间,而且还通过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改进和制度创新,使信息化和工业化交互作用从技术层次深化到经营和制度层面,大大拓展了信息化和工业化交互作用的活动内容和范围。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微观主体必须具备3个基础条件:合理的产权制度结构安排,这标志着企业拥有严格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拥有知识和特殊技术的人才,培养和吸引创新型人才是企业持续创新的不竭之源;完善的社会组织网络,这意味着企业拥有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与金融、科研、政府部门等机构关系融洽密切。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微观主体,如果是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那么它就会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互动发展创造了大量创新技术的供给,如果是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那么它也会在创新中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市场需求。

政府、市场、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的3个重要主体。在信息化和工业化交互作用发展机制形成过程中,这三者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交互作用的制度结构安排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如何构建政府、市场、企业三位一体有效作用的制度架构。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的制度结构安排

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关系是其交互作用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发展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不仅需要政府的推动力,更需要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逐步构建起市场化的作用机制,这就要求有相应的制度结构安排。从目前来看,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的发展机制还在形成过程中,迫切需要在制度结构安排方面加以积极推进。具体可从如下4个层面进行分析。

1.以体制创新为核心营造全社会综合创新环境,为信息化服务手工业化创造条件

创新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的核心灵魂,由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交互作用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多个层面,所以创新往往表现为全社会范围内的系统创新,有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组织方式创新、制度结构创新等等,这就意味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发展必然要求整个社会经济结构有相应的变动,所以全社会综合创新环境的形成既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前提,也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结果。在全社会综合创新环境中,技术创新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动力,制度创新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发展的保障。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化过程,就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的一次全面的体制创新的过程。以信息技术促进工业化所展现出的美好前景,只是一种可能,要想在工业化过程中比较充分地获得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就必须积极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创造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以体制创新为核心营造全社会综合创新环境,就是要通过推动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为信息化服务于工业化创造基础条件。

2.以积聚人力资本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加大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人力资本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以积聚人力资本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就是要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实施人才战略、激发人才资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整个社会综合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激励和示范效应。其中关键要从3个方面着手推进人力资本积聚:一是要创造有益于人才生长发展的宽松环境,促进人才加快生长发展,其中关键是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结构合理、相互衔接、立体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并通过倡导建立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城市而营造全面创新的社会氛围,以培养真正符合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二是要建立促进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这是人力资本积聚的重点。为了适应知识资本化、创新个体化的发展趋势,构建起“人本激励”“资本激励”和“知本激励”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体系。其中“知本激励”是建立在人力资本层面上的一系列激励方式,包括培训、内部沟通、知识管理等使人才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制度安排。技术入股、管理能力折股、期权奖励等是促使知识产权转化为企业股权,鼓励人才持续创新的重要手段。三是要实施人才流动政策,形成开放的人才大市场。积聚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吸引人才到最合适的岗位工作,目标是要做到人力资源分布高密度、人才结构布局合理化、人才流动充分自由化。

3.以深化对外经济开放为契机调整经济结构体系,提升工业化对信息化的需求水平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经济开放的深化,为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外贸和外资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这对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互动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工业化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从信息化实践看,信息化的作用广泛涉及到提高技术水平、扩大经济活动范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推动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具有全面性和全过程性。但是,从我国工业化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看,信息化的带动作用应主要体现在解决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社会化大生产程度差和市场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上,并以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着力点。对外开放的发展提升了工业化水平,尤其是提高了产品、技术和产业结构的等级,这无疑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新的需求和动力。从制度结构层面的角度来考虑,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体制接轨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互动发展深化的内在要求。

4.以政府推进、市场化运作为主体,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

调整和重新塑造新经济条件下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现阶段信息化和工业化交互作用发展机制形成的制度要求。为此,我们认为,一是要完善政府在体制创新中的功能定位,为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发展创造有效的制度环境。政府通过各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法律规范对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制度要求做出明确界定。如加快社会共同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建立健全的体制和机制、培养优秀的人才、营造求实创新、奋发图强的社会氛围等等。二是要确立企业在体制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为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发展提供有效的载体。要发挥企业在体制创新中的主导作用,目前关键是要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要大力扶植和支持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促进其产权制度改革,使之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科技企业集团。另外,还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研院所转制企业改革,使这些企业真正成为产权结构多元化、具有市场化经营管理机制的现代企业。三是要提高市场机制在体制创新中的作用力,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互动发展积累基础条件。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为用信息、知识资本来改造传统产业,带动与盘活物质资本,用新资源增量来重组旧的资源存量,因此信息化必须与市场化相结合,必须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来实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转移,如风险资本运作是科技创新的“引擎”,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作用来实现。

标签:;  ;  ;  ;  ;  ;  ;  ;  ;  ;  ;  ;  ;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联系与互动的制度结构安排_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