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论文_顾红梅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论文_顾红梅

顾红梅 新疆沙湾县第三中学 83210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探索知识的动力。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两位名人都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对学生来说,兴趣的浓淡,心情的好坏,产生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欢乐愉快的气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人精神振奋,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成绩的关键。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爱语文、学语文?在这里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激发参与热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中除了“朗读感染,以声激情;体会期待,以形激情,媒体渲染,以景激情”外,特别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注重表扬、激励,在评价方法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自信,才会有学习的恒动力。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所作出的反应教师都应有积极的评价,不要只重结果而不看过程,应以鼓励为主,抓住学生的可取之处,哪怕是一丁点的闪光点,教师都应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自信“我能行”,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乐趣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语言文字史、古代文人和近代史学家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语文的动机,能使其树立自信,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二、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经调查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兴趣很大程度上是教师不注重对教学环节的优化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方法千篇一律、问题过于简单或复杂等,时间久了,自然会引起“乐学者”的厌学情绪。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切实有效地提高授课艺术。

1.精心备课

教师必须课前认真钻研,熟悉各环节,把握好知识点,做到讲授前心中有数,讲授中就不会因为教师的讲解不通畅、知识点不熟悉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精心设计参与方案,为他们提供自我发挥的机会。

2.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以前的课堂,学生是装知识的容器,他们没有独立的思考与活动, 学习被动,课堂缺乏活力,而生本教育提倡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关注并弘扬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真正实现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让学生的潜能尽可能得到开发,课堂教学中注重“导”、“拨”的作用,对学生适时引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如教学《愚公移山》时,要求分析愚公、智叟两个人物形象,我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愚公确实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顽强奋斗、排除万难的精神,他是真正的智者,因子子孙孙无穷尽,而山不会增高加大。而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智叟才是智者,愚公太愚了,大山挡住了去路,为何不把家搬走而选择这种“吃力”的方法呢?通过讨论,学生的思路更清晰了。

3.精心设计,趣味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这样,成功的导入能使学生进入愉悦的精神状态,把学生带入思维和兴奋之门,为教学创造最佳的情知开端和背景。有趣的导入法有名句导入法、影视导入法、图示导入法、悬念导入法等。

4.精心提问,引起思索

兴趣是由外界的刺激引起的,可见,只有让学生经常处于矛盾、产生疑难的心理状态,才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好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师生的交流,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我在备课时总是推敲所要提问的内容,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仅反映了我们教师本身的素质,而且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形成。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探索、研究教材,就能总结出更好的、更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地理解、体会,获得新知识,从而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才会更大,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迈出新的步伐!

论文作者:顾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8月总第18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7

标签:;  ;  ;  ;  ;  ;  ;  ;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论文_顾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