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扶贫现状及提升建议研究论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扶贫现状及提升建议研究论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扶贫现状及提升建议研究

史浩华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对乡村振兴政策的不断推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旅游扶贫工作,借旅游业带动贫困地区脱贫。文章通过对乡村振兴性背景下旅游扶贫的概念及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精准扶贫的解决措施,希望为后来学者提供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旅游扶贫;精准扶贫

1 旅游扶贫概念及意义

旅游产业的优势在于就业门槛低、产业关联广、收益快等,是减少贫困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旅游产业扶贫(Pro-Poor-tourism)是指将旅游发展和消除贫困连接起来,贫困人口成为主要的受惠对象,在经济欠发达,但旅游资源相对丰盛的地区发展旅游业,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消除地区贫困的主要手段。泛指将当地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地区整体实力的增强。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不断提高农民在第三产业中的收入,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发展的目标,而乡村旅游业的升级发展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和保障。只有能够切实地让农民看到收益,看到国家为乡村旅游扶贫投入的大量人力和财力,才能让农民对乡村旅游业的开展更加配合。

2 旅游扶贫现状及问题

2.1 资金投入低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资金投入一直是一个限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党和国家推行精准扶贫政策前,乡村旅游的招商引资、宣传合作等工作的资金投入都不足,导致许多农家乐的收益低、效果差。加之当地政府对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提供的扶持政策效果欠佳,当地管理部门对扶持政策的执行力度弱,各方面的力量不能落实到位,导致旅游扶贫的开展一直难以有效推进。在农村旅游业的开发项目中,大多都是低成本项目,开发的程度不能满足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总体在资金方面存在很大欠缺。

2.2 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我国现阶段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对地域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容易产生一拥而上的现象,都集中于对成功开发的旅游模式进行大量复制,或者对地域资源仅仅进行简单的开发,导致乡村旅游模式大量同质化现象的出现。长此以往,对于消费者而言,大量同质化的旅游服务会带来审美疲劳,影响旅游者的消费体验,不利于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我国在心理层面上对个体文化适应的研究较少,更勿论聚焦在民族传统村落村民身上。鉴于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独特的历史、文化及可用于评估其文化适应工具的有限性,本文将用SL-ASIA量表来检验侗族村民的文化适应状态和结构,以此推进对特定地域、特定族群文化适应的了解。

2.3 对乡村旅游业的认识不够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的乡村旅游不应当仅仅停留在餐饮和住宿方面,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当地政府以及旅游资源开发者对本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率,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分析。许多旅游经营者对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十分肤浅,没有进行深入探究,也没有利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所以对当地旅游开发的条件预估不足。这就导致一个地区的旅游开发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忽视了该地区文化特色、历史背景、传统文化方面的升华。许多乡村旅游的开发者对当地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资源、风土人情优势并不了解,很少开展市场调研方面的工作,不能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进步同当地的宗教文化、历史艺术、民俗风俗等结合起来,缺乏创新,缺失内涵。

3 旅游扶贫提升建议

3.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没有所谓的模板和标准,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特征,因地制宜地开发本地区特色化旅游产业,同时将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融入于旅游产业中。例如针对山区,可以结合其历史背景,开发爬山寻古迹等旅游项目;在湖边可以开发以湖为中心的休闲度假游项目等。在开发过程中不能简单复制已经开发成功的旅游项目,而应当以自身特点为基础,开发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景点。

3.2 因地制宜打好扶贫攻坚战

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将当地在不同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同旅游业的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发挥当地的区位优势,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业。国家和当地政府应当扮演好规划者和实施者的角色,根据当地乡村地区的发展特点和资源现状,有针对性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资金,建立起乡村旅游发展的专项基金,做到专款专用,保障乡村旅游扶贫建设中的资金保障,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中整体面貌的提升。改善乡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交通状况、通水通电设备的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化科技化设备在乡村的建设,以及卫生医疗体系的提升。

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提出旅游扶贫概念,当前我国的乡村旅游扶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未来几年,旅游扶贫计划将会直接带动约1200万人口脱贫。乡村旅游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建立完善起乡村旅游扶贫体系。

3.3 建立完善旅游扶贫体系

那是上大学之后的事情,有一次去听北京的“文艺青年”(他们的自诩)聚会,开始讨论大卫·米切尔的小说。其时正好沃卓斯基姐妹(之前还是兄弟)改编的电影《云图》上映。评论也是接近一边倒的好评和赞美。不过当然他们也没忘记批评电影改编,理由也是万金油一般的“没有还原原著精髓”。这气氛越是热烈,我越是昏昏欲睡。

乡村旅游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乡村旅游开发应当首先迈出扶贫的第一步,最终目的是带动乡村居民永久脱贫,甚至走向小康和富裕。同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轻资产投入,在经济落后地区力争经济资产投入从轻,经济产出从高;资源利用最大化,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开发;发展绿色环保,乡村旅游的建设要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拒绝过度开发,实现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实在听不下去,但又没有勇气站起来反对,因为他们有的是父亲或同辈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把关系闹僵不好办。

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带动旅游扶贫的创新机制,在乡村旅游扶贫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为旅游开发尽心相应的指导与政策制定。同时政府还应当积极引导村民融入到旅游项目中,实现全面脱贫。在扶贫过程中还应做到精准扶贫,科学地对不同扶贫对象进行识别,对重点帮助对象进行精确的帮扶和管理。要识别可能会被乡村旅游项目覆盖到的人群,加以锁定,提高扶贫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扶贫速度。分步进行开发,严格遵守相关 规章制度建设,有效维持旅游市场秩序,实现乡村旅游的更好发展。

当前,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具有十分有利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贫困地区政府还应以旅游扶贫作为贫困地区优先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充分抓住这一机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人口、资源三方协调发展,让农民共享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果,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王涛,王新文.政府主导乡村旅游扶贫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54-57.

[2] 秦毅.乡村旅游:“复制+粘贴”岂能长久?[N].中国文化报,2019-06-21(003).

[3] 隋明,张阳,荣加超,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J].现代农村科技,2019(06):93-94.

作者简介: 史浩华(1996- ),女,山西太原人,在校本科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标签:;  ;  ;  ;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扶贫现状及提升建议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