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血干细胞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近期疗效观察论文_杨振兴

杨振兴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南京分院 江苏 南京 210009)

【摘要】 目的:分析脐带血干细胞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近期疗效。方法:将62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给予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和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从(52.2±17.6)升至(69.5±20.4),Ashworth评分从(2.4±1.2)降至(1.3±0.8);对照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从(51.8±18.2)升至(58.2±20.5),Ashworth评分从(2.3±1.0)降至(1.5±1.0),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脐带血干细胞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肌张力障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关键词】 脑梗塞;后遗症;脐带血;干细胞治疗;近期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194-02

脑梗塞是指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该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存活者也多会伴有行动障碍、语言障碍、感觉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收效甚微,如何提高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效果,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干细胞治疗该类疾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鉴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面临伦理学的限制,成体干细胞成为了研究的重点[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脐带血干细胞治疗该类病症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无语言认知障碍,对于患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以及出血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患者给予排除,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为42~82岁,平均年龄为(63.7±4.8)岁;病程为0.8~4年,平均为(2.3±1.6)年。对照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为43~81岁,平均年龄为(63.8±5.2)岁;病程为0.7~5年,平均为(2.4±1.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较为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肢体关节主动和被动练习、良肢位摆放、床上翻身、活动能力训练等内容。研究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给予脐带干细胞治疗,共治疗2次,两次间隔时间为1周,取新生儿废弃脐带和胎盘,分离有核细胞,输注有核细胞悬液,总数>1×108,具体操作为:脐带血与试液充分混合,静止30min后,将上清液移至无菌离心管内,离心5min,转速为2500r;与生理盐水混匀,先后离心5min转速分别为2500r、2000r[2]。

1.3 评价指标

采用Fugl-Meyer量表和Ashworth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肌张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前者为评分制,0~100分,分数越低,表明运动障碍越为严重;后者为评级制,0~Ⅳ级,级别越高,表明肌张力增加越为明显。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结束后14d对其进行颅脑CT、MRI复查。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2.6软件包对收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x-±s)描述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和肌张力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肌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脑梗塞后遗症给患者乃至整个家庭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相关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备受重视,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是一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细胞疗法,为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也带来了新的希望,相关研究报道较多,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在临床上也得到了证实[3]。本组中,采用脐带血干细胞治疗的研究组30例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从(52.2±17.6)升至(69.5±20.4);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的对照组32例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从(51.8±18.2)升至(58.2±20.5),研究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更为理想;同时研究组Ashworth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表明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肌张力障碍,治疗期间患者并无明显不适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脐带血干细胞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近期疗效较为理想,其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肌张力障碍方面均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至于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王方,云升皓,周新人等.经肝动脉自体骨髓或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12(4):356-359.

[2] 李秀云.脐血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及用于脑出血后遗症的疗效分析[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2.

[3] 杨彦林,王树平,王丽华等.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J].天津医药,2013,10(1):67-68.

论文作者:杨振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  ;  ;  ;  ;  ;  ;  ;  

脐带血干细胞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近期疗效观察论文_杨振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