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小故事创建高效趣味历史课堂论文_程爱霞

运用小故事创建高效趣味历史课堂论文_程爱霞

山东省海阳市第四中学 265100

中学时代,上历史课时,最喜欢老师讲故事。等自己踏上讲台,才发觉,讲故事容易,难的是,如何在保证学生学业成绩的前提下,还有时间讲故事。尤其是高中,课程多,课节少,每节课都是大容量,马不停蹄,勉强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又有高考的压力,哪有时间讲故事?现在,我以《英国的制度创新》为例,分享一下历史课中穿插故事教学的效果。

一、故事统领,帮助学生形成历史体系

毫无疑问,英国开创了近代民主政体的先河,它用和平渐进的方式,确立了近代民主政体,为各国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成为各国学习的楷模,今天西方世界耳熟能详的两党制、议会选举制、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都来源于英国制度上的创新。为此,首先我以导学案的方式,出示本课知识点,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以故事贯穿整个导学案,大致理解英国民主政体产生的背景、确立完善的过程以及政体的特点和影响。

二、故事带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本课跨度大,从十三世纪,一直讲到十九世纪,六百年的历史沧桑,精彩故事浩如烟海,如何舍取,需要针对重难点来做出正确的选择。譬如责任内阁制,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国王行政权力是怎样一步步落入内阁首相手中,学生们很迷茫。为此,我在此处加了一个二分钟的小故事如下:原本的英国内阁就是国王召集大臣,在一间小密室开会,“内阁”和“内阁会议”由此得名。问题是在位十三年的国王乔治一世,他1714年继位,1727年病逝,乔治是一个不会讲英语的英王,在内阁会议上交流起来有语言障碍,他枯坐无趣,后来就干脆不参加会议了。大臣们只好自个组织起来,由第一财务大臣召集人,行使最高行政首长的职责,慢慢有了一个专门的头衔叫“首相”。内阁直接对国会负责,天长日久,国王乔治一世就逐渐靠边站了,所以,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一般以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为标志。乔治二世更有意思,他酷爱军事,就喜欢打仗,热衷于跟法国的路易十四抢夺欧洲霸权,待在宫廷的时间没有在战场上的时间长,而且他做了33年国王。这33年,足够责任内阁制逐步完善起来。最令英国人高兴的是乔治三世,活了80多岁,在位59年,听起来,他应该是一位健康长寿的人,但事实是,他的确长寿,却疾病缠身,很少参加内阁会议。三位乔治在位一百多年,等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时,国王只剩下同意权,这真是上帝对英国人的眷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学们,《权利法案》的发表,限制了国王的权利,但国王还是拥有行政权,而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使国王的行政权也逐渐落入内阁首相手中,英国的民主政体进一步完善。这样一个小故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记得在不足二分钟的讲述中,学生有三次笑场。学生的笑大大激发了我的讲课热情,于是愈发眉飞色舞起来,全身心投入到授课中,在笑声中带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为人师表的乐趣。我想,和谐高效课堂,创造的就是这样一种教学相长的境界吧。虽然故事不长,之前的功课却要做足。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在整理这个小故事时,从一开始的酝酿,到最后的成形,大约用了四节课的时间。我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简练,毕竟课堂时间宝贵;二是有趣,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重难点,课堂上寓以历史故事,能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某些历史内容。

三、故事对比,拓宽学生学习思维

历史高考题,五十分的选择题,五十分的材料分析题。其中,五十分的选择题,实际上也是材料分析,是微型的材料分析,每一份材料,都是隐形的故事。现举例说明如下:

材料: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长达64年。据统计, 1850年时,不列颠生产世界上40%的机器、半数的棉纱和铁、2/3的煤……凡属议会通过的议案,女王总是毫无例外地签署,使之尽快成为法律……她逐渐沦为“统而不治”者,丘吉尔夸奖她“树立了君主制的新典范”。1842年,她批准了由中英政府签署的极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在她弥留之际,她最不放心的却是在南非进行殖民战争的侵略者们,用手势及书写的方式询问关于战争的一切细节。

问题:据材料概括维多利亚女王受到英国人民尊敬的原因。本题答案很简单,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三次意思,首先女王在位期间促进英国经济快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其次,可以看出她放弃一些权力,形成虚君制;最后一句说明她关注国家利益,热衷侵略扩张。

透过这一材料,学生们对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之余,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做了一些知识上的拓展。从时间入手,让学生分析1819到1901年,中外都发生了哪些大事?学生从英国的工业革命讲到1832年议会改革,又联系到中国的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然后从女性这个角度出发,学生们联系到中国的慈禧太后。27岁开始垂帘听政的慈禧1908年病逝,执政时间长达48年之久。两位几乎同时代的东西方女性,在历史的舞台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只不过,历史评价却是天地之差。慈禧太后重用曾国藩、李鸿章等汉臣开办洋务运动,辛丑条约后,开始引领清末“新政”,废科举、倡新式教育,禁止妇女缠足等,这些本都充满了正能量,但问题是,她扼杀维新变法;在甲午开战之际,大办寿宴,祸国殃民;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又携光绪帝西逃西安;尤其是她那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更是为她赢得了千古骂名。

通过对这两位中西方女性的比较,学生们对近代中西方的差异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故事引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死板无趣的历史为此鲜活起来。

总之,小故事在历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运用得当,定会使我们的历史课堂趣味横生、精彩纷呈。

论文作者:程爱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运用小故事创建高效趣味历史课堂论文_程爱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