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es术患者造口健康教育路径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论文_刘嘉

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1

临床路径(CNP)是指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或手术制定的一个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7]。其目的是减少患者康复延迟和资源浪费,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临床路径作为医疗护理管理的新模式,能规范医疗和护理行为,协调医疗护理工作,正引起医务界的关注。于 20 世纪 80 年代起源于美国,并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CNP的研究与应用就基本处于成熟阶段,病种已不局限于外科手术病种,而是从外科向内科,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院内向社区医疗服务,从单纯临床管理向医院各方面管理扩展。应用CNP能够达到减少住院费用和缩短住院日的效果,因此在美国被广泛应用,2003年美国大约有超过 80%的医院已经应用了CNP[1]。2005 年,德国在全国推行了CNP新型服务模式的改革。据德国有关方面透露,通过改革,全国平均住院日从 8d缩短到 2~3d(下降 20%~30%),医院的数量从 2000 多家裁减到 1400 家,病床从 45万张减至 30 万张(下降 30%)[6]。在日本,CNP的引进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极有作用。2007 年报道荷兰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应用 CNP,提高了护理的连续性,加强了各学科的协调,实现了恰当的健康教育、治疗和护理。在国内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应用范围广泛,分别从内科急性病、内科慢性病、外科、妇产科、儿科、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床教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2010 年 1 月卫生部召开全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会议,确立试点医院及试点专业,结果表明:可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住院日,从而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0万以上患者存在肠造口,肠造口是一个特殊人群,需在院期间有专业护理人员予指导。乙状结肠造口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做人工通道,将肠内容物引至体外[7]。由于结肠造口改变了粪便正常出口,且造口无括约肌不能随意控制大便而需要配戴一个造口袋盛装排泄物,给患者生活上带来不便,因此要求患者要掌握造口的自我护理方法。患者造口的自我护理知识及技能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是随机健康教育、口头宣传和书面文字,往往存在工作的随意性、无严格时间规定、无固定医护人员给予系统连续的健康教育指导,所获得的知识往往不能满足患者的系统连续的健康教育指导,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临床护理路径(CNP)健康教育是指定质、定量、定人、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健康教育[3],教育过程中不断评估患者对造口自我护理的能力,及时纠正与指导患者不正确自我护理技能。其不仅使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明确流程,避免了教育过程的随意性,而且有利于患者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从而促进患者主动参与意识,增加护患双方的沟通和信任,从而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增强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而目前在临床上相关造口健康教育路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德尔菲法来为Miles术患者造口健康教育制定路径,通过路径实施,来提高Miles术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我国每年至少有10万人因多种原因接受肠造口手术,累计造口患者超过100万,且今后有增加趋势。肠造口术后患者佩戴造口袋的目的是为盛装排泄物、保护局部皮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由于Miles术患者造口是永久性的,患者必须掌握结肠造口的自我护理方法,如缺乏肠造口的自我护理知识或缺乏自理能力,可能出现造口并发症,如造口袋松脱、胀气、排泄物外漏、造口周围皮肤糜烂等问题。研究表明,造口患者相关知识缺乏,生活质量较差。因此,提高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把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于Miles术肠造口患者的教育管理中,对Miles术患者造口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编制、实施和评价,从而规范护理流程,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通过Miles术造口健康教育路径的研究应用,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减轻临床护理负担,通过自己的专业行为最大程度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使护理工作科学化,人性化,规范化。

附表1 Miles术患者造口健康教育路径表单

一、适用对象:需行Miles手术乙状结肠造口的病人

论文作者:刘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6

标签:;  ;  ;  ;  ;  ;  ;  ;  

Miles术患者造口健康教育路径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论文_刘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