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论文_贾淑珍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论文_贾淑珍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云振华教育总校(集团) 266300

摘 要:数学问题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背景材料,是产生数学概念、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条件。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就是通过呈现刺激性的数学信息,以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和猜想,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发现、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

“数学问题情境”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新教材特别重视情境问题的创设,把它作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

一、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接近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创设的情境一方面应该是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另一方面,情境中隐含的问题应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关联,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值得去探究的。这样,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与探究,又让其感觉到现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激起他们强烈的自主探究的欲望。

2.要考虑情境对问题的指向性和暗示性。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有利于诱发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避免枝节横生,出现与教学内容不一致、甚至毫无关联的问题,影响教学效率和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首先弄清楚自己希望学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地创设情境。

3.联系生活要贴切自然,避免学生的认知偏差。数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必须是自然贴切、合乎事实的。不能忽视数学问题的本质而牵强附会地联系生活,导致学生认知上的偏差。

4.情境内容应简单明了,不能拖泥带水。教学情境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它只能处于从属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是,有些课创设的情境复杂、语言拉杂,学生一时不能捕捉有效信息,耗费时间太长,迟迟不能切入主题,结果是本末倒置、事倍功半。

二、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1.学生自身的生活现实。生活现实是指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真实,包括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是学生经验系统中最亲切、最直接的部分。一方面,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关注生活的视角有着较大的差异。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比较熟悉,而高年级学生关注更多的则是社会生活。因此,在低年级,教材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家庭和学校生活作为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题材,如摘黄瓜、购物、浇花、借书等。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拓展学生观察生活的视野,适当增加一些社会生活方面的题材,如小区住户、水果商店等。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学生,生活经验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城市和农村的差异等。因此,教材应注意兼顾不同生活经验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题材。这样,在强调所选素材能够承载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保证了数学问题情境的有效性,避免了因选材不当而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

2.学生喜欢的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指符合学生已有经验的,但又是超现实的情境。相对而言,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都比较单薄,适合学生从事计算学习活动的背景材料并不丰富。而虚拟的童话世界、卡通形象是学生喜欢的,也是学生通过想象能够理解和体验的。因此,在第一学段,教材创设了许多具有童话色彩的问题情境,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又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生能够理解的其他学科现实。其他学科现实是指除数学以外的自然、社会学科的现实素材,主要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环境等学科的事实材料。小学生对外部世界充满着好奇,适当选择其他学科的现实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学生已知的数学现实。是指学生已经认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学生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也不断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停留在日常生活现实的范围内,而应逐步按照数学内部的规律来获得对数学的理解。

三、关注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1.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接近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创设的情境一方面应该是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另一方面,情境中隐含的问题应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关系,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值得去探究的。这样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与探究,又让其感觉到现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状态,激起他们强烈的自主探究愿望。

2.要考虑到情境对问题的指向性和暗示性。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有利于诱发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避免节外生枝,出现与教学内容不一致的、基本毫无相关的问题,影响教学效率和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首先弄清楚自己希望学生提什么数学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地创设情境。

总之,创设数学教学问题情境,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内容特点,恰如其分地确定问题情境的教学预期目标,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依据,从而创设出恰当的问题情境。

论文作者:贾淑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  ;  ;  ;  ;  ;  ;  ;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论文_贾淑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