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论文_刘国栋,刘凡录

钢铁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论文_刘国栋,刘凡录

日照钢铁有限公司 山东 日照 276826

【摘 要】激烈的市场竞争、严格的环保要求以及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绿色转型成为钢铁企业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在通过文献系统梳理对绿色转型、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和绿色增长等概念进行区分的基础上,诠释了绿色转型的内涵。结合以往的研究以及对钢铁企业的访谈,从环境政策、绿色技术、市场需求、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绿色意识等方面剖析影响钢铁企业绿色转型的动力和阻力因素。从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延伸产业链等4个方面给出了钢铁企业绿色转型的路径选择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钢铁企业;绿色转型;影响因素;其路径

一、钢铁企业绿色制造的必要性

1、是节能增效、控制成本的需要

近年来,钢铁坚持不懈地开展挖潜增效、层级对标,为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但随着对标挖潜技术和经验的不断推广应用,钢铁企业降耗降成本空间正在逐渐压缩和收窄。拓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实现由过去关注局部成本和表观成本,过渡到全流程、系统化的成本控制。

2、是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是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能源资源工作粗放,跑冒滴漏现象比较多。二是工艺流程不顺、新老装备并存,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得不到有效控制。三是技术创新环境、机制有待改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培养和挖掘。这些逐渐凸显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钢铁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日趋加剧,特别是新环保法施行,地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实施细则、考核办法陆续出台,都将影响钢铁行业的生产组织形式。钢铁的能源资源经营模式迫切要求由原有的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管理。

3、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钢铁企业的需要

钢铁地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湘江流域水源保护一、二类区域,作为城市型钢铁企业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与日俱增,企业不能再以牺牲环境和能耗为代价来带动经济效益,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将“消灭企业”。钢铁清醒地认识到,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减少污染排放,必须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染污少的绿色、低碳的钢铁制造发展道路,积极探索钢铁绿色制造模式。因此,深度回收利用二次能源,推进钢铁绿色制造,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钢铁企业的迫切需要,也是有效化解经济规模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

二、钢铁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因素

1、钢铁企业绿色转型的动力

(1)环境政策

在所有的政策之中,环境政策与钢铁企业绿色转型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家对钢铁企业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围绕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针对钢铁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政策。由于污染控制和创新是市场失灵的2个重要方面,污染具有负向外部性,而绿色创新被视为具有正向外部性,因此,如果缺乏用于克服这些市场失灵的公共政策,那么与社会最优值相比,钢铁企业则会污染很多,绿色创新很少。

2、绿色技术

由于钢铁行业的竞争强度大,避免价格战争、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成本领先等是钢铁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获取关键绿色技术、缩小技术差距、超越竞争对手、最终实现技术领先,以及提高品牌知名度、使得品牌做强,尤其是树立企业自主品牌是钢铁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动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钢铁制造流程而言,存在着“三大功能”为引导的绿色核心技术,包括重点推广、完善后推广和前沿探索的技术,在此基础上还凝练出三大引领性工程,即节能环保系统集成工程、绿色产业生态链接工程、信息化和智能化提升改造工程,各类核心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都有利于推进绿色转型。绿色技术发展也意味着创新驱动更为普遍,尤其是近些年来在钢铁行业实施的节能实用技术,如高炉煤气余压发电技术(TRT)、烧结机余热发电技术、炼焦煤调湿技术、干熄焦技术(CDQ)等,此类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对钢铁企业的绿色转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3、市场需求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完善产品种类、优化产品结构,使产品差异化也是钢铁企业绿色转型的拉动因素,同时,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品性价比、改善产品质量等也要求钢铁企业进一步加深绿色转型。国际上对钢铁产品的进口进行严格的管制和监察,对重污染、各项环保指标不达标的钢铁产品不予签收;国内2015年起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对钢铁产品的节能减排要求也十分严格。

如今,市场上需要的不再是粗制滥造的钢铁产品,而是能够符合环境检测的达到环保要求的低碳、生态、循环的绿色钢铁产品。中国钢铁企业的环保水平与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小企业间差距也很明显,尤其是技术装备水平等远不及国外企业。尽管国内的钢铁企业数目众多,但由于其质量技术等问题,多数企业的产品出口受到限制,产品不能有效的满足市场需求,这也促使国内钢铁企业实施绿色转型,以更优质的产品来迎合市场。

三、钢铁企业绿色转型的路径

1、加强政策的引导与扶持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问题,实施绿色转型的钢铁企业难以完全获得其相应的经济、社会等收益。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市场失灵和外部性问题的解决。例如,健全绿色转型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补偿绿色转型的环境外部性收益,减少地方政府对国外“绿色壁垒”的排斥,将国内绿色标准向发达国家看齐等。同时,还可以从资金政策方面给予扶持,规范地方政府的职权范围,让各类财政补贴或绿色税收等有利于绿色转型的政策能够真正地落实并惠及钢铁企业,使钢铁企业达成有约束条件的利润最大化。

2、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传统的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以经验为依据,对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能耗、污染排放量等缺乏精确的测量。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钢铁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技术或数据支撑。此外,钢铁企业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计量器具、设备设施,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采集,着重对关键点进行反复测量,并运用数据挖掘和处理的方式找出最佳控制范围或操作方式。采集到的数据也可被用来与同行产品的能耗、物耗等相比,针对性地对生产过程的不良环节进行优化。

3、充分利用资源,延伸产业链

钢铁生产过程中有大量冶金渣、冶金废气、冶金炉尘等废弃物产生,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再加工就可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例如,对于高炉渣而言,在水泥熟料、石灰等激发剂作用下能显示出水硬胶凝性能,因而可以用于水泥生产;部分炼钢渣还能够生产肥料,可用作基肥;而冶金废气、高炉煤气等可利用其余压和余热作燃料或者发电等。充分利用此类资源能够减少污染排放,同时也能促进绿色转型的加速发展。

结语

首先,绿色转型来源于绿色经济,可以被界定为“从传统的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该转变的核心在于降低资源的消耗、污染的排放等,最终实现环境成本的内化”。其次,环境政策、市场和技术、企业自身的资源、技术、人才等因素对钢铁企业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影响。最后,钢铁企业实施绿色转型除了政府要注重政策的引导与扶持以外,钢铁企业还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延伸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刘涛.以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为契机促进中国钢铁工业绿色转型[J].环境保护,2014,(21):34-36.

[2]俞海,任子平,张永亮,等.新常态下中国绿色增长:概念、行动与路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01):89-91.

论文作者:刘国栋,刘凡录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钢铁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论文_刘国栋,刘凡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