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过程中,电气工程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逐渐在电气工程领域中应用。而供配电系统作为电气工程施工重点,对其应用的施工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分析,了解技术要点,可以为供配电系统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对此,文章主要对供配电系统中电气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但提高的过程中,人们对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电气工程施工中供配电系统是重要的环节,加强对供配电系统控制,对各种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分析,可以为电气工程施工作业的开展奠定基础。
1.完善配电系统电气工程施工方案
供电系统作为电气工程的重要内容,要想保障供电系统在整个电气工程的施工安全,必须要完善电气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在进行配电系统的电气工程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实际状况对其进行系统的考察分析,保障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合理性。要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总体规划、系统分析,保障整个施工作业科学合理。综合配电系统施工条件以及工程环境合理确定施工方案,进而在根本上保障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
同时,必须要保障供电系统电气工程施工图纸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要基于既定要求标准对其进行系统设置,明确各项工作内容,加强审核分析。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必须要及时完善,为电气工程施工提供精准的参考,保障电气工程项目的稳定开展,提升电气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整体质量。
2.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要点分析
2.1负荷分级
综合电力负荷中断之后出现的不良影响,可以将负荷划分为两个级别。如果中断电力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则对供电的稳定性要求更为严格。因为不同设备的性能指标不同,对此其分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此必须要综合电气设计要求合理开展。
2.2供电要求
一级负荷要通过两个独立的电源进行供电,保障其中一个电源可以持续的供电。而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要预防其中一个电源系统在检修或者故障的过程中另一电源系统也出现故障的问题,对此要设置应急电源。
2.3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就是为了了解建筑中需求的总负荷以及负荷的具体等级、类别以及相关内容,进而为供电部门中电源以及供配电系统、设备的选择、电器的选择、导体的选择、计算电压损失、功率损失的计算、电能损失的计算、无功率补偿的等提供依据。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单位指标法对其进行计算分析。
2.4对电容量的准确估计
电气工程节能的基础就是合理的计算供配电系统。只有保障供配电系统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可以保障用电量预测的的准确性。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具体的用电模式进行系统控制分析,保障其满足用电需求,避免因为设计与既定需求不吻合而出现的扩容改造问题,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此,在实践中要加强设计调查分析,为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避免出现各种误差导致的严重后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供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电气工程施工
3.1综合接地装置施工
在供配电系统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可以通过防水底板钢筋以及基础主筋进行综合接地装置的设置。在实践中必须要基于具体的图纸位置要求设计,明确位置,将底板的钢筋上下层中的主筋进行搭接,然后焊接间距小于20m×20m的网格,在合适的位置若干点,将其与下层的钢筋进行焊接作业,然后将不少于两根的柱主筋底部与基础主筋、底板上层的主筋进行焊接作业,在不同标高位置用两根竖向结构的钢筋进行上下贯通作业;在距离室外的测试点地面位置之下1米左右的距离上预留40×4的热镀锌扁钢到散水之外,在将两根主筋用色漆进行标记,进而为检查以及引出做好准备,同时要及时检查,保障其质量,要做好隐检的记录。
3.2基于设计图纸位置,综合建筑物结构,在用两根主筋的( ≥16ram,可靠链接)将其作为主要的防雷引下线,然后保障引下线基于建筑物周围进行均匀的布置作业,保障其间距控制在18米的范围之内。
3.3在30米以上要进行压环防侧击雷作业;平均每间隔3层就要基于建筑物四周通过结构圈梁里中的主筋以及引下线,利用准备好的20厘米左右的中10跨接圆钢进行焊接,形成一体。在用25×4的镀锌扁钢将建筑物外檐的金属门、栏杆、窗等金属部件进行链接,形成结构圈梁。将柱筋中引下线进行焊接作业,将其焊接形成一个整体。
3.4屋顶避雷带安装
避雷带要基于女儿墙的四周对其进行敷设处理,热镀锌圆钢避雷带的间距在1米左右。避雷网格基于屋面进行系统敷设,其高出屋面的金属构建必须要将其与避雷带焊接处理。
同时,必须要加强对材料的分析,了解哪些材料绝缘破坏的时候可能会带电,但是在正常应用过程中缺乏不会带电,在绝缘破坏的时候可能会带电,但是在正常应用的时候缺乏不会带电,综合实际状况合理的进行接地系统的连接作业。
4.配电系统管路敷设的相关技术
在管路敷设的安装作业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安装检查,保障各个管路的通畅性,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在安装过程中,要对管路的连接位置、管口的处理位置、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以及防腐、跨接地线数值、弯曲半径数值、标高等数值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实际状况,基于工程设计图要求系统安装设置。
线缆在敷设过程中要基于特定的原则系统开展:在分线盒位置,不同电压回路进行交叉作业的时候,要基于标准的隔板对其进行技术处理,在敷设线缆之后,要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检查分析。在哦管路敷设之前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对施工图纸进行系统分析,要加强对施工细节的观察与控制。在混凝土垫层完工之后对于一些堵塞的塑料盖装置进行拆除作业;如果在管路线槽中含有大量的积水以及一些杂质,必须要及时清理,进而保障整体的情节性。
5.供配电系统配电箱安装的相关技术
在安装配电箱之后,要对配电箱内以及箱子的外侧进行及时的清洁处理,要清理配电箱中各种琐碎物质,保障整体清洁性;在施工作业的时候,必须要基于既定的标号对配电箱进行排序处理,进而为后续的接线作业奠定基础;同时在配电箱中的电气元件与连接导线、负荷出现以及电源进线进行连接过程中必须要保障其紧密性,要基于特定的连接要求对其进行系统连接处理,合理安装弹簧垫圈。同时在进行导线的连接过程中,必须要保障其与既定的连接要求一致,保障配电箱中接地接线端子以及中性线的端子与既定的安全要求标准相一致。
结束语
供配电系统作为电气工程的重要内容,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此,人们在应用电力资源的时候必须要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合理应用各种电气施工技术手段,将电气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放在首位,加强质量监督管理,保障施工质量。在供配电系统施工作业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综合实际状况合理应用,这样才可以保障整个配电施工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进而凸显其社会效能。
参考文献
[1]曾晓飞.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189-00189.
[2]陈仲旻.浅谈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设计[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056-00056.
[3]谢云林.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设计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
作者简介
尹洪明,1976.04.12,男,内蒙古鄂伦春旗,在职研究生,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
论文作者:尹洪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4
标签:系统论文; 作业论文; 供配电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负荷论文; 电气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