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农业问题的现状与展望_农业论文

东北亚地区的农业问题—现状与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北亚论文,现状论文,未来论文,地区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东北亚地区的农业现代化

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统计和预测,1990年的世界人口已达53亿,到2000年将增加到63亿,2025年将猛增至85亿。而到2025年,世界上增加的绝大部分人口,即占人口增加总数的62.3%,将主要集中在亚洲大陆。届时亚洲的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57.8%。因此,亚洲需要大幅度增加粮食作物的生产,这就需要彻底摆脱过去那种集约的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或者说,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需要依靠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应有计划的开耕剩余的荒地,增加耕地的轮作制。只有这样才能在不过分破坏土地环境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

应该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是最早开始和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从1910年起,大约用了近40年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目前,世界农用机械(包括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共有近3000万台,其中美国占550万台,俄罗斯约300万台,法国为280万台,分列世界前3位。相比之下,亚洲除日本、蒙古等少数国家外,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较低,特别是在耕地比较集中的东北亚地区,农业机械所占的比例是不甚令人满意的。当然,农业机械的保有量,机械动力的大小及动力的构成,与农业生产的经营规模、自然地块和土地分散程度有着密切关系。例如,美国是地广人稀的国家,农用机械的马力因之不断增加,且不断向大型化方向发展。与美国相似的国家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阿根廷等。而象日本这样的属于地少人多的人口稠密的国家,使用大马力和大型农业机械就多有不便了。因此,从70年代初开始,日本主要发展以中、小型拖拉机加快本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世界上国土和人口资源与日本相似的国家很多,仅在涉及我的研究范围内的东北亚地区的6个国家中,就有半数的国家,即北朝鲜和韩国与日本同属这个范畴。

从整个东北亚地区来看,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实现大型化的农业机械是极有可能的,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辽河和阿穆尔河——松花江——结雅河平原极其广阔,人口相对适中,与美国的自然条件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当然,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大型化,所需要投入的资金也是巨大的,这对于正处在经济变革之中的中国和俄罗斯来说,肯定是难以承受的。对此,在农业机械(对俄罗斯来说是更新型或更先进的农业机械)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的条件下,应尽量提高农业机械的通用性,这一点对中国来说特别重要,因为增加农业机械的通用性能够在不扩大其数量的同时,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效能,增加农业机械的年作业时间。具体的作法是,使用多种配套农业机械(有的拖拉机配套用具可多达240种以上),从而做到缩短农时,减少作业的层次,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而对象日本、韩国和朝鲜这样的小国,采取中、小型农业机械是比较适用的。日本从70年代开始的农业机械化至今已经完成,现拥有拖拉机110万台,联合收割机90万台,居世界第5位。但由于日本农业就业结构的不平衡,专业农户较少,而兼业农户所占的比例过大(大约占农户总数的85%),以及日本政府对农业实施的高度保护的政策,如财政补贴、扶植生产等,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因此相对工业来说,农业的现代化仍是低水平的。

从东北亚各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来看,韩国是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最雄心勃勃的国家。已经在工业上取得长足进步,并正在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的韩国,最近又为自己制订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计划。从韩国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并不占重要地位,80年代时年平均增长率仅维持在3.7%左右,远远低于工业和其它行业的发展水平。但最近,据被认为是韩国最有权威的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的研究报告称,今后10年,韩国将彻底改造其农业结构以尽早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重点发展专业农户,扩大专业农户的经营规模。1990年新设置的“农渔村”公社,承担了这一重任。该公社专门收购无主土地(包括离乡的大土地拥有者和弃农者的土地),然后转让给专业农户,并为此向专业农户提供贷款援助。此外,还要通过农用长期租赁的制度,扩大专业农户的经营规模。农村的管理体制也有所变化,过去把农村划为绝对农业区和相对农业区分别管理,而现在改换成分为农业振兴地区和非农业振兴地区的管理体制。在指定为农业振兴地区的优质农田上,正在整理农田、改造水渠、建立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基地,以便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对于非农业振兴地区的土地,则要尽可能放宽农田专用限制,农民可以自由种植果树、观赏树等多年生植物,那些产出率很低的农田,可以灵活地开发其他用途。根据这项计划,韩国的农业机械化速度大大加快了,到1992年,农业机械化程度已接近80%,预计到90年代后期,韩国将完全实现农业机械化。

当然,农业机械化只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还有赖于农业的化学化和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包括广泛使用复合肥料,应用电子技术等等。

二、东北亚地区的粮食生产

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ECOSOC)发表的报告表明,1992年远东地区(包括东北亚、东南亚和印度)农业的增长特别强劲。其中,中国的增长速度最快,粮食产量比1979-1981年增长了约60%。远东地区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可归功于对于高产谷物品种大量利用灌溉和施用化肥。在灌溉方面,远东地区有34%的可耕地和长期种植作物的土地是水浇地,在中国,这个数字甚至接近了50%,这在世界任何国家都是罕见的。此外,远东地区的绿色革命也是以大量使用化肥为基础的。远东地区的化肥使用量的增加相当明显:从1973年的每公顷21公斤增加到1978年的35公斤和1988年的71公斤,其中,中国化肥使用量的涨幅最大,1988年高达每公顷262公斤——虽然比日本和新西兰少得多,但已经比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其它任何地区的平均数都要高。

表1 1980年和1990年可耕土地和水浇地的变化

东北亚地区是一个世界上人口过剩的大陆,例如,各国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韩国为429人,日本为325人,朝鲜为179人等。虽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的人口密度不象以上国家那样稠密,但那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却极为稀少和分散,可耕种的土地只占其土地面积总数的大约0.5%。只有浩瀚的中国东北平原形成了这一地区巨大的粮食生产基地。而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北部的俄罗斯和与之相邻的蒙古,则构成了东北亚地区唯一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虽然中国东北地区只占全国面积的7-9%,但这里的农业生产却在国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中国有关方面公布的材料,1990年东北地区共生产粮食54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左右。其中辽宁省产粮1500万吨,吉林省产粮1800万吨,黑龙江省产粮2100万吨。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粮食产量虽然不高,但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俄罗斯捕鱼量的40%以上来自远东地区。1990年,这里的捕鱼量高达140万吨,即每天平均捕鱼近4000吨。此外,大豆的收获量也占俄罗斯大豆总产量的90%以上。但俄罗斯远东对东北亚农业生产的贡献也仅此而已,因为寒冷的气候和稀疏的耕地不可能使这里形成庞大的农业区。人口的稀少使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粮食问题并不突出,粮食的生产和消费基本平衡——虽然消费量稍大于粮食的生产量。

蒙古的农业生产由两个比较重要的部门组成,即畜牧业和种植业。蒙古的农业产值占其国内总产值的大约20%,粮食基本能够自给,畜牧业提供了出口商品的大约80%,同时提供了国内工业原料的60%。全国的草场和牧场面积1.2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78%,1988年大牲畜的存栏数为2200万头。

韩国和北朝鲜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农业生产的规模也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农业在韩国经济中并不占重要地位区,而在北朝鲜则居于显著地位,占国内总产值的40%以上。由于农业在两国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使北朝鲜从以农业立国开始,逐渐发展为工农业基本平衡的经济结构。虽然这种平衡最终导致了经济的欠发达,但其粮食的生产已基本实现了自给。相反,韩国以优先发展工业为主,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但农业却因之相对落后,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在80年代经济起飞的阶段,耕地减少了4%。因此,虽然粮食(主要是稻米)的产量有所增加,但粮食的自给率总的趋势是下降的,粮食的进口量也趋于增长。

日本的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与韩国极为相似,但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要远远高于韩国。日本、韩国和朝鲜的粮食生产均以稻米为主,日本一直对农业实行高保护政策,扶植本国的稻米生产而限制国外廉价稻米的进口,这使得日本农产品的国内生产价格大大高于其它发达国家,1985年日元升值后,这一差距就更加明显了。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内消费者和其它农产品出口国的不满,美国和日本就农产品而进行的贸易战,就是典型的例子。

表2 东北亚地区各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牲畜数量(未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

*本表未列入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统计数字,中国一栏系全国粮食的总产量和牲畜的总存栏数。

三、东北亚地区的农业潜力

在东北亚各国中,日本、韩国和朝鲜由于土地面积狭小,农业生产已接近极限,粮食生产能够满足由于人口增加而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的需求,可以说就已经是一场“农业革命”了。只有在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地区及蒙古,农业尚有发展的潜力。其中,蒙古由于传统的畜牧业国家,农用耕地极端狭小(占国土面积的0.8%,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农业潜力也很有限。那么,农业的发展只有依靠于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地区了。实际上,这两个国家的上述地区虽然同处于肥沃的黑土地带,却都属于农业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的潜力相当大。开发这两个地区的农业潜力,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完善农业地区的基础设施。提供农业地区的基础设施(包括运输和通信)对农业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它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和降低经销成本。常常发生的情况是,由于缺乏公路支线或适当的运输手段把粮食从农业区运到城市,而只能让收获的粮食霉烂或发芽。除了粮食运输外,实施一项农业区道路建造和保养计划对缓解农业区的贫困将是有益的,因为它提供了农场之外的就业机会,其中包括粮食销售方面的就业机会,并且有助于开发农业区,从而加强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在这方面,人们常常认为,为建造农业地区基础设施提供的粮食援助和政府修建公路支线的计划,可以大大有助于许多农业欠发达国家和家庭的粮食保证。

第二,加强农业科学的研究和推广。这主要包括,克服对很少在国际市场上交易的本地作物抱有的研究偏见;开发能减少收获后损失的技术;有效地协调研究和推广系统以及建立研究人员、推广人员和农民之间的牢固联系以确保适当的反馈。应当认识到,研究将为农业欠发达地区的粮食增产带来相当大的希望。

如前所述,东北亚地区的农业尚不完善,特别是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地区还仅仅停留在具有优良的自然条件方面。对于一个农业人口占相当比重的国家来说,农业的开发同工业的开发同等重要。例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但同时它又是最发达的农业大国,工农业高水平的发展使美国从2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世界强国的地位。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世界上的大国,中国由于工业和农业的落后尚属发展中国家,而俄罗斯虽然在工业的某些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农业的落后难以使工业进一步发展,因此两国都没有能力与美国甚至欧洲国家相对抗。换句话说,只有众多的人口和广阔的领土是不够的,只有同时拥有强大的工业和农业,才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巨人。

张昱琨 译自《东北亚国际会议论文》英文版。

标签:;  ;  ;  ;  ;  ;  ;  ;  

东北亚农业问题的现状与展望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