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精神分析的兴起与展望_神经科学论文

神经精神分析的兴起与展望_神经科学论文

神经精神分析学的兴起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神经论文,精神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 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10)03-0074-06

长期以来,精神分析学和神经科学之间虽然有着共同的研究兴趣(如思维、情绪、意识、睡眠与梦等问题),但二者之间却没有直接的互动和关联[1]。神经科学中有关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很少和精神分析学的发展直接联系起来,而精神分析学的大多数理论也较少求助于神经科学的证据[2]。甚至在二十多年前,主流认知科学家就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早已过时。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出现了较大的转折,新近的一些研究结果为弗洛伊德的某些关键概念提供了神经认知基础。在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神经科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不断扩大,人文社会科学也越来越重视与神经科学的研究相结合。具有典型人文取向的精神分析学与当代神经科学正悄然改变“自说自话”的姿态,在探求彼此交流、对话与融合的可能[3]。在这一时代语境下,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学之间的相互联系、结合日益密切,融合了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学而形成的交叉学科——神经精神分析学(neuropsychoanalysis)应运而生。

神经精神分析学是融合了精神分析学与神经科学而形成的交叉学科,通过借鉴、运用神经科学的方法与成果,检验、扩展和整合精神分析学理论,促进精神分析学与神经科学的跨学科研究[4]。神经精神分析学的核心假设是,精神分析学与神经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内在一致性,换句话说,精神分析学与神经科学所研究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层面,或者是从两种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同一事物。大脑与心智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是人类心理的两个方面。精神分析学从人的内心主观体验出发,关注意识的潜在深层机制,具有鲜明的概括抽象性,表现出浓厚的理论性色彩。神经科学从人的外在客观知觉出发,研究心理与大脑功能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具有具体性形象性,属于客观的实证研究范畴。神经精神分析学研究正是把主观与客观、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证这些不同的视角相融合,把主观体验与客观实验两个不同的层面结合到一起。到目前为止,精神分析学仍然是理解与解释人类心智问题最完整、最一致的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于当代神经科学(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的指导,就像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分子遗传学所起到的指导作用。同时,神经科学研究也持续不断地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提供经验证实、科学证据。

一、神经精神分析学的创建

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于188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作为一名神经生理学家开始其科学事业,建立一门新的“科学心理学”也是其科学探索的最初梦想。早在1895年,弗洛伊德在他的《科学心理学计划》(Project for a Scientific Psychology)一书中就试图将新兴的精神分析学与当时的神经科学相结合。然而当时神经元刚刚被发现,神经科学也只是一门刚刚起步的新兴学科。弗洛伊德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被迫放弃他的计划。百年后的今天,当代神经科学有条件重新开始探究这两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代神经科学家已开始对传统上是精神分析学家所属的各种主题进行研究,并产生许多轰动性的新观点。神经科学家是第一次处理这些复杂的心理学问题,一个世纪的精神分析学研究有很多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从事神经科学的研究人员和精神分析学临床医生间的持续科学合作非常必要,他们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共同了解、分享和探讨彼此的观点和知识。

神经精神分析学的首倡人是阿诺德·普费弗(Arnold Pfeffer),他于1998年在美国纽约精神分析研究院建立了“精神分析—神经科学研究组(Psychoanalysis-Neuroscience Study Group)”。美国精神分析学会把这个研究小组改设为“普费弗神经精神分析学中心”。1999年《神经精神分析学》杂志创刊,2000年国际神经精神分析学会在伦敦建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创刊和国际性研究学会的建立标志着神经精神分析学的正式创建。

目前,国际神经精神分析学会分支机构遍及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以及非洲的28个国家,拥有超过500名注册会员。会员包括来自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神经科学、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生理学等领域的专家。马克·索尔穆斯(Mark Solms)和雅克·潘克塞浦(Jaak Panksepp)共同担任国际神经精神分析学会联席主席。每年召开一次国际神经精神分析学大会,从2000年至2009年已召开了十届。每届大会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历届年会的主题分别是情绪、记忆、性与性别、潜意识、右脑、梦与精神、客体关系、抑郁、冲突中的自我、神经精神分析学:需要的人。将于2010年7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神经精神分析学大会的主题为“游戏的神经精神分析学观点”。围绕着以上主题来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共享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学两大领域研究的契合性。

《神经精神分析学》杂志是国际神经精神分析学会的官方学术刊物。自1999年创刊以来,《神经精神分析学》杂志的学术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杂志的编委和顾问团队实力强劲,成员全都是来自神经科学界或精神分析学界的顶尖学者。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这其中还包括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Eric R.Kandel)。《神经精神分析学》杂志是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学研究者讨论、对话的平台,其目的是协调精神分析学与神经科学之间的心智观。《神经精神分析学》杂志每年出版两期,为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神经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服务。《神经精神分析学》杂志基本上每期都会请一位该领域的领军人物就某一热点问题或特定选题撰写靶子论文(target paper),然后和若干篇同行评论同时发表。例如,在第一期中,一个研究情感神经生物学的首席科学家应邀撰写了一篇批判性地评价弗洛伊德理论的靶子论文《弗洛伊德的情绪理论》,而一组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则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对这一主题发表评议和论述。类似地,一个以梦为主题的扩展性的对话在杂志的第二期中展开。接下来的几期的对话主题分别包括潜意识、虚构症、失认症、精神分裂症与记忆等等。《神经精神分析学》杂志每一期发表的系列主题论文都是神经精神分析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和热点问题,对这些相关主题的研究、探讨反过来又进一步地促进了学界对这些议题的深入研究。

二、神经精神分析学的主要议题

作为一种通过整合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学来理解大脑与心灵运动的尝试,神经精神分析学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其所涉及的议题也较为广泛,但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结合较为完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意识问题、情绪问题、睡眠与梦问题这三大领域。

(一)意识的研究

意识(包括潜意识)问题一直是百年精神分析学的核心议题,近几十年来也日益成为神经科学的研究热点,神经科学家努力探讨、发现、解释意识问题的神经机制和生理基础。人类意识领域已成为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学互涉的最重要议题之一。

弗洛伊德的意识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意识和潜意识构成。弗洛伊德把人类心灵比喻为一座冰山,意识是浮出水面的少部分;潜意识则是埋藏在水面之下的绝大部分。潜意识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心理生活的基本动力,是心理过程的主体构成。虽然潜意识具有非理性的显著特征,但潜意识的内容并不是被动的、僵死的,而是积极活动着,时刻寻求满足。意识只是对潜意识的部分反映和觉知。意识在整个心理生活中起到引导、协调和调节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构成整个心理结构的动态过程[5-6]。

在重视潜意识的同时,弗洛伊德早年在意识理论中率先引入“感质(qualia)”的概念来解释意识的产生。这一观点为当代意识科学研究领域所继承。神经精神分析学家潘克塞浦(Jaak Panksepp)在意识研究中引入了情绪的维度,在感质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情感质(equalia)”概念。潘克塞浦把意识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外界的情绪中性刺激所引发感受,以知觉形式出现;另一类是以内在的自我为参照系所引发的内省感受,以情绪的形式出现。按照这一分类,感质是由外界刺激诱发的身体神经系统知觉;而情感质是由内在驱动而产生的本体神经系统知觉。在现在临床医学中,感质加工的障碍被认为是神经障碍,而情感质加工的障碍被视为病理障碍[7]。

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在整合意识的神经科学和精神分析学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探索意识的主观与客观起源。达马西奥把意识分为意识内容和意识状态两个方面。意识内容既包括外部世界的变化,也包括由此引发的思维活动。意识状态既反映了实际的内部变化,也反映了表征内部功能的神经网络的变化。与弗洛伊德观点相类似,达马西奥也采用了神经元的节奏振荡来联系意识内容与意识状态。由神经元的节奏振荡引起的被激活皮质的冲动从深层网状丘脑核发出,以极快的速度在自我与客观世界的意识间进行联结。这样,意识的内容与意识的状态之间便取得了联系。达马西奥将这种联结机制称为“核心意识”,它存在于每一组意识“单元”中[8-9]。

精神分析学认为潜意识分为压抑型和非压抑型两种类型,但更强调压抑型的潜意识。当代神经科学家认为这两种类型的潜意识有各自的神经生理机制。一般来看,压抑型潜意识处在与外显记忆同样的结构中,而非压抑型潜意识则与情绪和内隐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密切相关。由于右脑尤其是颞叶—顶叶—枕叶联结区被视为“情绪脑”和内隐记忆的位置,因此,非压抑型潜意识可能产生于小脑和右脑的颞叶—顶叶—枕叶联结区,同时受到杏仁核活动的影响[10]。

(二)情绪的研究

情绪是当代神经科学脑机制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情绪过程深刻地影响了大脑的结构和动力,精神分析学可以使神经科学更好地理解大脑产生情绪的神经机制。因此,情绪是把精神分析学思想贯彻到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桥梁。索尔穆斯等人对弗洛伊德的情绪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和阐释[11]。

弗洛伊德情绪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情绪的本质,情绪的来源,情绪的释放。第一,弗洛伊德认为情绪是一种对人自身内部状态(包括潜意识事物)的知觉。弗洛伊德认为,情绪知觉的内容是对通过驱力所表达本能需要的过程和状态。情绪与驱力有关,而驱力是心理需要的度量。驱力使得需要得以表达。在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驱力强度或需要张力不断波动。情绪按照快乐和不快乐的程度对这些状态进行价值评判。第二,情绪起源于先辈遗传和个体生命早期的重要事件。这些重要事件具有普遍的生理意义,可以使情绪感觉与情绪活动的神经分布密切关联。最初的基本情绪是对一些具体情境经验的复制,使得每种情境下的情绪都有各自独特的释放途径。早期重要事件形成的情绪释放模式会在类似的情境中被启用,成为后来相关情绪的来源。第三,弗洛伊德把情绪的释放机制分为两种方式。一类是自动的、反射的、先天遗传的释放方式,遵循快乐原则。另一类是自控的、延迟的、目标导向的释放方式,遵循现实原则。随着个体自我的成熟、抑制机制的形成,许多前一类型的释放方式逐渐转变为后者,或为后者所替代。

神经精神分析学家潘克塞浦在情绪的神经科学研究中渗透精神分析学思想。潘克塞浦支持弗洛伊德把驱力与快乐原则置于情绪理论的中心的观点,他认为,本我概念既是研究情绪与人格的重要基础,也是自我功能成熟的必要条件,对本我本能的探索是情绪研究的关键。潘克塞浦参照神经科学的方式,区分并提出了情绪三种功能结构来取代弗洛伊德本我驱力概念。这三种功能结构分别包括,一情绪的指令系统;二内在感受的动态平衡监测器;三大脑内传递这类冲动的普遍机制。内在感受监测器探查体内平衡状态,驱力驱动的不平衡状态产生释放的冲动,这些冲动在大脑内传播到情绪的指令系统,指令系统赋予冲动造成行为预备状态以意义。这三个功能结构联系互动就构成了一组完整的情绪过程[12]。

潘克塞浦集中关注于情绪指令系统,并区分了五种基本情绪系统。这五种基本的情绪系统分别包括:寻求系统(the seeking system)、愤怒系统(the rage system)、恐惧系统(the fear system)、惊慌系统(the panic system)和扮演系统(the playing system)。其中,寻求系统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寻求系统类似于精神分析学的“力比多”驱力,与好奇、兴趣和期待有关。寻求系统遵循着快乐原则,唤起对外界的兴趣,可以激发人们的外显行为。寻求系统的细胞位于中脑腹侧背盖区。愤怒系统一经激活将产生愤怒的感受,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也常表现为人的攻击性。愤怒系统的关键结构位于杏仁体的内侧核。恐惧系统是一种会引发焦虑和逃避的负性情绪系统。恐惧系统引发的焦虑主要分为恐惧焦虑(fear-anxiety)和惶恐焦虑(panic-anxiety)两类,分别和精神分析学中的偏执性焦虑(paranoid anxiety)和抑郁性焦虑(depressive anxiety)相对应。愤怒系统也位于杏仁核及其联结中。惊慌系统是一种可以控制各种高级、复杂的本能的系统。惊慌系统与人的分离、忧伤、悲哀等情绪有关。个体的成长经历、环境会对惊慌系统的神经机制产生重大影响。惊慌系统主要位于前扣带回,它与丘脑和下丘脑核部分相连。扮演系统位于后丘脑和中央脑干的网状核。玩耍系统激活后,人们进入游戏、表现、表演等状态。扮演系统与自我发展密切相关,在个体人格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3]。

(三)睡眠与梦的研究

对睡眠与梦的研究是精神分析学研究的起点,而传统神经科学一度否认梦的意义性。神经精神分析学研究表明,梦具有一定的符号象征与表达的意义。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观点,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的满足。梦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由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把人的本我愿望压抑下去,潜意识活动中的主要内容被压抑的愿望并非是直接表达于梦中,而是通过扭曲变形作为象征的形式出现,梦都是象征性的[14]。弗洛伊德认为梦是由“显梦”(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隐梦”(latent dream-thought)组成的。前者是梦的表面形式,像经过扭曲与伪装的“编码”,以表现隐梦。弗洛伊德认为梦可以使睡者的内心渴望满足,梦又是睡者的求生机制,借着在梦中重新经历生命的创痛来保护自己。梦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确实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它在清醒时我们可以理解的精神动作的长链中占有其位置,它是通过一种高度错综复杂的理智活动而被建造起来的[15]。

弗洛伊德坚持认为,一种对梦进行的科学解释程序是可能的。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弗洛伊德并没有完成对梦进行科学的理解和解释。索尔穆斯率先从精神分析学与神经科学整合的视角开展睡眠与梦的研究[16]。索尔穆斯运用“临床—解剖”法对睡眠与梦的脑功能定位、神经机制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研究[17]。在此基础上,索尔穆斯给出了梦形成过程的理论解释。首先,梦产生具有两个必备的前提条件,一是前脑(包括下丘脑的前部和外侧区域、杏仁体、侧腹纹状体)的唤起;二是枕叶—颞叶—顶叶联结与额叶边缘白质的整合。其次,额叶的神经化学回路传递的多巴胺引发个体寻求目标的行为和有机体与世界的互动欲望,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力比多驱力和潘克塞浦的寻求系统的功能[18]。梦并不是随机偶然产生的,可以反映出人们的内心愿望,具有情绪和动机的意义。再次,睡眠中人心理行为功能的退行机制是梦的内容与形式。睡眠中从意识到行为的定向神经通路处于静息状态,人脑对梦的处理采取退行机制,导向知觉系统而不是行为活动。

综合以上三个论点就构成了索尔穆斯对梦的过程的神经精神分析学理论。梦的生成首先是睡眠中刺激可以诱发足够前脑唤醒,在相关脑功能组织得到整合。接着,神经化学递质多巴胺经过传递回路引发人们的需要、愿望和兴趣,梦的过程就有了情绪与动机的意义。然后,睡眠中额叶再没有被激活,负责导向活动行为的脑功能系统暂时停止,采取退行的方式以意识知觉的形式代替活动行为,这样,睡梦中的个体产生“误以为真”的梦境知觉。

传统神经科学研究一度把梦等同于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或者梦只是快速眼动睡眠的附属现象。梦的产生是纯粹生理的、化学的机制,梦的过程、内容和状态完全取决于神经递质的化学变化,梦不含有任何情绪、需要、态度动机的潜在意义。这种传统的观点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神经精神分析学家索尔穆斯等人认为代表寻求指令系统的多巴胺能机制制造了梦的状态,动机机制的中介作用使得快速眼动睡眠中引起了梦的产生,因此,这些研究支持了精神分析学关于梦具有意义的观点。另外,对个体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的、心理的生活事件会影响个体的梦,在个体的梦的形式和内容中有所反映[19]。

三、总结与展望

神经精神分析学试图通过整合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学的观点来理解人类心灵与大脑,神经精神分析学既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场学术运动。神经精神分析学自正式创建至今仅有十年时间,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神经精神分析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不断更新,研究理论不断丰富。神经精神分析学在理论和方法两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神经精神分析学研究在既有的意识与潜意识理论基础上,重新发现了弗洛伊德解释意识产生的机制和来源的“三重系统模型”理论;对弗洛伊德的情绪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和阐释,并发展出了潘克塞浦的基本情绪理论。在研究方法方面,神经精神分析学研究更是不拘一格、博采众长,整合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同时形成了具有鲜明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如临床解剖法、词目分析法、心理药理法等等[20]。

神经精神分析学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行动,为当代神经科学提供了人文的视野,为精神分析学引入了科学的方法,有力地促进了神经科学的科学精神与精神分析学的人文关怀相融合。传统精神分析学研究是典型的主观经验范式,突出强调人的心理与行为主体性、内在性、能动性等特征。主流神经科学研究是客观实验范式,具有鲜明的客体性、外在性、被动性特点[21]。神经精神分析学研究在扬弃两种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率先对人的心理采取整合的研究方式,它试图把神经科学“第三人称”的客观实验研究范式与精神分析学“第一人称”的主观经验研究范式相整合[22]。可以说,神经精神分析学体现了科学与人文、主观与客观统一融合的学术发展趋势。

神经精神分析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更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学术处女地。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学毕竟有着很大的差异,不管是原理、概念还是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移植,或者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补和交融,都必须以双方的具体统一性、适应性为前提,并且要根据本学科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与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学两个学科的良好互动。当然作为一种新的学术取向,神经精神分析学还处于知识积累的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许多概念还局限于把神经科学和精神分析学两个学科的类似概念作比拟。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单向度地用精神分析学的相关理论来解释神经科学的个别议题,而在通过神经科学研究促进精神分析学的验证、修正、拓展方面显得较为薄弱。神经精神分析学逐渐成为最新的一代精神分析学思潮,但要完善神经精神分析学思想,建构神经精神分析学体系,发展神经精神分析学技术,促进神经精神分析学应用,神经精神分析学的发展道路依然漫长。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神经精神分析学研究将沿着理论神经精神分析学(Theoretical Neuropsychoanalysis)、实证神经精神分析学(Empirical Neuropsychoanalysis)、临床神经精神分析学(Clinical Neuropsychoanalysis)三个取向深入拓展。理论神经精神分析学系统探讨心脑关系与心理机制的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问题;实证神经精神分析学研究心理动力过程的心理功能与神经机制;临床神经精神分析学则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检验、确认并应用神经心理动力学的概念和理论。神经精神分析学的三个取向将分别继续向纵深的方向发展,同时密切关注理论、实证及临床这三种取向的内在关联,努力促进神经精神分析学朝着整合性、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标签:;  ;  ;  ;  ;  

神经精神分析的兴起与展望_神经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