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et论文_李纲 董宪军 韩忠任

李纲 董宪军 韩忠任(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150431)

摘要:土木工程专业正在当前大多数高校都有开设,是我国培养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的主要教学专业。现如今,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房建工程、路桥工程、水利工程等多个领域的土木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对其相应的人才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有必要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管理模式创新。而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无疑是一种最好的实现途径。现本文就以.net开发技术为依据,来探讨土木工程专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法与实现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net技术;土木工程专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在现代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注重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更强的问题解决能力,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因此可以说,在当前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非常庞大,信息量较大,再加上实验教学的内容,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学体系。如果能够建立一定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势必能使教学规划更有条理,教学大纲更为清晰。以下本文就来谈谈基于.net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希望能够为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一、需求分析1、系统功能需求对于土木工程专业信息管理系统来讲,其所需要满足的系统功能需求主要是教学信息管理的需求,学生信息管理的需求以及系统总体业务管理的需求。其中教学信息管理需求主要包括土木工程专业中各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大纲以及其总体的教学计划。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实现教学计划的编制、查询功能,还要能够实现信息的监控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学生使用本系统而言,要能够实现学生基本信息的增添修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与查询等功能。系统总体业务管理的需求则主要是对本系统的整体管理,主要为一些基本的管理需要,如对数据进行查询、增删、修改以及共享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需要。

2、非系统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指对系统提供的服务,以及该系统所具备的品质和属性;它不直接与系统具体功能相关,但与系统的总体性相关,比如可靠性、扩展性、响应时间、性能等等。在本系统的开发设计中,主要是从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展性以及可维护性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其中可靠性是所开发的系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可靠性,不会经常出现系统错误或崩溃等问题。可用性是所开发的系统要能够具有一定的适用共性,也就是说系统的操作要简单方便,界面显示要简洁明了,能够方便所有的用户操作适用。可扩展性是指系统应该有一定的预留接口,以便于在今后的系统改进与完善。可维护性是指系统软件要便于维护,开发过程的相关文档要有所备份,并能够对用户进行一定的技术培训。

二、系统的具体设计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采用的软件技术是ASP.NET,这是一种最新的互联网软件,能够作为软件系统开发的编程支持平台。本系统所采用的系统架构为B/S 架构,所使用的数据库为SQLServer2005。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包括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图表现层就是用户看到的网页,主要用于实现人机交互,是三类角色用户进行信息传输,实现使用者与系统间的信息的交互主要通道。表现层即是 MVC 框架中的视图 VIEW,这部分内容 view 往往是经过富客户端组件 ExtJs 呈现出来,效果要求更加的美观实用。在应用系统的表现层中往往都会设计许多用户界面,以方便用户对系统的操作,比如系统登陆界面用于用户管理、系统主界面是为了用户进行浏览、输入命令和下载等任务而设计。本系统的表现层采用web 浏览器格式。用户层中的各类界面将运用 Dream weavers 来完成设计, 同时结合ASP.NET 技术,选用 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完成页面的动态效果。

业务逻辑层主要功能是解决整个软件系统的业务需求,主要体现在数据模型定义及映射功能、数掘库访问功能,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状态管理功能。业务逻辑层对应于 MVC 框架中的模型 Model,是界于表现层和数据层两层结构之间,它能够接收用户的请求,按照要求与数据层进行通信,然后调用数据访问层,得到返回结果,在整个数据交换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数据层是整个分层体系的里面最底层,主要由逻辑层对其进行访问。对所有数据的操作和处理工作都是必须在数据层完成的。数据层要根据逻辑层的命令要求从数据库中提取相关数据,或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修改操作,然后把其操作处理结果通过逻辑层返回到表现层的,从而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功能,执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运行操作。

三、系统的实现本系统的模块相对较多,在此就以自动排课模块的实现为例,来系统实现的过程。因为在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中,最复杂的工作就是排课,其模块实现也最具代表性。其实现过程如下:首先,获取需要排课的课程信息,从系统中提出所有排课的课程信息;DataTablepkdtable 二eon.GetDataTable('seleet*formTeaeherjasKInfo”);该系统中所有的课程信放在Teaeher_Task_Info 表中。

其次,从总课时,周学时中计算每周排课次数;在课程信息中含有周课时数与总课时数,计划每次上课上两节,通过周学时除以2 可以得到一周的上课次数,如果周学时为奇数,排课时用单双周进行。

第三,获取本班所有已排课的信息,根据课程信息中的班级代码,获取该班级的课表信息,elasskebiao.init 一arjeBiao('jxbj',kebase.Get 一jdm()):已确定那未排的课程可以在那些时间进行排课。

第四,测试当前时间如果没有排课,就将该课程排在当前时间;首先给当前的课程确定一个时间上课,比如星期一上午1,2 节课。根据前面获得的班级课表判断是否有排课冲突,如有冲突则计算下一个可用排课的时间,如没有冲突则计算可排课用的教室。

第五,计算上课人数,选择一个没有冲突和满足条件的教室;在教室的选择中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教室可容纳的人数要大于该班级的上课人数;二是该课程是否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如果不需要就可以只满足第一个条件即可。

第六,检查排课教师的课程安排和教室的课程安排是否都有冲突;根据该程课的授课教师,获取该教师的所有上课时间信息。判断该课程与授课教师的所有课程时间是否有冲突,如有冲突则量新计算一个上课时间,即重复步履3,4,5,6;如没有冲突即可确定该次排课成功。

第七,没有冲突就保存排课信息,将该次的排课信息写入数据库,判断该门课程是否将一周的上次都排完,如果没过完成回到步履3,进行下一次该课程的排课。否则进入步履2 循环进行下一门课程的排课,直到所有课程都排完。

四、结束语本系统在开发成功后在某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管理中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为完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做出很大贡献。通过本系统的开发可以得知,采用.net 技术开发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是非常可行的,其不但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可用性,还具备较好的兼容性与可扩展性。因为就目前来讲,本系统中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如在对学生成绩信息进行管理时,只能进行结果管理,而未实现过程管理,这些都是今后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1] 储丹华,翟靖轩. 基于.NET 的高校院系级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J]. 图书馆学刊. 2011(01)[2] 肖鹏. 土木工程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04)[3] 王黎明. 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山东大学 2010[4] 熊锦辉. 基于B/S 结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 2013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基于.net 技术高职院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项目编号:12535070

论文作者:李纲 董宪军 韩忠任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5年4月总第10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8

标签:;  ;  ;  ;  ;  ;  ;  ;  

基于.net论文_李纲 董宪军 韩忠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