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急救中心-CCU联合开展心肌梗死院前溶栓的研究论文_赵向盛

120急救中心-CCU联合开展心肌梗死院前溶栓的研究论文_赵向盛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省衡阳市 421000

【 中 图 分 类 号 】 R542. 2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6) 04

摘要:本文的目的就是探讨120急救中心-CUU联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前溶栓治疗的急救模式。收集多年采集了2004年2月-2015年10月由我院急救中心进行的院前溶栓治疗,对于送入本院CCU监护室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运用我院心内科设计的120-CCU模式,由急救医生在现场根据患者实施的现场急救,进行统计这些病例的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发病时到溶栓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死亡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发病到溶栓时间、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均与何时使用溶栓剂紧密相关,当心肌梗的发生症状后,在4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效果最佳。得出的结论就是:120急救中心-CCU联合开展心肌梗死(AMI)能够使冠状动脉的在通率提高,并且能够降低死亡率,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前溶栓、120-CCU模式

心肌梗死患者初期的死亡率比较高,提早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就能够大大提高冠状动脉的再通率,也能够大大降低其死亡率,而且其并发症的治理更加的显著,传统的治疗方式,往往会延误治疗的时间,由急救中心进行120-CCU模式,不仅能够大大缩短对患者的溶栓抢救时间,因此,会缩短心肌梗死的面积,从而降低死亡率,并且能够给患者提供良好的后期治疗,从我院开始实施120-CCU模式以来,就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胸口烦闷,拨打了120急救中心电话,对现场进行诊断为心肌梗死的病例共80例,男性60例(年龄65+-6.3岁)女性20例(年龄57-70岁)其中,前间壁28例,前壁15例,广泛前间壁+高侧壁15,下壁14例,严重不稳定心绞痛8例。经院内确诊的AMI患者为26例(90%)

方法:120-CUU院前溶栓模式,由急救中心救护人员组成的经过心血管内科训练的医护人员组成的AMI院前溶栓急救小组,装配心电图机、心电监护除颤仪、装有常规药品的急救车,在接受到有胸闷,心绞痛的患者的电话后,AMI小组及时赶往现场,对患者进行现场的简单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记录心电图。对于可疑的冠心病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检查,若临床显示患者症状为高度AMI患者,对其对溶栓无禁忌者,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立即实施溶栓治疗,溶栓开始治疗后,应该在患者稳定后,立即送入救护车内,对患者进行封密连续的监护,并直接运送到医院CCU重症监护室进行后期的监护和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途中若出现严重心律不常的情况,应对患者对症处理,溶栓剂的剂量严格按照标准使用,过程中,记录患者的发病时间,冠状动脉再通时间,冠状动脉再通时间,按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推荐应用的标准判定。

2、结果

溶栓效果与再通率:确诊的26例AMI患者中,溶栓的开始时间为1.8-11.0h(平均5.6+-1.9h),23例再通患者发病后5h内,溶栓的再通率为21/23(91.3%),其中4.0-6.0-11.0h内开始溶栓的时间为29例,31例,20例。并发症:26例AMI患者中,院前无死亡现象,6例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发生过心律不齐的症状,3例发生急性肺水肿,4例发生血压低,2例发生住院后死亡的情况。另外有11例发生溶栓后并发症,牙龈出血5例,血压低2例,但是在对症治疗后,均处于稳定的状态。

误诊:自我院实施此项治疗模式以来,共接收病例93例,其中11例为误诊病例,误诊率为11.8%,其中出现严重心绞痛5例,心律不齐2例、陈旧性急性心肌梗4例,以上患者均未进行溶栓治疗,并未从中受益。

UAP溶栓原因:2例院前溶栓的UAP患者,都在静息的状态下发生长时间的胸口绞痛,3例OMI患者原部位出现ST段抬高,1例出现合并LABB现象。

3、讨论

AMI与冠状动脉血栓的关系曾一度引起热议,但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引起急性心肌梗的主要因素是冠状动脉急性血栓的堵塞,患者的死亡,大部分是因为泵功能衰竭或者与其相关的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这几种情况,绝大多数都是导致大面积的心肌坏死的直接因素。而心肌坏死的数量决定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目前来看,AMI救治的首选治疗方案就是静脉溶栓治疗,这种治疗的方法对于之间有显著的依赖性,即越早进行溶栓治疗,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的作用就显著提高,即使溶栓治疗简单易行,就目前的应用现状来看并不乐观,主要有医患关系还不和谐,有时医师不愿去冒险,另外其主要表现是AMI患者接受溶栓的比例还是很低,并在发病后进行极早治疗的比例更低。此外,因现在主要的救助方式扔为门诊(急诊室)模式以及120-急诊室-CCU模式,用这种方式就会大大延长患者进行溶栓的时间,延时时间大约为3-4h。为了缩短溶栓的时间,我院重症监护室共同研讨了院前溶栓的可行性,制定了120-CCU模式的院前溶栓治疗方式,并对其进行研究,初步结果显示120-CCU模式,可以大大缩短溶栓的时间、提高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这种模式的顺序为医护人员确定为AMI病症后,排除溶栓禁忌,签署溶栓同意书之后,开始进行溶栓,并通知CCU做好接诊的准备,在救护中进行心电监护,最后直接将患者送入CCU心电监护室进行后续的治疗。

为了争取时间早诊断,早治疗,院前进行诊断主要参考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的表现,不论是否出现典型心绞痛,只要心电图上的超急性期高尖T波或者ST段抬高出现,ST段在含服硝酸甘油后不下降,就可根据并发症状以及心电图进行治疗,如果出现在胸痛时T波和ST段改变者;或胸痛时ST段没有显著抬高反而下降,或伴有T波倒置,应考虑到不稳定性的心绞痛或者非ST段抬高性质的心肌梗,此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应采用保守的治疗方式,将患者送入医院后再进行治疗。

综上文所述,120-CCU联合开展的院前溶治疗模式,将AMI患者开始溶栓的时间大大缩短,将迅速地使梗死后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立即使得阻塞的血液保持通畅的状态,最大限度地抢救了AMI患者,降低了急性患者的死亡率。

论文作者:赵向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120急救中心-CCU联合开展心肌梗死院前溶栓的研究论文_赵向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