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我一个“表演”_农民工论文

请给我一个“表演”_农民工论文

请君一“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请君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今,做“秀”似乎比全民健身还普及,连讨要自己血汗钱回家过年的农民工也做起“秀”来了。如网上报上电视上都说《厂东农民工讨工钱频演跳楼“秀”》。不肯“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回家之前却非从楼上跳下来,媒体说这也是“秀”。

秀——show,《金山词霸》列出的义项是:出示,指示、引导,说明,显示,展出,放映。我看过明星“秀”得无限风光,官员“秀”得大赚眼球。民工讨工钱不得,无奈跳楼,我们媒体的记者命名为“跳楼秀”。记者火眼金睛,一下子将农民工跳楼背后的意图给戳破了:你跳楼,是故意给人看,是……

其实,演“跳楼秀”是相当危险的,跳的过程中血肉之躯从四五层楼上摔下来,轻者腿断胳膊折,重者小命都丢了就是证明。就算跳楼是为了“出示,指示,引导,说明,显示,展出,放映”地show,是为了引起社会关注,领导重视,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但在跳楼之前,依门盼儿老母的眼睛,女儿讨要学费的小手,妻子眼角细密的皱纹都不能使他们放弃“做秀”的尝试,该是一种怎样惨痛的无告?

近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逐步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媒体的鼓与呼功不可没。但将农民工为讨工资跳楼说成“跳楼秀”这样的报道,真让人觉得比苍蝇还可恶。我们的媒体在大谈“以人为本”,“终极关怀”的时候出现这样的报道,暴露了某些编辑、记者、老总人道主义精神的缺失。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于弱者命运的同情,不仅仅是口号宣传,它表现的是理念的确认和坚守;是奔走呼号,更是从心底自然流露的轻轻一叹。在媒体上流动着的语言文字,向受众昭示的是编辑记者学识、观念、品位,还有人性、人道主义情怀。

上个世纪30年代,有一叫李静淑的女子为了谴责在北大读书的“陈世美”式的未婚夫,在北大的一间乒乓球室缢死。当时的《世界画报》竟将她的“尚悬在窗上时情景的照片”刊登出来,受到舆论的斥责。有人说,即便是李为了争取众人,给未婚夫施加道德压力,但《世界画报》这么做也大没人性了。周作人当时写道:“不幸的人,我们对于她不能有什么一点供养,只希望她的苦辛屈辱就此完毕,早早入土为安,……何苦再来一张悬于窗上照片供千百人赏玩。此有惬于画家的雅鉴,吾们凡人却终不解理也。”

70多年过去,科技发展也不知将世界换过了几副面孔,而“频演跳楼秀”与《世界画报》所为的灵魂渊源仍让人觉得相似,说明人类内心的提升,实在太缓慢了。

其实,记者只要同那些农民工一样演一次“跳楼秀”,就知道了那是不是在“秀”。如果跳楼的是记者的兄弟,姐妹,我想他绝对不会轻松“风趣”地称之为“跳楼秀”的。当自己以冷漠对待他人苦痛时,把那人想象成自己或自己的哪一亲人,这种办法不一定使自己高尚,但对防止自己现存的人道主义情怀流失还是管用的。所以我劝写“频演跳楼秀”报道的记者不妨一“秀”,不是真的要你跳,只要你在心理上进入“跳楼秀”状态一次。

标签:;  

请给我一个“表演”_农民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