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研究与企业哲学的更新_哲学论文

企业文化研究与企业哲学的更新_哲学论文

企业文化研究 更新企业哲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论文,哲学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家首先应该懂得哲学。——中国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

对于我来说经营就是每天提高自己的哲学理念。——日本稻盛和夫

当前,中国企业改革思路的一个特点是从站在政府管理企业的角度来设计的,着力点往往在于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外在矛盾。这些改革当然是必须的而且是及时的。然而我们却还很少从企业本位角度出发来切实研究探讨企业改革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国家《“九五”企业管理纲要》指出:观念落后是管理落后的主要根源。而观念落后的实质就是企业哲学的落后。因此,企业要通过改革来脱胎换骨,首先应从企业哲学的更新入手,给企业注入活力。只有企业哲学的更新才能从企业本位角度和全局上统御整个企业的改革。

什么是企业哲学?

企业哲学是用来指导企业经营决策、生产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价值观决定着企业行为的方向和目标,企业思维方式决定着企业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应该怎么干?可以这样说,市场经济中不存在没有哲学的企业,只存在哲学意识自觉与不自觉,高明与不高明的区别。企业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对哲学的自觉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所以韩国乐喜金星总裁具滋暻在思考韩国企业如何迎接21世纪挑战时说:“在改革组织和制度之前,我们当务之急是重新制定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经营思路。”(《路,只有一条》)这个经营思想就是企业的哲学。企业哲学是统帅企业的灵魂。

为什么要更新企业哲学

更新企业哲学是企业内外环境发生了变化的结果。那么当前企业内外环境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对企业哲学究竟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呢?

(一)更新企业哲学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其中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企业哲学的角度看,对企业的投资、经营、管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效益观念、科技观念、人才观念等等。这些都涉及到对企业旧哲学旧观念的根本改革。

(二)更新企业哲学是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客观需要

我国已从短缺经济时代的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出现意味着消费者支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更新自己的经营哲学,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

(三)更新企业哲学是市场竞争由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当前,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国内市场国际化。表现为企业间对市场占有的长期的战略性竞争,企业竞争的规模、范围、方式和内容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企业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新的对策,而只有站在新的企业哲学的高度才能统御事关企业全局的战略性竞争。

(四)更新企业哲学是企业竞争从有形竞争向无形竞争转变的需要

随着新技术产业化商品化进程不断加快,企业间的竞争开始从价格、质量这些有形的竞争向服务、信息、广告、创意等无形的竞争转变。目前,名牌竞争就是一个典型,名牌虽然是有形无形资源的总和,但更多的是名牌所内涵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对这些无形资产经营管理使之发挥效应,只有更新企业哲学才能从根本上完成这一任务。

(五)更新企业哲学是企业人才资源由单位所有向社会所有转变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竞争中的企业要成为吸引大量人才的“强磁场”,发挥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能量场”,就必须摆脱那种单一的仅仅依靠满足人的物欲来激励人的方式,要形成依靠自己独具的文化和哲学赢得人心,赢得优势吸引高层次的人才。完成这一任务只有更新企业哲学,以文化人,才能确保市场竞争中的人才资源优势。

更新企业哲学的契入点

企业经营管理从哲学的角度看实质上是对企业内外各类人的经营管理,尤其是对四类人的经营管理,即消费者、竞争者、员工和企业领导自身的经营管理。更新企业哲学其契入点就在于重新确认和创造性地处理企业这四种矛盾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的矛盾运动过程。那些成功的企业在处理这些主要矛盾上有着自己畸轻畸重的创见和突破。下面我们逐一探讨新的变局之中,如何来认识和处理这四对主要矛盾关系。

第一,企业与消费者(市场)之间的矛盾

如上所述,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即市场的需求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更新企业哲学所要解决的就是以什么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地科学地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他们在实践中都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思路和“方法”。海尔说:“用户是衣食之母”,那么他们在设计上坚持“以用户为师”的人格化设计,在制造中就有“精细化零缺陷”等等独创的东西。小天鹅人认为企业的一线不在车间在市场,于是就有了全员100%上市场的佳话。北京开关厂99+"1"=0的质量观,(生产中是要出现一处质量问题,整个质量就是零)也是对市场的承诺。

我们认为,企业与消费者(市场)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服务的价值基础上。企业只有在服务消费者的终极意义上才能生存发展。企业服务消费者就是满足和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市场开发从哲学意义上讲就是这一需求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通过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全面实现过程。它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企业的生命线。成都恩威集团的总裁薛永新说:“了解大众的需要,为满足这一需要而去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各种产品,就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企业的最高哲学就在于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建立在欲望之上的消费需求也随着不断增长无限变化,永无止境。只要找准市场需求点,买方市场就能有条件地转变成卖方市场。而这一转变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服务消费者的价值实现过程。当前强调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适应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第二,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矛盾

现代企业是在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竞争中生存发展的。传统的竞争往往是模仿性竞争,突出的就是盲目重复生产销售。我们认为应该提倡创新型竞争。创新竞争就是企业结合自身条件确立自己的优势点,形成与众不同的竞争途径和方法。尤其应重视运用和创造自己在软性资源上的优势。美国创造学家爱德华·德——博诺在《超越竞争》一书中指出了通过创意,实现价值垄断的新设想。认为“创意同资金、原料、人工和能源一样。”(P181)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再如,江苏晨牌药业公司的李建新总经理结合自己的经营实践提出了超竞争思想,认为超竞争是通过在竞争中对产品注入一种文化力,对市场加入一种定位力,对企业输入一种想象力。企业应充分认识运用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避免与竞争对手正面搏击,从而赢得胜利。

第三,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

市场经济中,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的竞争,与硬件资源相比他具有无限的再生性开发价值。因此,树立员工至上的价值观应成为企业改革的当务之急。企业只有通过员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为什么要办企业?对于这样一个简单、而又终极性的问题,许多企业经营者的认识是模糊的,也是不愿意多去深入思考的。我们认为企业存在的意义,首先,要增进员工的生活福利;其次,实现服务消费者的价值。一个在企业内部得不到关心爱护和尊重的员工是不可能为消费者服务好的。在员工至上的价值观指导下,我们的企业改革应该重提“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口号,在企业实践中真正落实贯彻。这既是工人阶级在企业中的政治地位的体现,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内在规律的体现。

第四,企业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生产力资源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市场竞争首先表现为企业经营者素质间的竞争。如果一个企业的经营者是一位企业家,那么这个企业的竞争力就必然大大增强。因此,我们认为企业经营者必须要努力不懈地向企业家的目标迈进。企业家与企业经营者的重要区别就是:企业家把经营管理企业作为他经营人生实践人生的一种奋斗方式,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事业性行为,是他为人处世等人生哲学的综合反映。这也就是为什么像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涩泽荣一、荣德生和爱柯卡等一流的企业家在回顾总结自己的企业生涯时往往谈得最多的是人生之类的哲理。他们经营管理的成功实质上就是他们人生奋斗的成功。更新企业哲学在企业经营者的意义上讲就是要求他们向企业家的境界努力奋斗,把企业经营管理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

更新企业哲学的关键因素

企业哲学从来都是企业领袖人物理性思考和努力实践的产物。企业哲学不可能从员工群众中自发形成的。企业改革最根本的还是要从企业经营者自身观念行为改起,从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群体,塑造企业的文化个性。为此,企业经营者要从三个层次来重建企业哲学。

更新企业哲学要求企业经营者立足企业实践。企业经营者要善于站在哲学的高度总结企业经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深化对企业经营管理规律的认识,逐步摸索出适应企业特点的企业哲学,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更新企业哲学应该努力提高经营者的理论思维水平。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武装自己的头脑。作为中国企业经营者还要善于从中国优秀的传统哲学中汲取养分,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水平。国内许多知名企业家都在这方面有所探索和成就。像古井贡酒厂总经理王效金无为而无不为的经营理念;香港超顺集团总裁关于仁爱的管理文化等等都为企业的发展灌注了新的活力和精神力量。

更新企业哲学要从企业领导者自己的个性气质出发。许多企业文化,企业哲学缺少个性,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缺少企业经营者自己个性的渗入和参与。只有融铸企业领袖的个性,企业哲学才会形成自己的风格,才能有独特的企业文化,才能是富于生机的“这一个”企业。

标签:;  ;  ;  ;  

企业文化研究与企业哲学的更新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