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农田水利建设技术的重要性论文_黄华桦

水利工程中农田水利建设技术的重要性论文_黄华桦

广西三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在农业生产方面更是一个具有极高生产力的农业大国。农业我经济发展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而生产发展又离不开水资源的灌溉。相对来说,我国淡水资源较为紧缺,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淡水资源需求。因此,想要发展农业,首先就要解决灌溉问题,重视节水灌溉问题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有效作用,尽可能的将淡水资源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技术;思考

引言

农田水利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2011年,水利部部长陈雷在有关部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意见”上批示“举全部之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以此为契机全面开启了高效节水灌溉工作的进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经历了示范、推广和大面积应用三个阶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水利工程中农田水利建设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农业、农村、农民的利民工程,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基础工程。随着我国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与技术投入力度的加大,也促使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在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效用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当地地理环境因素、农作物生长特点以及技术要求,确保规划建设与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农田水利工程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涵盖了饮水工程、灌溉工程、水库工程、抗旱排涝工程等,种种水利工程都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在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2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2.1灌溉区域调度不合理

当前节水灌溉系统的水资源普遍取自于水库,这种调度方式不利于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同时由于水资源调度方式过于繁琐,无法及时有效缓解缺水区域的水利供应问题。因此只有合理调度使用灌溉区域的水资源,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

2.2灌溉方式选择不当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在运用节水灌溉技术时,由于缺乏有效根据,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过于盲目,没有切实考虑到实际情况。一旦灌溉技术选择不科学,必将会影响水资源的利用率。

3农业灌溉中有效的节水措施

3.1设立高效节水灌溉先进项目

高效节水灌溉先进项目对全面发展我国各地的农田水利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在实际的开发建设中要注意保持高效节水灌溉的优点,严格把关数值和制作过程,使农田在区域上能保持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从而让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促进当地的经济效益和自然效益。设立高效节水灌溉先进项目主要有几个要求:一是需要在合适、合理的地方进行;二是要避免无法进行天然灌溉的地势崎岖、干旱的地区;三是要优先选择靠近经济发展较好、当地民众文化教育水平较高、对高效节水灌溉比较支持的地方;四是最好选择主要作物是经济作物的地区。优先选择这些地区主要是因为能有便利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做支撑,有利于节水灌溉项目快速开展,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对周边地市有着良好的辐射效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喷灌技术的应用

所谓的喷灌技术,具体指的就是增加灌溉水压力,进而灌溉农田。在应用喷灌技术的过程中,因要求特殊,所以必须要与发动机、动力机与压力水泵等相关设备相结合,以保证水面压力的提高。其中,应针对输水管道内部水源实施加压处理,常用的方法就是设备加压与自然加压。通常,设备加压指的就是借助设备增加压力,而自然加压则是对水位变化所形成的能量加以利用,使得管道内部水资源压力增加。与此同时,要将喷嘴均匀地安装在灌溉区域,以保证各区域弄作业都可以被灌溉。在此基础上,应保证增压系统、运输管道与喷嘴之间相互连接,将喷灌系统的开关开启,即可完成喷灌的任务。

3.3加强对地下灌溉技术研究

关于地下灌溉技术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无论是从理论研究方面还是从实践应用情况分析发现,该技术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地下灌溉技术在未来农田水利建设中将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带动作用下,限制地下灌溉技术应用的问题定会被圆满解决。另外,就目前节水灌溉技术水平而言,地面灌溉技术应用仍居主体,同时该技术应用效率也比较理想。尤其是低压管道技术的应用对地面灌溉效率的提升,实现节水灌溉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4实现节约水资源和配水过程的结合

在农田水利灌溉作业中,输水管道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灌溉技术日渐发展的今天,输水系统逐渐朝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灌溉渠道防渗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浇筑混凝土保护层、开外渠道是重要构成部分,在当前技术水平下,这些施工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自动化。鉴于此,在今后的配水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应用来保证整个调控和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实现对精确输水控制。另外,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方面有着相当成熟的经验,尤其是农业灌溉方面有着独特的方式方法。但是这些技术较为落后,故而在今后的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工作中,应当强化这一方面的研究,保留传统灌溉技术中的应用优势,并以此为依托汲取先进灌溉技术所存在的优势,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结合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实情的灌溉方案,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扎实的基础。

3.5微灌技术的应用

该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类型有喷雾灌溉与滴灌等,而结合灌溉方式,还可以对微灌技术加以细化,即重力灌溉与常压灌溉。通常情况下,微灌系统主要由水量控制系统、输水系统与过滤系统组成。在应用微灌技术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流程要求:一是在农作物根部区域合理地安装微灌系统,但一定要和农作物根部保持有效距离,以免对其正常生长带来负面影响;二是深入且系统化地研究农作物各阶段所需灌溉量,详细地将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其中,以玉米这一农作物为例,其在生长的初期阶段,对于土壤含水量的要求是 60-80% ,而在生长的中期,对于土壤含水量的要求则是 50-70% 。以小麦这一农作物为例,在其声场的过程中,平均一千克产量的小麦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是 1.2 千克。如果处于干旱气候条件,那么每天每千克小麦所需水资源量就要保持在 2 千克;三是向微灌系统传输数据信息,进而结合各种类型农作物灌溉的个性化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有针对性的灌溉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解决长期以来的灌溉难题,则需要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然而,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不仅要重视水利建设技术的作用,还需做好设计建设中的管理工作。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我国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巨大投入的产出实效,保障农业生产的稳步开展,为我国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福辉.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思考探微[J].种子科技,2017(4):99,101.

[2]蒋爱香.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3516-3516.

[3]陶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研究[J].河南农业,2017(32):42-43.

论文作者:黄华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中农田水利建设技术的重要性论文_黄华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