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及对策分析论文_宋蕊琴1,李军良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及对策分析论文_宋蕊琴1,李军良2

1.爱科源(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0 2.中测(天津)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5

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升的同时,各类生产、服务和其他活动仍然对生存环境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为了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抑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任务迫在眉睫。为此,环境保护工作必须雷厉风行并持之而行,而这应以有效的环境监测为基础和保障。对此,笔者从环境监测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合理的控制对策,希望对提升环境监测质量有所启示。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对策

0引言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人们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使得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各种污染接踵而来。因此,为更好地开展环境预防和治理工作,人们应该从环境监测入手,从提高环境监测效率和质量入手,为环保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1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概念及意义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通过配套实施各种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规程而达到保证各个监测环节(如采样、实验室分析测试等)工作质量的目的。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必要措施,它能使环境监测各环节、各要素符合环境监测质量要求,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它有利于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有利于提高实验人员专业素质、有利于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2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对环境监测关注度的提高以及监测手段的丰富和升级,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与以往相比有了实质性进展,但环境监测质量依旧存在不足,亟待改善。不过在此之前,人们应对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有所了解,具体分析如下。

2.1与操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关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环境监测的质量水平。换句话说,一旦出现人为失误或错误,即使监测手段再先进,监测仪器再精密,也难以弥补由此造成的质量偏差。这与实验和采样人员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是环境监测相关专业人员并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随时应对突发事件才能保证监测工作准确顺利的完成。如果操作人员不能正确认识环境监测工作的意义,或者缺乏责任意识,又或者工作态度消极,势必会为环境监测质量埋下隐患。再者,由于环境监测是一项综合性强、环节紧凑精密的工作,若操作人员行为习惯有问题、专业知识不过关、操作技能不规范,更容易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最终影响环境质量的分析和评定。可见,人为因素难以把控,是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一大重点。

2.2与环境监测布点及其影响有关

布点是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工作,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往往会在整体上影响环境监测质量,故必须予以重视。但在具体实践中环境监测布点并不顺利,如基于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布点数量和监测精度;受天气状况、周围环境、所处位置特点、排污口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布点的代表性会受到限制或者监测结果不准确,而且实践发现,尽管操作人员就环境监测布点做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但是依旧难以彻底规避不良因素,特别是那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并且伴随着一些安全风险因素。

2.3与样品采集、保存运输有关

在环境监测要求中,代表性最为关键,所以样品采集质量直接关乎环境监测质量。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可能会因外界干扰产生变化,例如,在分析水质中的石油含量时,采用塑料容器采集水样致使分析结果偏离实际;样品完成采集后经常置于常态条件下,并未针对样品的性质特点加以特殊保存,尤其是性能不稳定的、易降解的样品,极易因保存不当发生质变和损坏,影响检测结果;样品在运输期间可能会因温度的变化、挤压、颠簸等出现变质、污染或破损,也值得注意。

2.4与监测仪器和分析方法有关

监测仪器的技术性、精度、使用方法等因素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监测PM2.5等空气细小微粒时,市场上可供选择的设备仪器有很多,相应的技术也不尽相同,有重量测试法、光学显微镜法、激光测试法等,有台式的、便携式的等,显然不同的监测仪器获得的数据会存在差异。再者对环境样品进行取样、测试和分析时,选用的是人工测试分析还是自动化分析系统,具体的分析方法是否符合现行标准和适用、有效,结果偏差分析验证是否合理,仪器设备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检定,是否进行了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的测试试验等,这些都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与监测试验用到的试剂耗材有关

一些试剂是影响监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碱性过硫酸钾法测水中总氮,过硫酸钾的纯度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先对过硫酸钾进行提纯处理才能进行样品的监测工作;又如:测量水中汞需要盐酸,必须对盐酸进行必要的符合性检查是否含汞否则会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主要试剂的正确的符合性验收检查是对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保证。

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对策建议

3.1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干扰

操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专业技能是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一方面应依靠制度体系约束操作人员,即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环境监测中采样、保存、运输、测试、分析、报告等各个流程和环节的要求标准,包括仪器使用、试验操作、数据录入等细节,配以责任落实到人的规定,严禁无证上岗,督促操作人员自觉强化责任意识,摆正工作态度,并使其规范操作、严格监测有据可循。

3.2优化环境监测布点设置

因为环境监测极为复杂,很难获得高分辨率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在设置布点时应在代表最大空间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监测点,常用的布点方法有随机布点法、分功能区策略布点、几何图形平均布点等,若站在估计环境因子总体平均数的角度分析的话,分功能区策略布点最有效。同时,因为监测对象的不同还会衍生更多的布点方法,这就要求在具体布点时立足实际选择最佳的技术和方法,既要保证布点科学合理,又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

3.3切实加强样品采集质量管理

采样质量对于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有着决定性意义,因此在样品采集环节,为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应确定适当的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采样频率,选择适当的采样方法,如适用于大水量采样的活性炭吸附法、RO、XAD树脂吸附以及多功能采样器、巴特尔大水量采样器等采样方法和采样器材;在采集样本时应提前清洁和校正仪器装置,以防污染样品,并尽量缩短样品与容器的接触时间;注意严格密封盛有样品的仪器,以免空气等物质与其反应,且在按照规范标准完成采集后及时、准确贴上注明时间、点位、操作人员等信息的标签。

3.4强化监测与分析的自动化

以往,实验室分析测试大多依靠人工测试、理化方法等,分析效率和精准度有限,若基于计算机技术实现实验室自动化则可显著改善这一现状,如在测试有机污染物时利用气相或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测试无机离子时利用流动注射分析仪,测试金属毒物时利用等离子光谱-质谱联用仪等,以大大提高分析效率,降低测试误差。同时,要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优势,将其用于臭氧层、热污染等大气环境监测,废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水域变化等水环境监测,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环保监测等,而且该技术可实现实时连续不间断的环境监测,适用于户外恶劣环境,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效率。

3.5重视环境监测报告的审核

在环境监测数据整合与报告审核时选用的参考标准不合适,可能影响环境监测质量,因此必须确保环境监测报告客观、完整、准确,唯有如此,报告才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在制定环境监测质量报告时,应在核查相关数据、记录准确齐全的基础上,参考现行的技术标准、以规范化的语言予以描述,同时在审核时严格按照审核流程和规范,重点就环境监测报告的原理记录分析和判断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与科学性,确保监测内容完整、数据真实准确、文字说明清晰的基础上对环境监测结果做出合理的评定。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繁重复杂,环境质量控制工作涉及环境监测的人员、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检测方法、环境条件等各个环节,只有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制度、做好实验室分析、实验人员、监测仪器与设备等质量控制工作,才能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有效,才能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牧青,陆东杰.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9(26):154.

[2]陈广熙.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06):131-133.

[3]张敏.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及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5):166.

[4]杜艳芝.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及对策研究[J].节能,2019,38(05):111-112.

论文作者:宋蕊琴1,李军良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1

标签:;  ;  ;  ;  ;  ;  ;  ;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及对策分析论文_宋蕊琴1,李军良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