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半刚性基层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论文_景小朋

影响半刚性基层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论文_景小朋

身份证号码:61052319820309XXXX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根据不同无机结合料,浅析影响施工质量因素。

关键词:半刚性;基层施工;质量因素

在路面结构中,基层是直接位于面层下的结构,主要起承重、扩散荷载应力等作用。因此,要求基层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强度、刚度和水稳性。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半刚性基层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的主导形式。

1、水泥稳定类基层

1.1材料

水泥稳定基层这种结构对原材料要求较严,严把材料质量关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水泥初终凝时间是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控制时间的重要依据。

1.2混合料的设计

配料准确是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内在质量的关键环节。配料准确的施工控制是:碎石的级配要严格控制,在粗集料中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比例要严格控制。

1.3混合料的拌合

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均匀性是影响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强度的关键因素,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必须采用集中厂拌混和料。

1.4运输和摊铺

长距离运输,混合料含水量轻易损失,产生离析,造成摊铺碾压后,基层局部平整度差,长距离运输,应通过试验,采取措施,及时摊铺,在水泥的终凝时间内,完成运输、摊铺、碾压、整平。

2、石灰稳定类基层

2.1原材料的要求

全线采用两侧取土,沿线村镇提供土源。沿线土质较复杂,塑性指数在8~12之间,属于含砂低液限粉土,从颗粒结构分析来看,土样中砂粒含量约占10.9%,粉粒含量约占76.3%,粘粒含量只有5.9%左右。土块应尽可能粉碎,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大于15mm。石灰采用消解石灰,要求施工单位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有效钙镁含量要达到Ⅲ级(含Ⅲ级)以上要求。采用工程沿线河水,因处于农村,水未被污染。

2.2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及复核验证

石灰综合稳定土中石灰剂量对强度影响显著,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最佳剂量范围,对于粘性土及粉性土为8%~14%,对砂性土则为9%~16%。剂量的确定应根据结构层技术要求进行具体设计,并进行实验。

2.3拌合

可采用路拌或场拌进行拌合,可视施工条件具体确定,但要严格控制含水量,与水泥稳定基层施工不同,一般情况下拌和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略低0.5%~1%,拌合后和碾压前视混合料的含水情况适当洒水,再进行补充拌合,以达到混合料着色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为止。

2.4摊铺、整型与压实

可用稳定土摊铺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拌合机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应互相协调,以减少停机待料的情况。摊铺完成后,先用推土机将土推平,测定含水量,当含水量较小时须用洒水车洒水、翻拌,按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整平,再用16t压路机静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达到一定的压实度。

3、工业废渣稳定基层

3.1材料

要求粉煤灰的SiO2+Al2O3含量大于70%,CaO含量在2~6%,烧失量不大于20%,粒径变化在0.001~0.3mm之间,其比表面积一般在2000~3500cm2/g之间;干粉煤灰的堆放宜加水,以防飞扬;湿粉煤灰的含水量不宜超过35%。(3)粉煤灰不应含有团块、腐植质及有害杂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时应将凝固的粉煤灰块打碎或过筛。

3.2混合料设计

把提供的二灰掺量作中档值,按15%、20%、25%三档二灰掺量(碎石掺量分别为85%、80%、75%)试验制件,按JTJ057的规定程序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和强度试验。后者每组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10%时应重做试验。经现场试验结果证明,提供的剂量强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或施工工艺上有难度时,需经批准后方可予以调正。

3.3混合料的拌合

二灰碎石混合料应用拌合机械集中拌合,不得采用路拌;用摊铺机铺筑,防止水分蒸发和产生离析;碾压和整型的全部操作应在当天完成。材料拌合可用带旋转刀片,分批出料的拌合设备或是用转动鼓拌合机或连续拌合式设备。二灰和集料可按质量比,也可按体积比控制

3.4摊铺与压实

当二灰碎石层的铺筑厚度超过碾压有效厚度时,应分二层铺筑,在第一铺筑层经压实并压度达到规定标准时,应立即铺筑第二层。通过在100~200m间隔内随机钻孔来检查铺筑层的厚度,全部试验也至少有50%等于或超过要求的厚度,而且不允许有两个相邻孔相差在±10%。二灰碎石层表面的平整度容许偏差不超过10mm,标高的容许偏差为0~10mm,厚度的容许偏差为0~+10mm。

4、案例分析

海口美兰机场的半刚性基层设计为上、下基层,均为水泥稳定碎石砂。它是介于混凝土面层与碎石基础之间的过渡层,是以水泥作为胶结材料,碎石、砂、石粉作为组成材料,并按一定配合比合成的一种基层料,质量要求比较高;加之海南为海洋性气候,雨水较多,雨季施工难度较大;工期由17个月缩短至7个月,工期要求紧。在上述条件下,确保基层质量有一定难度。

4.1选择合格的原材料

本基层选用海南洋埔水泥厂生产的“椰树”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选用海南本地产玄武岩,经机械破碎后加工而成,碎石粒径为0cm~4cm;选用海口南渡江产的河砂;石屑为碎石的副产品,要求含泥量小于2%,最大粒径不超过5mm。

4.2强度与可压实性

按照上基层设计压实度为98%,设计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4.5MPa,经试配确定最佳含水量为6.8%,最大干密度为2.32g/cm3,水泥含量为6%,同时在施工配料时实际水泥剂量要比试验室确定的多加0.5%。施工中依据气温变化选用RC-A型高效减水剂,掺量的增减在水泥掺量的1%~1.5%之内,推迟终凝时间1h~2h。同时配合比中采用石屑来改善水泥与骨料的密度和粘结性。

4.3控制拌合质量

为确保拌合质量,新购进两台JS1000搅拌机,配料系统为陕西三隆机械厂产的HPW新型配料机,系微机控制,电子称计量,自动上料。搅拌机安装电铃,采用继电器控制,拌合时间定为1min,铃响卸料。加水采用继电器控制水泵自动抽水,保证拌合物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3%的范围内。

4.4控制摊铺作业质量

为了进一步控制好高程与平整度,摊铺时每段摊铺长50m~60m,一幅4.5m宽,共十幅,摊铺时高程采用4.5m×10m方格网挂线,经试验,虚铺系数为1.24。细骨料集中的地方,碾压后会使摊铺厚度变薄;粗骨料集中的地方,碾压后则会使基层变厚。

4.5控制碾压作业质量

本工程摊铺时每次摊铺比整米数多摊2m。当压好一幅,施工下一幅时,就安排人将上一幅已压实段端部切成垂直面。在下一个工作段施工时,应在上一工作段基层垂直断面上涂刷水泥浆后再摊铺新工作段基层料。此外为了确保接缝平顺,专门安排两人负责在碾压过程中进行接缝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隋伟.浅谈高速公路路面水稳底基层,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江西建材,2016(02):174+180.

[2]张晓军.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33(02):106-108.

论文作者:景小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影响半刚性基层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论文_景小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