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配伍不合理处方分析论文_谢光兴

谢光兴

(广东省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 512123)

【摘要】目的 对目前临床中存在的中西药不合理的配伍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并对合理用药,安全用药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通过相关文献调研,对我院的中西药不合理配伍情况进行搜集与整理,并分析处理2013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门诊部开出的9582张中西药配伍处方。结果 我院出现的中西药不合理配伍情况与相关医疗部门机构重视药物配伍技能培训的程度、患者自身的因素和相关医疗人员职业素养等相关。结论 医疗工作人员应对中西药的不合理配伍情况引起足够重视,以使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得到保障。

【关键词】 中西药 配伍不合理 探讨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148-02

近年来的文献报道称,全球医疗性机构中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用药不合理现象。而我国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病人,有10%至30%是由于用药不合理导致的[1]。因此,用药的不合理会给患者的安全带来巨大威胁,这是医疗工作人员的责任,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最近几年,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地将中药与西药联用来防治疾病,因此也使中西药不合理配伍的诸多问题凸显而出[2]。若要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医师对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应满足下述条件:①患者具有良好的药物依从性。②使用的药品应有准确的调配信息。③提供给病人准确的用药信息。④使用的药品需有合理的用法与疗程。⑤使用的药品稳定性、安全性、有效性明确,同时伴有较高经济性与实用性[3]。本篇文章对目前临床中存在的中西药不合理的配伍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并对合理用药,安全用药进行分析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微机系统中选取选取2013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开出的9582张中西药配伍处方,其中包括6432张西药处方和3150张中药处方,患者包括4763例男性和4819例女性,年龄在20-82岁,平均41.5岁。

1.2 方法

根据中西药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合理用药配伍、药动学特点以及文献报道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按照我院的药品种类,对可能出现的中西药配伍不合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我院有121种中药材,36种中西药制剂,可能出现的中西药不合理配伍情况主要有中药材桃仁、苦杏仁及其制剂中含有氰甙,氰甙在体内缓慢分解,释放少量的氢氰酸,对呼吸中枢呈镇静作用。这类中药如与镇静中枢性止咳西药可待因合用,有可能抑制呼吸中枢作用过强,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牛黄解毒丸与VB1、VB6,牛黄上清汤与红霉素、黄连素,麻仁润肠汤与复方磷酸可待因等21种。

对于9582张处方进行分析研究,对其中的配伍不合理情况进行举例、分类和数据的分析。

2 结果

2.1 处方数据分析

对本组的9582张处方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合格的处方有69张,占总共处方的0.72%,而不合格的处方中,重复用药的处方数为26,占不合格处方的37.68%;形成难溶物的处方19张,占不合格处方的27.54%;改变药物酸碱性的处方12张,占不合格处方的17.39%;理化性配伍禁忌的处方3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35%,产生拮抗作用的处方9张,占不合格处方的13.04%。具体见表1。

表1 我院所开各类中西药不合理配伍处方的比例(张)

2.2 中西药不合理配伍原因分析

2.2.1 重复用药

比如,将西药中的降压药与清肝降压汤合用,因为两者的共同降压效果而引起药效的累加;地高辛与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合用会使药效作用累加,增加心脏毒性,导致不良反应。中药材中麻黄、桂枝、柴胡等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与西药阿司匹林同用,因为有共同的退热作用而会使患者出汗过多,甚至虚脱。

2.2.2 拮抗作用

比如含有天麻成分的中成药与茶碱联合使用会产生拮抗作用;多种降压药和清开灵合用会产生拮抗作用,使降压药疗效降低。

2.2.3 理化性配伍禁忌

例如槐米、黄芩等含有黄酮的中药与氢氧化铜、硫酸亚铁、碳酸钙等还有钙、镁、铝的西药制剂联合使用,会发生络合反应使疗效受到影响。部分中成药溶解度受碳酸氢钠影响,使其体内吸收减少。VC和部分中成药之前存在氧化反应,使药物体内吸收减少。

3 讨论

中西药不合理配伍的原因可能有:①部分药剂科工作人员由于繁忙的临床工作,没有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抓紧继续学习,未能主动对药学的临床知识进行拓展。②药剂科工作人员把药物调剂作为工作重点,而缺乏足够精力和时间同医师沟通,当医师的中西药处方未能合理配伍时,难以及时对其进行纠正。③一部分药物配伍相关知识十分匮乏,没有全面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化学成分[4]。

面对这种情况,临床医师应对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对病人造成的影响有充分的认识,对临床医师的专业技能加强培训,使其合理用药观念得到强化,在开处方时要求全面了解中西药的禁忌症、毒副作用、功能主治、药理作用和主要成分等,使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得到杜绝。此外,临床医生要主动进行深化学习,订阅相关药学期刊,不断拓展和更新知识面,彻底杜绝用药的盲目性[5]。另外,医院应当有效加强信息的交流,定期开展药学保健和合理用药的讲座,建立健全中西药配伍不合理导致的不良反应的检测制度。做好安全用药的临床监测,对中西药的配伍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给临床用药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本次研究数据表明,中西药联合配伍的方法比较复杂。中西药配伍的具体使用细节,在临床应用、药效学和理论性等诸多方面都有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医疗工作人员应对中西药的不合理配伍情况引起足够重视,以使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静.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 ,11(10):2.

[2] 卢守四,李春艳,田德蔷.处方点评中常见配伍禁忌的分类与处方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2:030.

[3] 刘国强.我院门诊西药房中成药和西药联用处方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0,23(5):771-771.

[4] 陈琳.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 ,10(7):70-71.

[5] 盛垚.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的用药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 ,23(7):916-917.

论文作者:谢光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

标签:;  ;  ;  ;  ;  ;  ;  ;  

中西药配伍不合理处方分析论文_谢光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