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调查分析论文_黄飞燕

(四川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保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治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4月在我院儿保科健康体检的儿童1000例,以血红蛋白检测值为贫血判定依据,并以问卷形式对儿童进食情况、家庭月收入、家长关于营养知识了解程度进行调查。结果:确诊缺铁性贫血93例,导致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因素主要与儿童进食情况及家长对儿童营养知识了解程度有关。其中儿童对荤素喜好、是否挑食、吃零食、牛奶摄入等是与缺铁性贫血有关的重要因素。结论:在儿童及家长中开展营养知识教育,合理调整儿童饮食结构,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可以降低贫血发生率。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017-0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factors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preschool children

Huang Feiya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64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ve factors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in preschool children,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DA in preschool children. Methods Select 1000 cases of children examin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April 2016,diagnose by detection of hemoglobin, and make the investigation by questionnaire about children's eating, family income and the nutrition knowledge level of parents. Results 93 cases of IDA were diagnosed; the major factors of IDA in preschool children were related to children's eating situation and the nutrition knowledge level of parents. The children's preferences for meat, choosy in food, snacks and milk are importan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DA. Conclusion Nutrition knowledg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reasonable adjustment of children's diet structure and correct dietary habit can reduce the IDA.

【Key words】Preschool children; Iron deficiency anemia; Relative factors; Investigate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贫血以轻度为主,但是长期慢性缺铁性贫血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下降,还可以并发其他疾病[1]。本调查对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4月在我院儿保科健康体检的儿童1000例,其中男563人,女437人。确诊轻度贫血84例,中度贫血9例,无重度缺铁性贫血。

1.2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Hb<110g/mL,红细胞有低色素表现,无靶形改变;MCHC<320g/L,MCH<27pg,MCV<80μm。排除寄生虫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贫血。

1.3 问卷调查

采用统一自制问卷调查表,对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询问。内容包括儿童进食情况、家庭月收入、家长关于营养知识了解程度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处理、χ2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调查表明,导致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因素主要与儿童进食情况及家长对儿童营养知识了解程度有关。其中儿童对荤素喜好、是否挑食、吃零食、牛奶摄入等是与缺铁性贫血有关的重要因素。

3.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红细胞内缺铁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其致病原因为缺铁量增加并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等,典型症状为乏力、易倦、头晕、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易感染等。特别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铁、蛋白质、维生素等造血原料需要量较大,其摄入不足将直接造成贫血。有研究表明,膳食中VitA、VitB2、VitC摄入越多,贫血的危险越低[3]。反之,VitA缺乏可能会加重贫血[4]。因此,贫血可通过膳食及营养素的摄入等进行防治[2]。本调查对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导致贫血的危险因素是偏食挑食,尤其荤素喜好的偏向。而水果、坚果、牛奶以及家长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则是保护因素。这是因为:(1)膳食中的VitA和Fe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包括动物肝脏、各种奶制品、禽蛋等,可以增加铁的摄入;(2)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蔬菜和富含丰富的VitC、VitB2的水果等食物的摄入则可以帮助对铁的吸收;(3)同时本次研究注意到,家长关于营养知识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合理饮食结构的调整,也是影响贫血的重要因素。(4)过去的研究显示家庭经济情况也是影响贫血的重要因素,但因目前家庭收入相对提高,且对儿童营养的重视程度增加,该因素已不构成贫血的主要影响。综上所述,预防学龄前儿童贫血重点是加强营养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指导家长合理调整儿童食谱,改善儿童膳食结构,纠正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以满足儿童造血原料的需要, 提高儿童营养水平,降低学龄前儿童贫血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慧文.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治疗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7(3):142-143.

[2]张文娟,徐丽,刘加军.缺铁性贫血患儿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7):793-794

[3]李晓智.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492-493.

[4]马芬,李长春,周文君.530例贫血儿童的血常规检测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1):1469-1470.

[5]黄蓓,王玉美,鲁兰.不同喂养方式对6个月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7):803-805.

论文作者:黄飞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  ;  ;  ;  ;  ;  ;  ;  

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调查分析论文_黄飞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