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论文_刘其梅1,张朝五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论文_刘其梅1,张朝五2

1.鲁甸县火德红中学 云南 昭通 657100

2.昭通市昭阳区第四中学 云南 昭通 657000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然而由于教材的陈旧和教学观念的落后,学生很难从中获得深刻的认识,因而法治意识相对薄弱。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积极进行改善,以避免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关键词】薄弱;法律;教学观念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全面落实道德与法治教学,重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精神的养成,特别要加强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本文针对当前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一、当前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一,时代性不强。我国中学教育中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都是穿插在《道德与法治》的课本当中的,由于升学压力没有专门的法治教育课,专职的法律老师也没有,学生、学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就决定着法律知识的传授效果。一系列因素导致中学生法治意识薄弱,学法氛围不够浓厚等现状,还好目前新更改的教材已经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改进,许多法律知识不仅明确而且实用。只是教师的教授方式还有待改进,目前来看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让学生感受对法律的需求,更没有了解什么样的形式才是当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

第二,过于单一的培育途径。传统的教育方式导致对于法律知识的传授还是停留在理论灌输为主,形式化的东西过多,法律意识的培养不能只是简单的普法教育,不能停留在单纯的告诉学生有哪些法、哪种法,没有办法让学生参与或模拟参与到某种法的运用中,真正了解到法律的作用,法律的知识。学校的应试考试使得《道德与法治》中法律知识的传授比较零碎,缺乏实践的检验途径,学生单纯的背会某个法律条例,并不会在乎他有没有深入理解并且知道在哪可以运用得到,内心有没有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第三,应试化教育影响严重。法治教育本身在应试教育中的地位不高,有些法律常识不是必考点就被忽略。许多学校不管这些内容是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多么重要,完全毫无道理的放松了对学生法治观念方面的培养,认为学生当前在学校学习,法律的应用、法律意识的培养都是大学之后的事情,目前还顾不上这些知识的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就是《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大部分不是法学专业出身。入职之前的专业把控不严格,没有特殊专业要求,许多初中教师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法学教育,只是凭借自己对法律的理解进行授课,所以对中学生进行法律概念、原则、制度等基本知识的解读就会略显浅薄。这样有着很大的风险,如果教师本人法律知识丰富,那还可以弥补,如果教师自身就对初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没有重视起来,教学效果一定会很差。教育教学实践中就会发现虽然有些教师意识到了法治教育不容小觑,但自身水平有限,在进行法律案例分析教学时,品德课教师描述案件本身浪费太多时间,反而将违法者所承担的法律惩罚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损害一带而过,教师自己对法律知识却是一知半解,更无法对学生引起深刻的自我反省。

二、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建议

首先,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浪潮下,教师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应适当选择法学专业,一方面弥补法律人才的确实,另一方面可以培训之前不是法学专业的教师,一举两得。教师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承担者,是第一责任人和直接推动者。必须紧跟时代要求,对于在职教师进行法律教学进修,从教师内心重视法律的作用,让教师认识到法律意识,对于中学生的重要性。提升师生共同的法治文化意识,努力创造为校园中每位教职员工学习法律规章制度的机会并贯穿教师学习培训始终,帮助教师知法、懂法,树立高尚的师德与法治意识相结合。每年的新晋教师中一定要有法学专业方面的毕业生,使学校教师队伍更专业化。

再次,建设高素质的法治教师队伍。法治意识培育是一项集理论与实践以及必要的政治、法律学知识于一体的涵盖范围广且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工程。所以从教学承担者上下功夫是关键。第一,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在教师招聘入职环节就应当从源头上做好把关,适当加入一些有关法治意识考核的内容;第二,加强培训。不同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拥有一支规模相匹配的以法学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在能够教学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外界相应的法律规定变化和案例情况,对于其他教师和学生学习都有促进作用。第三,强化持续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不断学习法律知识,研究对初中生进行法治意识培育的有效策略,加强自身法学素养,从而更好地将已有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实际中去。

总之,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正视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努力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法治意识培养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左勇.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J].新西部(理论版).2014(08).

[2]何丽丽.思想品德教科书的法制教育内容研究[D].西南大学.2013.

论文作者:刘其梅1,张朝五2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论文_刘其梅1,张朝五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