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务系统调车作业安全管理的探讨论文_赵为民

加强工务系统调车作业安全管理的探讨论文_赵为民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德工务段 河北承德 067000

摘要:随着铁路营业线持续延展和工务设备修理“专业化、集中化、机械化”生产组织模式的实施,工务调车作业量及安全风险也日益增加,如何规范和加强工务调车作业管理,确保调车作业安全可控,已成为亟需面对的管理新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影响调车作业安全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加强工务系统调车作业安全管理的对策,旨在提高工务系统调车作业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工务系统调车;作业安全管理;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范围内正大量修建高速、普速铁路。当今信息化时代,高速铁路也投入了大量科技化建设,人力物力充沛,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较高,为今后高速铁路的普及奠定了有效基础。然而,大部分铁路的现场施工环境差,并且参与作业的人员流动性高,个人素质偏低,加之施工作业条件比较艰苦,导致现场管理安全事故数量剧增。因此,加强工务系统调车作业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 影响调车作业安全的关键因素

1.1 调车作业操作人员的安全素质比较低

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在进行调车作业的过程中,一些操作人员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其安全素质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因此无法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在进行调车作业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一些违反安全规则的行为,为调车作业埋下了重要的安全隐患;第二,铁路运输部门缺乏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一些操作人员的技术无法满足调车作业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调车作业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操作,进而影响调车作业的安全。

1.2 部门之间的管理比较混乱

由于调车作业比较复杂,因此在进行调车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协调和配合。但是,目前铁路运输部门之间的管理比较混乱,无法满足调车作业过程中部门配合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车作业的复杂度决定了进行调车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和人员进行配合。但是,部门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机制,容易产生沟通不及时等问题,部门之间合作的效率比较低,严重影响了调车作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二,缺乏对调车作业有关部门的有效管理,无法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当出现安全事故后,无法将责任落实到位,增加了调查作业安全控制的难度。

1.3 调车作业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

调车作业的实际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为调车作业的进行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一些调车作业的路线蜿蜒盘旋,有些地方存在很长的坡道,这些因素影响了调车作业的安全,进一步增加了调车作业的操作难度,严重影响了调车作业的安全;第二,对调车作业的环境疏于管理,使得树枝和杂草等杂物阻碍了工作人员的视线,同时一些地方缺乏一定的照明措施,操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障碍物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调车作业的正常工作。

2 加强工务调车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2.1 强化落实专业和主体管理责任

(1)针对工务调车专业管理短板,路局应从大运输、大安全角度定位思考,决策推进专业管理跨系统延伸,实施专业安全一体化管理,明确对口专业管理职责,健全常态工作机制,落实履职考核与责任追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路局运输部门应将调车专业管理延伸至工务单位,将工务系统的调车作业与本系统调车专业管理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考核,切实加强对跨系统工务调车专业管理的支持、指导和帮促。

(3)路局工务部门及相关单位,应配齐配强本系统调车专业管理人员,细化完善调车安全管理制度和调车作业标准,组织本系统专业管理、调车作业人员参加路局调车专业培训,并加大调车安全设备设施投入和运用管理力度,履行工务调车安全主体管理责任。

2.2 强化建设高素质人员队伍

(1)规范岗位晋升管理。工务机械车(机车)司机必须符合国家铁路局规定的驾驶资格要求和铁路总公司规定的任职基本条件。从事调车组的人员应按照学员→制动员→连接员→调车长岗位职业标准逐级培训考试、技能鉴定合格后梯级晋升。

(2)强化适应性教育培训。工务调车人员应纳入运输系统定期调车专业技能培训,熟练掌握岗位专业技能,清楚认识本岗位存在的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要通过强化落实逐级抽考制度,增加抽考频次、扩大抽考覆盖面,以抽考结果来检验培训效果。

2.3 强化建设作业标准化体系

(1)合理界定调车作业范围。铁路局要从规章层面明确界定工务与车务调车作业范围,尽可能减少工务调车作业量。对配合工务大中维修作业,解编作业量较大的路用车辆在设有车站调车组的站区调车作业,首先应考虑由车站调车组承担。

(2)规范一批调车计划作业标准。要针对不同的作业区域和作业方式,从计划编制、传达布置、作业前预想、作业分工、作业联控等,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细化规范,把安全关口前移到作业之前。

(3)规范一班作业标准。一是规范交接班制度。要突出班前预想和包线检查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从源头上保证调车作业安全。二是规范班后总结,由班组长主持总结一班安全和任务完成情况时,应根据作业量的大小,全部或选取关键部分作业监控(录音)资料,对标分析作业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措施,落实整改。

(4)规范岗位考核标准。要把调车各工种、各岗位必须遵守的作业纪律、作业标准、作业要求、联控互控、劳动安全措施等通过解读纳入岗位考核标准,采取日常检查、抽查与月度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调车人员进行对标考核。

2.4 强化落实关键环节控制

(1)严格执行单一指挥。同一区域确需由多台轨道车(机车)作业时,必须逐台依次作业。调车人员必须正确及时地显示信号,轨道车(机车)乘务人员应认真确认信号并回示,认真执行呼唤应答制度,正确及时地执行信号显示的要求,没有信号,不准动车,信号不清,立即停车。

(2)严控调车运行速度。调车作业要准确掌握速度,作业前应针对进出基地走行,基地内、车站内、区间内作业等情形,实时将车载运行监控装置设置为相应控制模式。一班作业结束后,应及时下载监控装置、音(视)频设备记录数据,落实专人对照调车作业计划,班班检索、逐个分析。

(3)严控停留车辆位置。在《调车作业通知单》的示意图上应标注停留车辆位置及间距。连挂车辆要正确显示十、五、三车的距离信号(单机除外),没有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不准挂车,没有司机回示,应立即显示停车信号。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工务系统承担调车作业有其个性特点和专业管理弱点,要确保工务调车安全,需要相关部门增强大运输、大安全意识,实施专业管理跨系统延伸,切实强化工务调车专业管理。工务系统应从落实主体管理责任、规范作业行为、强化关键控制上下功夫,确保工务调车安全可控。

参考文献:

[1]徐宁.铁路调车作业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传播,2013(11)

[2]李学林.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管理[J].铁道货运,2010.

论文作者:赵为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加强工务系统调车作业安全管理的探讨论文_赵为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