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防护策略论文_张萍,张鑫,曹建萍

浅谈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防护策略论文_张萍,张鑫,曹建萍

张萍 张鑫 曹建萍

(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甘肃嘉峪关7351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各种高危因素的防护措施。方法:总结和分析了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各种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感染科护士职业危害事件的发生。结果:归纳和总结了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各种高危因素的防护措施。结论: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理心理危害因素等,针对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降低损伤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感染科;护理;职业暴露;自身损伤;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国家,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淋病、梅毒、艾滋病及发病趋势也在增加。近年来结核病卷土重来,禽流感、甲型HIN1流感、手足口病、MERS等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感染科病房是一个各种传染病聚集且病死率及感染率高发的科室之一,因此,医院感染科护士如何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或降低职业危害因素对护士造成伤害,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我院感染科护理潜在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分析报道如下。

1物理因素防护:1.1紫外线、臭氧消毒的防护: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在测试以及更换紫外线灯管时,需要配戴墨镜。在使用臭氧空气消毒机以及紫外线灯时,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室内,以此来避免人的眼睛和皮肤直接的暴露在灯光下。1.2粉尘防护:护士严格按规程操作戴上口罩、帽子,尽可能避免粉尘进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1.3医疗锐器刺伤的自我防护:感染科护士应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治疗过程中用过的针头不能回帽;治疗过程产生的利器应立即置入利器盒中;利器盒应随时紧跟治疗车,便于丢弃利器;利器盒不能超过2/3,必须按要求及时处置。1.4污染物感染的防护:护士操作过程中不慎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皮肤或黏膜后,应立即脱去手套,由近心端向远心端不断挤出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10 min,然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浸泡消毒,干后再黏上无菌敷料。根据职业暴露报告原则报告医院专家组,并立即抽取职业暴露者血液进行相关抗体检测,由专家组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进行预防性治疗。1.5放射线性危害的防护为避免放射线在体内蓄积,要减少护士暴露于射线和紫外线环境中的机会。病人行床边拍片时医护人员应暂时回避,采用紫外线消毒、人机不共存式三氧消毒机时应在室内无人时进行,紫外线强度监测时戴防护面罩及眼镜,以减轻伤害[1]。

2化学因素防护:要科学地使用化学消毒剂浓度,集中存放,容器密闭,并有显著标记。尽可能减少接触含氯消毒液的时间,避免对皮肤、黏膜、眼的刺激。定期监测空气中浓度,减少呼吸道,皮肤吸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配置、接触各种化学消毒剂时,戴好口罩、手套,必要时戴眼罩,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配置浓度、不良反应。盛装各种消毒液的容器要加盖,以免挥发到空气中。应保持密闭性能良好,注意开窗通风。

3生物因素防护:接种疫苗是防止生物性疾病传播最有效的预防办法。感染科护士更要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洗手,戴手套并进行手的消毒足控制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在为每一例患者进行操作时,用手消毒液搓手也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2]。

4生理、心理、社会因素防护: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心理素质,要求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习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防止纠纷发生。对临时出现的问题能够沉着冷静,并且做出准确的判断。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情绪调控,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会注重自身修养,宽容待人,以改善协调人际关系。培养广泛的兴趣, 丰富业余生活,正确对待社会的偏见。主动学习压力管理知识,将压力变为动力,树立较强的职业信念和良好的职业价值观[3]。

5.增强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要想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以下两点是必不可少的(1)对护理人员制定一套严格的奖惩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制度,对于在工作中,态度不认真、护理效果一般的护理人员要毫不留情的进行严厉惩罚,而对那些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护理效果的工作人员不仅要给与精神上的鼓励,更重要的是给与物质奖励,以此来在最大程度上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2)医院的高层领导,要时刻关注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安全问题,给与他们在行政以及财政上最大能力的帮助,另外还要建立健全的培训制度,将感染科护理人员的每个操作环节都加以规范,同时注重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培训工作以及他们的专科理论学习,以此来将职业危险率降低到最小,与此同时,还要提高护理人员对刺伤的认识,不断的强化他们的职业教育,认真指导每位护理人员遇到危险时候的及时的处理方法,让他们能够熟练的掌握个人防护措施以及对医疗器械的使用,认真严格的遵守隔离制度。

6. 营造绿色工作环境,提供各种防护设施及物品用具:感染科病房设计要有利于空气循环,布局合理,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并醒目标识。对于呼吸道传播病房,如有条件,设计使用负压病房,无条件时应加强病房空气消毒,加强病房通风管理,配备各种防护设施。

总之,感染科护士工作存在职业危害是客观现实,职业危害是多方面的,职业安全不容忽视,个人重视和行政干预是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害的关键。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安全强化教育,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学习并考核每位护士“职业暴露工作流程”,规范感染科护理操作各个环节,合理安排护士值班的班次,并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把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1] 罗毅, 阐玉英.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对策[J]. 现代医院管理, 2012, 10(2): 65-67.

[2] 罗德英. 感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范对策研究[J]. 医药前沿, 2012, 2(11).

[3] 张海燕. 影响传染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因素及对策[J]. 全科护理, 2011, 9(28): 2624-2625.

论文作者:张萍,张鑫,曹建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3

标签:;  ;  ;  ;  ;  ;  ;  ;  

浅谈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防护策略论文_张萍,张鑫,曹建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