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预后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陈靖

陈靖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京市江宁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 南京 211100)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血管球囊扩张术,观察组则应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预后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管狭窄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疗效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管内支架植入术;预后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099-02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外科临床疾病,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病发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已造成重大威胁[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常见的致病原因为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性病变,传统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效果一般,并发症较多,近年来随着血管内导管技术的成熟及介入材料的不断研发,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日渐成为临床主推的治疗方法[2-3]。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自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为(51.59±8.46)岁;血管狭窄程度(75.16±3.43)%;病症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例,脑梗死7例,椎基底动脉狭窄12例。观察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为(52.61±8.92)岁;血管狭窄程度(75.47±3.56)%;病症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例,脑梗死6例,椎基底动脉狭窄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管狭窄程度、病症类型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后,行经皮右股动脉穿刺,将动脉鞘置入,同时采用肝素抗凝。行主动脉弓上造影,将导管、导丝沿狭窄血管置入,根据患者狭窄血管实施血管球囊扩张术,通过造影确认原狭窄好转后,将导管和球囊撤出进行再次造影,确认原狭窄好转,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有效的术后清理,包括对穿刺点封堵和包扎,返回病房后定时为患者测量血压、心率、脉搏等。观察组实施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在局部麻醉条件下,行经皮右股动脉穿刺,将动脉鞘置入,同时采用肝素抗凝。此时针对患者狭窄长度、部位、侧枝循环进行造影,而后在患者颈动脉内释放保护伞,利用导丝定位支架,将狭窄部位全覆盖,完成其他后续处理后关闭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评价患者预后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住院时间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均较治疗前有较大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特点,是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医学热点问题之一[4]。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极易引起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传统临床治疗普遍采用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但患者预后差、复发率高的缺点十分突出。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新型血管内导管技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脑血流灌注,提高患者预后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5]。

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管内狭窄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管内狭窄症状,修复神经功能缺损,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从而减少患者住院时间。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安全性高,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实施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狭窄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程慧冉.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2):53-55.

[2]徐庶.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分析[J]. 世界临床医学,2015,9(8): 253-254.

[3]宋波,雷蕾,张家伟,等.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中长期预后及安全性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04):90-92.

[4]吴水平.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中长期预后及安全性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3):308-310.

[5]李远志,段传志,李西峰,等.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10): 1288-1289.

论文作者:陈靖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预后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陈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