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验对急性阑尾炎患儿诊断的意义分析论文_刘志勇

尿常规检验对急性阑尾炎患儿诊断的意义分析论文_刘志勇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医院 15200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阑尾炎患儿通过尿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超声诊断,观察组运用尿常规检验诊断,而后分析两种方式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在诊断的准确率上,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88%。结论:急性阑尾炎患儿通过尿常规检验可以有效的提升准确性,提升治疗临床治疗的水平。

【关键词】尿常规检验;急性阑尾炎;小儿病患

急性阑尾炎在小儿病患中属于多发性的急腹症,一般病情早期没有显著的症状表现,同时由于小儿病患无法清楚的主诉病情,配合诊断的能力较低,由此导致在临床诊断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需要借助于医疗技术来做诊断辅助,降低误诊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来自本中心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其中男患儿为51例,女患儿为49例;年龄范围无4至13岁,平均年龄为(8.2±1.5)岁;患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与右下腹的压痛等,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其中对照组运用超声诊断,观察组运用尿常规检验诊断。观察组当患儿入院后经过初步面诊进行20ml的尿液收集做尿检,其中检验的内容包括尿液的酸碱度、透明度、颜色、蛋白质的水平、尿糖定性以及上皮、白、红细胞的计数等。如果其中的中性粒细胞或者白细胞计数有升高,可以有效地判断其患有急性阑尾炎,而对于较大年龄的女性患儿,尿检要避开经期对检验物的干扰,同时要对阴部做必要的清洁,保证检验物的质量[1]。对照组运用超声对患部做影像检测。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均与病理诊断做比照,而后将数据经由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做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 结果

在诊断的准确率上,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84%。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在小儿病患中的发病率在10%,一般高发年龄在5岁以后,以6至12岁小儿病患为高发段,而在3岁以下的患儿中一般发生率不高。而1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较少,主要是与其阑尾发育情况有关,该种情况下在盲肠的阑尾具有较广的开口,由于不容易产生梗阻而导致急性阑尾炎更小。而发病的季节也有一定特点,一般在初春的3、4月与7、8月期间发生较多。该疾病发病急促,同时小儿病患对于疾病没有全面的认识,无法及时的意识病情及其严重性,同时其发病急且快,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确诊和治疗,容易导致穿孔性阑尾炎发生,导致腹腔组织的污染,提升了急性阑尾炎的严重程度[2]。

尿常规是临床上常用的三种常规检验之一,可以有效的对泌尿系统、肾脏和糖尿病等做出有效的诊断。尿检在操作上较为简便,费用低,准确性有保证,误诊率低。而在超声诊断中,如果阑尾的直径在6mm以下之下会导致误诊或者漏诊。而如果病情快速的发展会导致穿孔可能性提升,其几率达到30%。而在小儿病患中,由于症状不明显,可能右下腹不会有突出的压痛或者肌紧张等症状,特别是小儿病患主诉不清楚的状况下,其症状更加难以发现。一般患儿中如果有腹腔炎症或者阑尾的尖端朝向输尿管或者膀胱的状态下,通过尿检可以有效的发现尿蛋白、白细胞和红细胞。同时在诊断上会有不同疾病的相似情况,容易导致误诊,其中输尿管结石的腹痛症状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在诊断上有一定的难度。输尿管结石中尿检会有红细胞计数比重提升的状况,一般会在(+++)水平以上,而阑尾炎则一般在(++)以下,同时急性阑尾炎一般会有有下腹的肌紧张。而输尿管结石通过B超检验则可以有效的反映出输尿管的结石阴影与扩张情况[3]。在肾炎诊断中,尿检会诊断出尿蛋白阳性,其出现主要是因为输尿管和旁观因为泌尿或者脏器的炎症而导致出现含有蛋白质的脓液、血液或者黏液物质,从而出现尿蛋白阳性问题,而急性阑尾炎则不会出现该情况。少数的急性阑尾炎会有尿蛋白的(+)水平,而(++)的状况极为少见。而正因为特殊案例的急性阑尾炎出现尿蛋白阳性,从而导致医生会倾向于判断为肾炎的可能。而尿蛋白的假性和真性区别可以通过做尿液的离心、过滤等做精细化检测,这样可以有效的将假性情况做排除。而肾炎与阑尾炎在红细胞检测上也有差异,肾炎的尿检红细胞会有更多的畸变,而阑尾炎则不会有相关问题。而肾炎的患儿还表现在有眼部和踝部的水肿,以及血压升高等情况,这也是有效区别不同病症的方式。而超声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做影像检测来区别急性阑尾炎与其他病症的区别,但是并不代表可以有效的对急性阑尾炎做及时有效的诊断。因此在临床诊断上,情况允许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综合诊断,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尿检中要提升尿检的质量,保证尿检中尿液的纯度,减少外在污染,同时检测仪器自身要更为精准有效,从而才能有效的提升尿检的准确性。尿检本身虽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尿检受到的外在干扰性较大,与尿液采集者自身对尿检的认识程度、尿液检验人员自身的操作水平,尿检仪器等各方面都有关系,尿检可以采用人工镜下检测,也可以通过自动仪做检测,不同的检测方式等对检测的结果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即便不是患者自身疾病诊断的相似问题,也会有尿检自身存在的检测质量问题,进而导致临床诊断的误差。因此,不可以过分的依靠检测手段与结果,对于患者的症状要有更为准确的判断,同时尿检流程也要逐步的规范化,避免不当操作导致结果的失实。

参考文献:

[1]谭莉.尿常规检验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方面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13:65.

[2]李雪梅.尿常规检验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鉴别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2,30:118.

[3]朱滨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01:34-35.

论文作者:刘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尿常规检验对急性阑尾炎患儿诊断的意义分析论文_刘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