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军事训练与教育论文_刘经纬 陈宇鹏 秦君健

转型中的军事训练与教育论文_刘经纬 陈宇鹏 秦君健

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作为院校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体育课程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变化与要求,要不断的调整军事训练与教育的方法,使军事训练与教育在转型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探索院校军事体育教育训练转型的新途径。

关键词:军事体育;军事训练与教育;转型

适应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要求,变革教学内容,拓宽训练领域

(一) 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搞好学员入学入伍阶段的基础体能训练

在军事教育转型中,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这是与其他体育训练相比所在的不同之处,同时,学员经过强化的军事训练与教育之后,可以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为了提高学员的身体素质可以从人的体质变化规律来实现,从而有效改善学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此外,在训练过程中,切忌让学员进入“训练量不足”和“训练过度”的两个极端。由于,我国各地的教育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且学员的基础体能训练容易被忽略,因此,本文建议在军事训练与教育中应该以促进学员全面发展为主要的训练目标。

(二) 本着“军事训练为军事斗争服务”的原则,加强新战争形态对军人体能要求的研究

在现代战争中,有的学者认为这是非接触性的信息化战争,对于信息化武器装备的要求非常高,而对于体能方面的要求相对减少。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如今,现代战争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战斗力的组织更加丰富,虽然高技术的装备和多样化的作战方式逐渐在现代战争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体能和搏击术在战争中也同样很重要。从表面来看,在现代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军队作战系统的先进化程度,但在实践中作战如何实施依然还是由人来完成。对军事体能涵义的界定,我国军事体育专家孙学川曾说过,军人完成的作战任务必须符合综合性的生物学素质,即体力、脑力、心力,体力代表着军人强壮的体魄;脑力代表着军人充沛的精力;心力代表着军人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在如今的现代化战争的作战方式变化下,军人的体能素质并没有降低,反而要求越来越严格,在世界各国对军事训练与教育的要求没有因为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广泛运用而降低。所以,在军事教学训练中,要紧紧围绕军事体育训练的目标与任务来展开,以现代战争需要的军事人才为依据,对于不同专业的体能特点,实施不同的训练项目,从而有效提升军人的体能素质。

(三) 本着“适应部队军事训练需要和适应新战争形态”的原则,加强对学员综合能力的培养

1、在军事体育的教学训练中,加强学员的素质教育

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其包含三大核心观念,即面向全体,培养学员健全个性,实现学员全面发展。这三大核心观念应该在军事训练与教育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员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并把其作为军事教学训练的主要目标。对于军人的体能素质而言,军人要具备强壮的气魄,能承受各种艰苦条件的考验。此外,军人还要具备顽强的的拼搏精神,团结合作的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2、适应社会和学员的需要,充分挖掘军事体育的衍生功能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体育的要求也逐渐变得更多,因此军事体育也会逐渐衍生出新的功能。在我国各大军事院校中,军事的教学具备一定的开放性与活力性,它的变化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符合转型中军事训练与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我国的军事院校中,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军事体育文化氛围,其次开设一些符合新时代军队和学员需要的体育项目,最后把军事体育衍生出来的新功能加强促进军事体育领域的发展。

3、要综合考虑军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开辟“大体能”研究新领域

对军人而言,除了具备强壮的身体之外,其健康的心理素质也非常的重要。军事体能训练是一个生理与心理的综合性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心理学家认为,与其他职业相比,军人职业有很大的特殊性,该职业对军人体力与心理所承担的负荷要求远远超出了正常普通人的水平,如果军人出现紧张、不自信、自责等不良的心理状态,都会给战争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给予军人适当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可以帮助军人形成稳定的、成熟的心理,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在战争中保持高度的部队战斗力。

适应信息化时代特点的要求,构建军事“数字化”教学训练系统

军事训练与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有效提高学员的整体体能水平,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体能训练。但是,在实际训练中,学员的体能训练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整体的教学效果不能反应出正确的学员体能信息。因此,构建“数字化”的军事体育训练系统,将有效的将信息化运用到高效的军事训练之中,可以有效提高军事教学的效果。

(一) 加强军事教学训练信息资源的建设

在军事训练与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军事院校现有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全面的训练系统,具备完好的教学的场所与设备,同时要把各个院校之间的军事教学资源对外开放共享。此外,还要加强建立学员体能的信息资料数据库,这样可以随时掌握学员的体能体质的训练变化,从而可以有效推动院校的军事训练与教学在转型中迈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 构建“数字化”军事训练系统

军事院校也要大量构建“数字化”的军事训练实验室,把多媒体、计算机与训练器材进行结合运用,随时掌握学员训练的身体负荷数据,可以减少训练中产生的一些危险性。在训练中也可以适当的增加趣味性的运动形式,提高学员训练的积极性和持久性。此外,“数字化”的军事训练系统,主要特点就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使军事训练充满个性化与教育化,并且该系统要时刻监测学员的训练效果,以便充分掌握训练中出现的不足与缺陷。

改革教学训练管理模式,实现教、训、管各环节一体化

(一) 科学筹划,以“教”为主导

在军事训练之前,教练要充分研究新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以及训练的模式,向学员认真分析、说明训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培养学员军事素质中,要始终围绕军事体育教学训练来展开,把军事训练的考核作为教学的重点。在大力推动开展经常性军事训练和制度化军事考核下,把教、训、管融为一体,培养学员训练的自觉性,有效提高学员的军事素质。同时,教练还要提高一定的教学理论水平,能够在教学、训练、考核各个环节中做出有利的指导作用。

(二) 严格施训,以“训”为中心

在训练中,以科学的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将理论与训练有效结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训练手段,实现科学化的训练。首先,在实施军事教学中以精讲多练为主,依据不同体质的学员,因人施教,采取科学的训练措施。其次,在训练中以学员团队为主,教练起到指导与辅助作用,实现教与训的结合。

(三) 重点突出、以“管”为主线

想要获得优秀的训练效果,严格的教学管理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军事院校要加强、提高教学与管理单位之间的互动关系,把教、训、管的形成一股力量。在教学中,把课上与课下进行相互配合式的教学方法。同时,要把学员依照一定的阶段有目标的进行训练管理,以科学的教学思想、规范的教学方法、多样的考核形式作为军事教育的理念,系统化的去管理学员,从而使学员的综合军事素质得到锻炼与提高。

参考文献

于庆金等. 新时期军事体育深层次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10).

林建棣,包瀛春. 军事体育 (上册) [M] .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60-142.

颜金发.适应军事训练转型要求转变政治工作服务保证模式[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0,11(01):99-101.

马鹰.党的军民融合式培养军事人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研究[J].中国军事教育,2011(3):9-10.

论文作者:刘经纬 陈宇鹏 秦君健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转型中的军事训练与教育论文_刘经纬 陈宇鹏 秦君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