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网继电保护发展趋势及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_赵志凯,陈天民

探讨电网继电保护发展趋势及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_赵志凯,陈天民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智能设备采集的模拟量、开关量、一次设备状态量大大增加,运行员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一、二次设备的实时信息。本文针对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其系统构成和功能分析作出了具体综述。

关键词:综合自动化系统;装置;刍议

一、前言

电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整个电网的一、二次设备信息进行综合利用,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几年,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综合利用整个电网的一、二次设备信息成为可能。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就是综合利用整个电网智能设备所采集的信息,自动对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并调整继电保护的工作状态,以确保电网运行安全可靠的自动化系统。

二、系统构成

2.1从电网的角度分析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获取信息的途径。电网的结构和参数,可以从调度中心获得;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输送潮流,可以通过EMS系统实时获得;保护装置的投退信息,由于必须通过调度下令,由现场执行,因此可以从调度管理系统获得,并从变电站监控系统得到执行情况的验证;保护装置故障及异常,可以从微机保护装置获得;电网故障信息,可以从微机保护及微机故障录波器获得。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现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信息资源是充分的。

2.2及时完成对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我认为任何系统都可能会发生问题,如果是以前发生了事故,工人们会依据现场的情况以及自己的经验对其进行判断,当然,这样的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毕竟不是那么的准确。有了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其搜集的运行状态对故障进行初步的判断,随后该系统会对故障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得到确切的结果,同时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对问题进行解决,实现在高效率之下对其的恢复处理。如果出现了较大的事故,可能会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可能保护系统会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可以通过该系统通过远程改变定值,同时发挥其适应性以达到电网的安全与稳定。

2.3实现保护检修保护系统会存在装置出现问题的情况,一般是由于其质量安全问题或者是设计存在不足等等。现在可以通过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很轻松的就能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通过自身检查出哪里存在问题,客户机此时发出警告,并对其及时的反应,进行及时的解决。还可以通过开关量变位报告来发现是否存在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三、功能分析

3.1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对系统运行状态的自适应电网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十分复杂,由于传统的继电保护以预先整定、实时动作为特征,保护定值必须适应所有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的变化。为使预先整定的保护定值适应所有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的变化,必然出现以下问题:A.缩短了保护范围,延长了保护动作延时。B.被迫退出某些受运行方式变化影响较大的保护。如四段式的零序电流保护仅能无配合的使用其最后两段。C.可能还存在由于运行方式考虑不周而出现失去配合。D.被迫限制一次系统运行方式。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只要在调度端的服务器安装故障计算及继电保护定值综合分析程序,依靠从EMS系统获得的系统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就可以迅速准确的判断出当前继电保护装置整定值的可靠性,如出现部分后备保护定值不配合时,根据从调度管理系统获得的线路纵联保护及母差保护的投入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定值。

3.2实现对各种复杂故障的准确故障定位目前的保护和故障录波器的故障测距算法,一般分为故障分析法和行波法两类。其中行波法由于存在行波信号的提取和故障产生行波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而难以在电力生产中得到较好的运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故障分析法如果想要准确进行故障定位,必须得到故障前线路两端综合阻抗、相邻线运行方式、与相邻线的互感等信息,很显然,仅利用保护或故障录波器自己采集的数据,很难实现准确的故障定位。另外,对于比较复杂的故障,比如跨线异名相故障,单端分析手段已经无法正确判断故障性质和故障距离,因此,往往出现误报。我们知道,得到的系统故障信息愈多,则对故障性质、故障位置的判断和故障距离的检测愈准确,因此,通过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调度端数据库中,已经储备了所有一次设备参数、线路平行距离、互感情况等信息,通过共享EMS系统的数据,可以获得故障前系统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发生后,线路两端变电站的客户机可以从保护和故障录波器搜集故障报告,上送到服务器。调度端服务器将以上信息综合利用,通过比较简单的故障计算,就可确定故障性质并实现准确的故障定位。

3.3完成事故分析及事故恢复的继电保护辅助决策系统发生事故后,往往有可能伴随着其它保护的误动作。传统的事故分析由人完成,受经验和水平的影响,易出现偏差。由于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搜集了故障前后系统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变电站保护和故录的故障报告,可以综合线路两端保护动作信息及同一端的其它保护动作信息进行模糊分析,并依靠保护和故录的采样数据精确计算,从而能够迅速准确的做出判断,实现事故恢复的继电保护辅助决策。当系统发生较大的事故时,由于在较短时间内跳闸线路较多,一般已经超过了继电保护能够适应的运行方式,此时保护可能已经处于无配合的状态。此时进行事故恢复,不仅需要考虑一次运行方式的合理,还需要考虑保护是否能够可靠并有选择的切除故障。借助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分析当前运行方式下保护的灵敏度及配合关系,并通过远程改定值,完成继电保护装置对系统事故运行状态的自适应。

3.4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根据以往的统计分析数据,设计存在缺陷、二次回路维护不良、厂家制造质量不良往往是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的主要原因。由于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自检及存储故障报告的能力,因此,可以通过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

3.5对系统中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与继电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交换保护配置、服役时间、各种保护装置的正动率及异常率等信息,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分析。特别是当某种保护或保护信号传输装置出现问题,并暂时无法解决时,通过将此类装置的可靠性评价降低,减轻系统对此类保护的依赖,通过远程调整定值等手段,实现周围系统保护的配合,防止因此类保护的拒动而扩大事故。

3.6自动完成线路参数修正由于征地的限制,新建线路往往与原有线路共用线路走廊,线路之间电磁感应日益增大。造成新线路参数测试的不准确以及原有线路参数的变化。现在,依靠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将每次故障周围系统保护的采样数据进行收集,利用线路两端的故障电流、故障电压,校核并修正线路参数,实现线路参数的自动在线测量,从而提高继电保护基础参数的可靠性,保证系统安全。

四、实现本系统的难点分析

从技术上说,实现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条件已经成熟,无论是变电站客户机对保护信息的搜集、信息的网络传输还是调度端服务器对EMS系统共享数据的读取、故障及稳定分析计算,都可以得到解决。主要的实施难度在于此系统需要综合继电保护、调度、方式、远动、通信以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各个专业的技术,并且涉及到控制运行设备,其它专业一般不愿牵扯其中,因此只有解决好管理问题,才可能顺利实施。

五、结语

我国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实现,将给电网继电保护工作带来一次质的飞跃,不但加强了继电保护的效能和可靠性,还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力系统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2]严兴畴,继电保护技术极其应用[J]科技资讯.2015.

[3]周培华,浅谈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J].科技咨询导报2016.

论文作者:赵志凯,陈天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探讨电网继电保护发展趋势及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_赵志凯,陈天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