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原因及其对策分析论文_赵风娥

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原因及其对策分析论文_赵风娥

赵风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50012)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发生原因,提出应对对策,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选择我院输液室2013 年5 月至 2015 年4 月间出现的静脉输液护理纠纷事件74 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纠纷发生原因,并提出应对对策。结果:静脉输液护理纠纷 发生的原因有护患沟通较少、护士技术水平低、护士责任心不强、病人期望过高和药物过敏反应等。结论: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有 多个方面,采取防范性措施,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加强静脉输液所有环节控制,能够有效减少静脉输液护理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应对对策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6-0867(2015)03-0217-01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其护理操作专业性强、技术 要求高,经常容易发生护理不到位问题,引起护理纠纷,影响医院 服务质量,降低患者满意度,为此,如何有效减少静脉输液护理纠 纷的发生,成为医院关注的重点内容[1]。本文就通过对74 例静脉 输液护理纠纷事件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生原因,探讨合适的对 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输液室2013 年5 月至2015 年4 月间出 现的静脉输液护理纠纷事件74 例,其中,有男性25 例,女性49 例, 年龄16-51 岁,平均年龄32.5±4.2 岁,静脉输液治疗的病情有发热、 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脑血管病等。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74 例静脉输液护理纠纷 事件的记录进行分析,总结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 在护理纠纷事件发生原因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2.1 护理人员因素 ①技术方面因素:静脉输液对于穿刺技术 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应当能够快速一次穿刺成功,但由于护理人员 穿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新上岗的护理人员由于经验不足等, 需要多次穿刺才能成功,加剧了患者的痛苦,引起患者不满,最终 导致护患之间发生纠纷;同时,穿刺后固定不紧、拔针处理不当等, 也是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的体现,是护理纠纷的诱发因素。②心态 方面因素:在静脉输液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有时会存在责任心不 强的情况,没有按照“三查七对”的要求落实工作,没有及时对静 脉输液患者进行巡视,输液的速度过慢或过快没能得到有效处理, 引起不良结果,患者病情变化没能第一时间发现,延误最佳治疗时 机,加上服务意识淡薄、态度不端正的因素,都会使患者产生不满 情绪,发展成护理纠纷。③沟通方面因素:护患之间的沟通十分重要, 是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病情的重要途径,在沟通工作中,存在较多问 题,比如沟通技巧较差、服务态度粗暴、耐心不足等,都会使护理 人员得不到患者信赖,护患之间出现口角冲突,引发护理纠纷[2]。

1.2.2 病人自身因素 ①体质因素:不同病人的体质存在较大差 异,部分患者体质是易过敏的,在静脉输液前检查不到位或者患者 隐瞒,静脉输液中在药物刺激作用下,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患者 本身却不承认,将不良反应原因归结于输液时消毒不到位,护士和 患者责任不清,产生纠纷。②心理因素:部分患者对静脉输液和护 理抱有过高的期望,在没达到其期望值时,产生愤怒、焦躁情绪; 加上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缺乏对护理人员的尊重,对护士存在 偏见,在发生不如意事情时,故意找护理人员麻烦,导致纠纷发生。 ③血管因素:患者的血管情况有时不利于穿刺,比如皮层较厚、血 管不清晰等,难以一次穿刺成功,导致患者不满;还有患者针管不 宜固定,容易发生滑针引起血管外渗,导致患者与护理人员发生冲 突,形成纠纷[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 药物使用因素 ①在输液时,没有向患者介绍药物情况、 禁忌事项等,在出现过敏反应、热原反应时,患者会将原因归咎于 护士,造成护理纠纷;②在药物使用中,同一种病情可能需要注射 多次药物,当后用药物与之前药物外观不同时,患者可能误认为药 物配错,护理人员没有进行解释,引起患者担忧等情绪,产生争执, 引发纠纷。

2 结果

在本组调查研究中,通过对74 例静脉输液护理纠纷事件的回 顾性分析,得知纠纷发生的原因有护患沟通较少、护士技术水平低、 护士责任心不强、病人期望过高和药物过敏反应等。

3 讨论

从本组调查研究可知,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有多个方 面,既有护理人员的原因,也有患者方面的原因,针对静脉输液护 理纠纷发生原因,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3.1 完善静脉输液护理的管理制度,加强落实 ①在静脉输液护 理过程中,要由两名护士人员共同完成,严格按照“三查七对”要 求做好输液的配制和加药工作。②使用输液执行单,登记静脉输液 使用的药物基本情况、输液的时间等,由护士签字、病人监督。③ 在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每位护理人员要掌握自己负责的所有患者 输液情况,加强巡检,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或者输液出现的问题, 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因预防工作不到位引起的纠纷[4]。

3.2 提升护理人员对纠纷的认知度,做好预防 护理纠纷的发生, 对护理人员和患者而言都是无益的,护理人员不能带着无所谓的态 度从事工作,增加护理纠纷发生概率。为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医 院需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 条例,在静脉输液护理工作中,既要不损害患者的合法权益,也要 依法保护自身的权益,加强对护理纠纷的防范,有效减小护理纠纷 发生的可能。

3.3 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素质 静脉输液护理对 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为此,医院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 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学习、交流,提高护理人员对穿刺、 拔针等操作理论知识的熟练程度,并给护理人员提供穿刺技术练习 机会,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其在静脉输液护理中能够准 确应用穿刺技术,做到一针见血,避免患者出现不满情绪。

3.4 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针对护理人 员服务态度较差、与患者沟通不当的情况,医院要加强相应的宣传 教育,使护理人员逐渐养成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改变护理人员对 待患者的心态,在护理中做到主动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效 预防纠纷发生。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以热心、 耐心、积极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避免沟通不当引起患者反感情 绪,有效防范纠纷发生[5]。

3.5 建立临床告知制度,预防患者误解引起纠纷 静脉输液属于 侵袭性操作,应当建立临床告知制度,将相关的内容详细告知患者, 避免患者发生误解,使患者积极配合穿刺。在临床告知中,主要的 内容有输液目的、药物性质和作用以及副作用、禁忌事项和不良反 应等,使患者了解药物的适用性,及时向护理人员告知自身可能存 在的不适宜情况,避免后期出现问题,引起双方纠纷。 综上所述,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采取防范 性措施,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加强静脉输液所 有环节控制,能够有效减少静脉输液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欧阳培英. 门诊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及对策探讨[J]. 大家健康 (中旬版),2013,7(4):126.

[2] 谢秀丽. 门诊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及防范[J]. 健康必读(中旬 刊),2013,12(12):413.

[3] 李珍玉, 赵冰, 朴冬玉等. 静脉输液常见护理纠纷探讨及对 策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7):2634-2635.

[4] 田静, 冉茂黔, 麻平规等. 小儿静脉输液中护理纠纷及对策 [J].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33-1233.

[5] 闫治芳, 张红. 浅析静脉输液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 医学信 息(中旬刊),2011,24(9):4833-4834.

论文作者:赵风娥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  ;  ;  ;  ;  ;  ;  ;  

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原因及其对策分析论文_赵风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