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如何开展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论文_汪键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黄山 245099

摘要:目的:对采取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护理科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分别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和综合性教学方法,两个班的学生在一般资料和学习能力上不具有明显差异。结果:采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的班级,其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效果,提高护理学生的护理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为儿科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小儿护理;实验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儿科护理实验是儿科护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能够自己动手的部分较少,对实验教学的兴趣较低,导致儿科护理教学效率低下,影响学生护理技能的提高[1],而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将儿科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护理能力。本文主要对儿科护理实验教学采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以期能够提高儿科护理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儿科护理能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护理专业12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两个班进行实验,其中实验班有46名学生,其中男10名,女36名,对照班有45名学生,其中男10名,女35名,两个班级学生在性别比例、年龄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不具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且两个班级学生均是从本学期开始进行儿科实验教学课程。

1.2方法 对照班学生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具体为教师在进行儿科护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播放相关实验录像和护理视频,然后将课本上的实验内容由教师展示一遍,然后学生自己进行护理操作的练习,接着返回演示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在课下根据课上学习过程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最后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实验班学生则采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教学过程为教师在进行儿科护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根据儿科护理教学进度和班级学生情况选择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护理实验项目,然后根据实验项目向学生提出相应实验要求、实验目的等,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对实验内容的预习工作,并且还要对其中相关知识进行查阅。在进行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时,学生在开放性实验室中进行,可以采取将学生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预演护理操作,然后自行对实验进行设计和操作,并对实验设计报告进行填写。再由教师组织学生对示范护理操作进行学习,然后在课上对学生实验设计中的不足和长处进行分析,对实验设计进行修正,并重新进行护理实验操作,然后完成整个实验报告的填写。在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实验课程学习进行反馈,并根据学生反馈结果对实验教学课程进行总结,并采用综合考核方法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

1.3技能考核 教师对两个班级学生从态度、质量、操作三个方面进行评分,并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并采取现场给分的形式,并根据学生的成绩高低将学生的考评结果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其中优秀等级为学生成绩得分在90分以上,良好等级为学生成绩得分在80-89分之间,及格等级为学生成绩得分在60-79分之间,不及格等级为学生成绩在60分以下。对两个班学生技能成绩进行评价分级,并计算相关良好率【(优秀+良好)人数/学生总数】,比较两个班级良好率之间的差异。

1.4学生反馈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调查项目有新知识学习、学习思路、自学能力、学习积极性、技能操作、创新能力以及整体素质等,学生根据自身感受对这些项目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等级分为非常同意、同意以及不同意三个等级,对相关赞同率进行计算,并比较两个班级赞同率之间的差异。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工具SPSS13.0对两个班级的教学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其中p<0.05说明数据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特点。

2.结果

2.1技能考核对比 两个班级学生技能考核评价对比如表1所示,从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良好率为78.3%,对照班学生的良好率为51.1%,实验班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

3.讨论

3.1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综合性实验教学的班级,其技能评价良好率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的班级学生,这说明采用综合性实验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身护理技能,提高学生护理实验学习成绩[2]。

3.2可以有效的激发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在学生反馈上,实验班的学生认为采用综合性实验方法进行教学,能够有利于学习护理新知识,能够扩展自身的学习思路,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3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采用综合性实验方法进行教学,学生能够运用评判的眼光对护理实验进行分析,发现护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对护理操作实验中的步骤等进行创新,而不是盲目听从于教材步骤,从而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3],为护理工作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开拓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有利于学生自身护理能力的提高,为医疗事业提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4]。

3.4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采用综合性实验方法进行教学,教师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护理实验设计,这样还能够对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进行培养[5],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3.5综合性实验教学法中教师应注重各学科的融会贯通。

另外,在临床护理当中护理沟通、护理礼仪以及护理管理等内容都是临床护理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运用综合性实验方法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促进儿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教师应该采取综合性实验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便促进儿科护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佳.PBL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科技风,2013,11(24):197-197.

[2]干丽君.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4):25-26.

[3]张雪雁,李军,都美玲.儿科护理见习应用模拟教学法对培养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3,12(11):3557-3558.

[4]程红.透析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1):58-59.

[5]贾莅彦,史芳静,杨小青等.情景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6):60-61.

论文作者:汪键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基于如何开展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论文_汪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