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素养教育论文_宋丹丹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素养教育论文_宋丹丹

摘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是极其关键的,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基于人文素养,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让数学“生活化”,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文素养;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个体的人文精神和素养,人文精神是一个综合概念。随着我国教育产业的飞速发展,在现代教育理念的驱动下,人文素养教育也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的内容。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人文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整合,发扬人文及科学精神。可见,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重视人文素养教育很有必要。

2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2.1 教育观念落后

多年来的教育体制,已经不符合现在社会进步给教育界带来的冲击。现在的教与学不同于往日的教学,学生需求在社会发展的冲击下,发生了变化,但多数教师还停留在以往的教学观念中不肯学习,不肯进步,因此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

2.2 缺乏教学经验总结与改进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需要教师的大力引导与关注,每个教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都在发生着由于成长带来的变化。而现阶段,多数教师用同一种教学方式面对所有阶段的学生,这必然是不行的,是低效的。如果教师能善于总结各阶段学生的教学经验并作出改进,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将会更加顺通。

3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措施

3.1 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人文的视角观察与思考数学教学内容,捕捉数学中的生活因素,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知识水平,开展操作类实践活动、竞赛类实践活动、调查类实践活动、开放类实践活动,并指导学生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合作交流、如何探究总结、如何操作实践等,由此,让学生的身心参与教学,让数学活动充满人文关怀,进而在教学中成功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取人文知识,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样才能使数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完美的统一,提升小学生的数学人文素养。

3.2 构建自由、平等的人文课堂教学环境

按照人文主义心理学观点,权威教育只能造就被驯服的学生。罗杰斯则强调,成功的教育需要有真诚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基础。因此,作为小学数学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小学生的学习情感为依据,实现对学生的尊重。小学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实现课堂中的轻松自由氛围的营造,才能让小学生更加喜爱数学课堂,实现对数学学习热情的增长。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数学人文素养。首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通过和学生的密切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诉求,并能够站在学生的视角,为学生打造更自由、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平等的教学环境中,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教师还要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多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让学生真正拥有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教师通过构建自由、平等的人文课堂教学环境,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进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人文素养,让小学生在更开放的课堂环境中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3.3 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了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以往传统型的教学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而持久地把握数学学习的本质。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这节课程的教学时,我们可先利用多媒体进行视频播放,让学生们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四边形具体不稳定性的案例,这样便于学生对于这一定理的理解,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它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从而逐渐爱上数学学习,迈上自主学习之路。从根本上有效地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基础。

3.4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让数学“生活化”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仍然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错误的认知,许多教师认为现有的教材中虽然有很多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相关的知识,但是却不能在考试时加以运用,因此教师往往对这些知识选择跳过,其实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人文素养靠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更何况人文素养与知识点不同,掌握一个知识点就能解决一个类型的问题,但是人文素养的提升更多的是体现在方方面面,它能为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提供更为全面的帮助。因此,教师应当认真对待课本中人文素养板块的学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师应当跳出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桎梏,积极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教师更是应该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习惯,可以利用学生小学时期胆子大,勇于发言的好习惯,在课堂上提一些思维训练小问题,让学生踊跃回答。

3.5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探索意识

培养学生基本数学人文素养不仅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不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以后学生对更高难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目前小学生数学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很多教师还没有完全从陈旧的教育观念中转变过来,许多教师认为人文素养的培养就仅仅只是成绩的提升,因此许多教师大打题海战术,让学生不断练习,重复做题,甚至有的教师让学生誊抄课本,认为学生只要能将例题翻来覆去的练习,熟能生巧便一定能在成绩上有所提升。其实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完全都是数学成绩的提升,它还包括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还有学生各种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成绩应当是衡量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教师不能简单地以成绩来判断学生的成败。学生本身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才是教师应当注意和重视的。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向学生渗透数学的重要性。

4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让小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自身的数学人文素养,为其未来进入数学领域探寻更深刻的知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玉聪. 白族民俗数学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云南师范大学,2018.

[2] 解海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之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33-34.

[3] 刘源源.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小学生隐性学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

[4] 蒋永梅.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J].学周刊,2018(14):99-100.

论文作者:宋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素养教育论文_宋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